【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韭菜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蔬菜

非常喜欢饺子里和着韭菜的馅

韭菜除了能吃,

在大田这个乡镇“开”出了一朵致富花,

这么神奇吗?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位于大田县广平镇的润田家庭农场

创办于2012年3月,

农场负责人郭美文

是大田县十佳创业带头人。

于2018年10月

成功被福建农林大学

现代农业科技专业研究生录取。

农场经过多年的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品种也由之前单一种植韭菜,

发展到种植黄金果、甘蔗、香菜、

大蒜等多个品种。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基地种植面积470亩,

其中韭菜180亩、黄金果120亩、

甘蔗150亩、

香菜和大蒜各20亩。

带动323户合作的贫困农户,

结对帮扶8个精准贫困妇女。

基地每年组织培训4-5次,

免费为当地百姓提供

育苗、种植、管理、

销售等技能培训,

先后为500多名农村妇女

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

实现年产值670万元。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基地采用“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

统一技术、统一标准、

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管理机制,

基地种植的绿色蔬果,

一年可销售365万元,

年利润达120多万元。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一片小小的韭菜地在她的手下,

如何成为年产值百万,

吸纳近千人就业的香饽饽?

从以下几点我们了解到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大胆转型

2011年,种植花卉的郭美文遇到了发展瓶颈,创业进入了低谷期,对如何实现转型一筹莫展。

郭美文参加省妇联在漳州举办的巾帼致富种子工程培训班,她在参观中偶然发现种植韭菜效益不错。于是,郭美文马上回到三明考察市场,发现在三明销售的韭菜都是从外省调入,销路和价格都不错,在大田规模种植韭菜更是一片空白,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商业嗅觉灵敏的她,马上决定规模种植韭菜。

仔细专研

她回到娘家所在地广平镇广平村,找农民租了50多亩地,开始尝试种植韭菜。

好学的她买来了不少蔬菜种植的书籍,订阅《中国蔬菜》等专业报刊,这些报刊、书籍让她受益匪浅,不但学习了许多技术知识,也了解了许多市场信息。广平韭菜基地从最开始的50多亩逐渐发展到180多亩,每亩每年可以收割一万五到两万斤,每公斤可以卖四块钱左右,第一次收割就收入了150多万元。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带动就业

基地采用“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管理机制,结对帮扶8个精准贫困妇女,多年来累计提供2000多人次的就业机会,其中农村妇女占95%以上。该基地以广平镇广平村为中心,辐射了兴埔村、东景村和建设镇建爱村、建丰村。

在这些就业妇女中,除了长期聘请的65名管理和技术工人外,其他都是在播种、拔草、施肥、收割等农忙节点,雇佣的当地贫困妇女、留守老人。

绿色环保

为了让自己种植的蔬菜胜人一筹,更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郭美文的农场一直坚持使用农家肥,农家肥需要经过收集、发酵、晾晒等程序,比使用化肥更耗工耗时,但郭美文对使用农家肥从来没有动摇过,每年仅支付农家肥耗工工资达30多万元。她发挥自身所学和多年的种植经验,自己设计大棚的通风、灌溉、土肥等建设标准,既科学又省钱。

对于今后发展,郭美文这样和我们说: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郭美文

润田家庭农场负责人

“自己创业致富不算富,带动乡亲致富才是富。希望帮助更多的农民(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创业。我始终认为,要适应市场、抢占先机,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跟上新形势。对于今后的发展,不仅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产,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编审:陈有照

监制:涂智靖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创新创业】小韭菜开出致富花,大田这位“女学霸”的创业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