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装备很落后?为何说《亮剑》中的3600颗手榴弹非常奢侈?

静夜史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装备可谓是杂七杂八,就拿轻武器来说,很多士兵用的都是长矛、土枪等,要是缴获了敌人的三八大盖,估计得乐上好些天,至于其他的支援武器更是少的可怜,投掷武器都是土制的炸弹,能用上土制手榴弹已经算很不错了。

就拿120师来说,虽然总兵力有1.4万人,但是步枪仅四千余支。到了1940年,八路军已经发展到了近四十万人,而步枪却不足十万支,轻重机枪加起来还不到千挺,更要命的是弹药无比奇缺,子弹平均每枪分不到20发,手榴弹更是少得可怜。百团大战时一个团花了七千多颗子弹,为此还挨了彭老总的一顿训。就这些武器装备,比起日军那可就差远了,这也可见我国军民在敌后抗战是多么的不易!

前线弹药耗损速度如此之快,光靠缴获敌人的武器根本就无法满足部队的需求,这就不得不提及八路军的兵工厂了。早在1938年八路军就依靠后方的几个小兵工厂起家,在1940年中居然造出了七万多颗手榴弹,但是面对四十万人的部队,还是满足不了需求。从1937年至1945年,我军后方的兵工厂总共生产出了手榴弹四百多万颗,所以一名作战的八路军能领到两颗手榴弹已经非常不错了。

《亮剑》的李家坡之战的原型,其实就是1940年秋的“关家垴”战斗,但独立团拿3600颗手榴弹投入战斗这是虚构的,而独立团一千多人的部队,一仗下来就用了那么多手榴弹就有些奢侈了,但是歼灭了这支插入我部腹地的山崎大队,还是非常值得的。


兵说


1937年8月22日,中共洛川会议召开的当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3个丙种师,即第115师、第120和第129师,每师下辖两个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成立初期的八路军,由于队伍迅速扩编,除了不缺人手,缺的就是武器和弹药,每师皆不足1万条枪,所以有三分之二甚至一半的士兵手中没有步枪,只能以砍刀、标枪、红樱枪等冷兵器来凑数。

子弹也是非常稀缺的,每人每月只配给5发,电影《董存瑞》就有所表现,手榴弹也顶多分配到2枚,且还是边区土造的,不是一炸四分五裂,而是一炸有可能成两半,所以爆炸威力非常感人。

因此,不要小看八路军,就是凭借这些破枪,还缺枪少弹,硬是采用零星战斗敲牛皮糖一般与日军周旋,以时间换空间,以小胜积大胜,逐渐消耗了日军的大量兵力,用第386旅旅长陈赓的话来说,这场战争我们耗得起!显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中国必胜的信念。

《亮剑》中打孤军深入根据地的日军山崎大队,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变的,也即著名的关家垴战斗,在八路军副总指挥的亲自指挥下,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经过2昼夜血战,仍未能达成全歼目标,第129师伤亡600余人,日军战场遗尸100多具,另外400余人突出重围。

当然,艺术来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在《亮剑》中第386旅程瞎子有正式番号的772团,八次进攻都受阻,旅长只得让李云龙率没有番号的独立团上。

最终,李云龙采取了全团土工作业,迫近山崎大队防线,360人每人在2分钟内扔出10颗手榴弹,随着3600颗手榴弹的爆炸,一营长张大彪率敢死队集中全团捷克ZB-26轻机枪扫射开道,全团手持刺刀、马刀、砍刀、菜刀压上展开白刃战,全歼了一个大队500余日军。

《亮剑》中尽管全歼500余日军的一个大队,并非历史事实,属于小说和影视剧的艺术提炼,但李云龙一个独立团1000余名战士,都将手榴弹集中起来,加上李云龙答应给后勤部部长张万和一把日军指挥刀,从而从其手中要来了30箱手榴弹,也凑得齐3600颗手榴弹,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关键时刻那3600颗手榴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以免山崎大队中心开花的战术得以实现,八路军必须尽快拿下山崎大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发起猛攻,只要能拿下山崎大队,再大的牺牲都在所不辞。

因此,即便八路军装备落后,使用3600颗手榴弹非常奢侈,但却用得非常值,用大量手榴弹的消耗,换来了宝贵的时间,即全歼了日军山崎大队,让日军中心开花,全歼八路军主力的企图彻底破灭。


国平军史


再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先看一下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兵工厂的生产总量:长短枪11046支;机枪33挺;掷弹筒4155支;枪榴筒2196支;迫击炮908门;子弹779万发;手榴弹447万个;掷弹筒榴弹37.7万个;枪榴弹32万个;迫击炮弹28.4万发;地雷19.2万个。这是整个抗战时期共产党兵工厂的生产力。

接接下来再看一下中国共产党战士有多少人。自统一战线以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的编制是3个师,每个师2个旅,每个旅下设2个团,每师整编15000人。故共产党战士有编制的有45000人。这些人的军饷,装备由国民政府提供。可是实际上,为了限制共产党的发展,国民政府很少有按时按编提供战略物资的记录。因此共产党军队的武器装备全靠兵工厂生产的这些装备以及个部队的自力更生。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二战时期中日两国单兵弹药配置:日军每人配4✘30发;国民党军队配置30至50发;八路军正规军配20发左右;八路军编制外军队3至5发;

二战时期,编制外的八路军军队有接近30%的人连枪都没有,前线杀敌都是提着一把大刀,所以说,在《亮剑》中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就扔3600颗太过的奢侈。在现实真正的战斗中,连正规军都不太可能有这样的火力配置,更不用说是一支非法武装了。










小楼影视节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武器装备是非常落后的,除了国民党配发的一些武器,基本上是一些老套筒、汉阳造,后来在跟日军交战后才缴获一些三八大盖。弹药更是稀缺,但在电视剧《亮剑》中独立团在李家坡战斗中投出了3600颗炸弹,很多人表示疑惑。不是弹药匮乏么?

随着抗日战争的蓬勃发展,八路军队伍迅速扩大,武器弹药的供应日显紧缺。为此党中央号召每个抗日根据地自己建造小型兵工厂,造枪支、配置炸药、制作手榴弹,尽量做到自给自足。

此后,敌后根据地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就简,办起了一批小型兵工厂。在设备器材上,能购买的到的就购买,不能购买的抗日军民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原材料主要通过统战关系,从敌占区秘密采购,以及依靠根据地群众的支援,设法就地解决。

针对当时生产力比较落后及兵员的特点,八路军的兵工厂主要以生产手榴弹为主。其原因有二。首先子弹的制造工艺复杂,材料供应也很困难;其次八路军士兵主要都是农民,基本没有参加过军事训练,射击培训耗费弹药,周期又长。而手榴弹爆炸覆盖范围广,所以对于新兵来说手榴弹实战更为有效。手榴弹符合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普通材料就可以,也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可以调动群众配合批量生产,在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各个根据地一共生产了多达440万枚手榴弹,虽然质量不是很高,但有数量上的优势,还是在对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所以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李家坡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中,投出3600们枚炸弹并不夸张,符合当时八路军的现状和战斗特点。

欢迎留言区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花木童说史


确实是很奢侈。《亮剑》里对山崎大队的战斗时间设定是1940年。我们先看一下这一年第18集团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八路军)军工部统计的生产情况。





如表中所示,1940年八路军共生产步枪3360支,手榴弹74161颗,子弹122032发,看上去能供得起李云龙3600颗手榴弹打山崎大队。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八路军一年生产的全部弹药,是要分摊到几十万人头上的。李云龙一个千余人的团一场战斗就打了3600颗,确实是相当相当奢侈了。


七班的历史课代表


本身就是非常奢侈的事。当时的八路军平均每个人的子弹数是2.7发。也就是说,按着平常的部队大约是1200人左右,整个团的子弹总数也就3240发而已,连子弹数都没有3600发,更不要说手榴弹数量了,这也是抗日战场仗难打的主因,因为没物资。所以呢,李云龙想要在战场上筹集3600颗手榴弹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于说李家坡之战,在历史上是有对应的真实案例,那就是关家垴战役。在这场战役里整个八路军投入的不止一个战斗团,而是三个战斗师,这时候就不止是3600颗手榴弹了,当时还投入了所有的野战炮,几乎所有的能动用的武装力量全部放上去了,但是呢,仍然不能打下来。一个是因为地形太坑,另外一个是因为日军有航空兵,日军的零式战机滞空时间非常长,这玩意儿经常盘旋在上空,用航炮跟机枪扫射我军进攻部队,给我军战斗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而且对我方重武器的使用造成很大威胁,我军进攻一直被压制着,而日军的援军又不断增援过来,最后不得不放弃进攻。


优己


剧中的冈崎大队是有历史原型的,以一个大队(营级)兵力进入我根据地腹地,占领黄岩洞八路军兵工厂。彭总下令务必全歼来敌,要让日军以后不敢以一个大队就敢进根据地。

首长有死命令,所以剧中一个一个团拉上去打,打残了也不撤。命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家底。再加之剧中李团刚取得一批补给,李还软磨硬泡拉关系靠老乡的多要了好多手榴弹。所以才有了3600颗手榴弹。这是全团的一次补给,平均到人,一人也就一颗多点。


o靠譜青年o精彩影视


有手榴弹已经不错了。因为使用黑火药以及钢铁用量不合理,手榴弹的威力不强大只能炸伤或者阻击敌人一下。亮剑的作者没有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只能用文字来战胜敌人,用公式化或者历史记载来说明胜利的结果。误导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思念。看看听听可以不是真正的抗战实情回忆。真正的关家恼战斗山崎支队的战斗我军伤亡惨重死二千人伤四千人之多最后敌人还是全身还退。


冯才祥


全团一千多号人总共三千六百颗手榴弹并不奢侈。也就一人三颗嘛!要说奢侈,其中的二十箱,还是李云龙利用老乡老战友关系从后勤部张部长那里多要的。

八路军初期武器弹药是紧张,但是手榴弹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制造起来原料技术要求都不是很高。很多兵工厂都可以制造,所以八路军唯一能敞开点供应的,只有手榴弹。


边缘慢漫游


两军作战 ,重要的是根据情报两军态势和布置才能制定作战方案敌军布置的作战意图,在军事地形图上 才能看的出,地形图一定要准确, 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不等,坚守阵地 都要把周边地形情况搞清楚指挥官都要亲自到前线了解战况,战况变布置就要变,敌情,我情,地情,军情,天情,这就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在长期 的作战中常讲的,用兵作战的,五形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