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明明是搶了後周郭家的皇位,為何宋朝累世優待柴家?

王潮濤


首先,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是從柴家奪得的皇位江山,跟郭家已經沒什麼直接聯繫;其次,即便往上牽扯,郭家已經無人。當年若非周太祖無嗣,也不會傳位柴榮。即便宋朝想厚待郭氏,宋朝又去厚待郭氏的什麼人呢?

郭威建立後周稱“周太祖”,卻並沒有子嗣能夠繼承其位。郭威的原配妻子柴氏所生兩個兒子郭侗與郭信,都被後漢隱帝所害死,而郭威其他嬪御也沒有為郭威生育子嗣。


按照古代宗法制度,有子立長,無子立嗣。郭威已經沒有了親生孩子,按道理需要從同宗侄輩挑人入嗣,但郭威也沒有子侄,於是立養子柴榮為儲君。

柴榮是郭威髮妻柴氏的親侄子,從小養在郭威夫妻倆身邊深得寵愛。跟隨郭威多年的柴榮,鞍前馬後也是功勳卓越,無論才能還是親緣關係上,當時的郭威都已經沒得挑了。


柴榮雖然是養子,不過按照宗法傳統,養子乃異姓子不可以立嗣,所以郭威將皇位傳給柴榮,柴榮也不需要更改姓名。而郭氏宗祧也由此中斷,柴氏取代郭氏成為了周朝的皇族。

五代亂世紛爭,柴榮也是一代明君,可惜後周如同當年的北周,柴榮之後裔也步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後塵。柴榮之後,周朝被宋朝取代。

不過,柴氏一族也得到了宋朝的厚待,在歷史上非常罕見。宋太祖趙匡胤親頒聖旨厚待柴氏子孫,賜予丹書鐵券,規定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便犯錯也不得加刑。


澹奕


稍微懂一點五代史的人應當都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直到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後周的皇帝都姓郭,周世宗名郭榮,周恭帝名郭宗訓。



早在周太祖郭威在改朝換代、建立後周政權之前,他的親兒子郭侗和郭信都被後漢隱帝劉承祐給殺了,同時被殺的還有周世宗的三個兒子(宗誼、宗誠、宗諴)。周太祖開元建國之後,再也沒能生出兒子來。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出現這樣的情況,應當從同宗近支中選擇親侄或堂侄過繼為嗣子,從而繼承周太祖的皇位。但是,周太祖連侄子也沒用。個人覺得,很可能在兒子被殺的同時,也被劉承祐給殺了(連周世宗的兒子都沒能逃過屠殺,周太祖的親侄子似乎更無例外了)。古人講究多子多福,個人覺得,周太祖同宗的遠房堂侄應當說還是有的,那麼為什麼不選擇他們呢?很可能這些人能力太過於平庸了,在五代的亂世,選擇平庸之人為帝,很可能是會亡國的。同時,周太祖的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內侄周世宗都是人中龍鳳,拋開他們而選擇一個平庸的同宗遠房堂侄繼承皇位,禍起蕭牆在所難免。



換句話說,周太祖的繼承人只能在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和內侄周世宗當中產生。張永德和李重進都是公主的丈夫或者兒子,如果選擇他們,勢必會給人造成公主系也可以繼承皇位的錯覺,後患無窮。而選擇內侄,屬於特例,既然是特例,自然就下不為例,沒有太多後患。同時,從周世宗的能力來看,的確在另外二人之上。



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周世宗是在周太祖兩個親兒子活著的時候就被周太祖收為養子的,名義上他已經是周太祖的“兒子”了。跳過這個“兒子”,而選擇遠房堂侄,或者女婿、外甥,於理不合。在權衡利弊之後,周太祖最終坐實了周世宗“兒子”的地位,周世宗最終由養子正式變成了過繼嗣子。而在中國古代宗法層面,過繼嗣子等同親子,自然也就排在了女婿和外甥之前,成為了唯一繼承人。實際上,後周開元建國之後不久,周世宗便已經公開以皇子身份出現了。



既然是過繼嗣子,自然是要隨過繼父親姓的。因此,周世宗必須是姓郭的,否則這種過繼還有什麼意義?換句話說,周世宗即便作為周太祖養子時不姓郭(很可能彼時已經改為郭姓),正式成為嗣子後也必須姓郭。從史籍記載周世宗以元舅之禮對待生父柴守禮來看,周世宗叫郭榮應當說是沒有疑問的。有人說周世宗即位後自己恢復了柴姓,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周世宗是以嗣子身份繼承皇位的,如果不姓郭,周世宗等於是自己否定了自身的正統性。更何況,如果周世宗自己認祖歸宗了,以元舅之禮對待生父柴守禮這一點也說不通。



那麼,宋王朝建立後為什麼後周皇族又成了柴氏呢?這主要還是趙氏兄弟玩的伎倆罷了。目的嘛,變相否定柴氏的正統地位,從而給自身改朝換代尋找正當理由。你老柴家相對於老郭家本身就是外姓,我趙匡胤是外姓為什麼就不能當皇帝?於是,郭榮又變回了柴榮。但是,周太祖已經絕嗣了,優待郭家怎麼優待?因此,只能優待周世宗這一脈。於是,宋太祖雖然是搶的後周郭家的皇位,卻只能優待柴家。



說宋王朝優待柴家不假,但是與周世宗一脈關係並不大。周恭帝“禪讓”後被封為了鄭王,安置房州。六年後去世,絕嗣,周世宗嫡脈斷絕。周世宗剩下的三個兒子熙讓、熙謹、熙誨不知所終。一說熙謹和熙誨被宋太祖送給了潘美和盧琰收養。換句話說,周恭帝死後,周世宗的後代已經全部“消失”了。嘉佑四年,宋仁宗下令從柴氏家族的旁支中找來一個輩份最長的人,由他及其後代承後周皇族之祀。自此,宋王朝優待的真的不再是後周郭家名義上的後代,而是真正的柴氏後裔。由此可見,宋王朝所謂的優待柴家,無非就是做出一個政治姿態而已,至於這個柴是不是周世宗那個柴,已經不重要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後周是郭家的,也是柴家的。太祖郭威無子,義子柴榮承繼郭威之後,所以,趙匡胤優待柴家就是優待郭家。趙匡胤奪了後周的江山,但他沒有對前朝宗室趕盡殺絕,反而給予特別優待。他曾經柴家賜了一塊丹書鐵券,並留下祖訓: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一、柴氏家族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本是後漢重臣,因為漢隱帝的猜忌,導致全家被殺,進而憤然起兵造反,推翻後漢,建立後周。郭威去世後,將皇位傳給了義子柴榮,就是因為郭威的親兒子,都被漢隱帝殺光了。

其實,歷史上柴榮不應該叫“柴榮”,而叫“郭榮”。他是郭威的皇后柴氏的侄子,柴氏無子,柴榮四歲時,就被過繼給柴氏為子,改名郭榮。

柴氏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嬪妃,李存勖去世後被遣散回家,半路上偶遇“窮小子”郭威。柴氏獨具慧眼,一眼看出郭威絕非尋常之人,她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了身無片瓦的郭威,據說兩人的婚禮就在路邊的小旅店舉行。

郭威就是在這位賢惠的柴氏扶持下,一步步走向輝煌。早年郭威還不發達,柴榮一邊經商補貼家用,一邊跟隨郭威東征西戰。郭威全家被漢隱帝殺害時,柴榮的兩個兒子也同時死於非命。

“柴榮”恢復本名,是北宋建立後的事,意圖很明顯,就是趙匡胤為了說明後周已經絕嗣,他奪了後周皇權是理所當然。柴榮去世後,由他的兒子柴宗訓繼承皇位,陳橋兵變時,柴宗訓才7歲,子幼母弱,大臣昏昧,導致江山被篡。

不過好在趙匡胤對柴家很優待,柴宗訓沒有被殺害,他被冊封為鄭王,移居房州。柴宗訓20歲就死了,他死後留下五個兒子,其中長子柴永崎承繼鄭王爵位,後改封為崇義公,一直延續到大宋滅亡。柴宗訓還有三個弟弟,一個陳橋兵變後不知所終,一個被潘美收養,改姓潘,還有一個被盧姓大臣收養,改姓盧。

也有一種說法是,柴家在柴宗訓死後就絕嗣了,後來的崇義公,是從柴家近支中找來繼嗣的。但不管怎麼說,柴氏一族,在宋朝得到了趙家的優待。

二、為什麼會被優待

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隨著無情的殺戮,畢竟舊王朝的皇家子嗣,就是一個政治符號,經常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滅亡後,“朱三太子”事件鬧了好幾十年。

柴家之所以得到優待,跟趙匡胤有很大關係,他把優待柴家,作為家訓刻在石碑上,所有後嗣之君都必須遵守。為什麼趙匡胤對柴家如此優厚,原因有三點:

  • 1.趙匡胤寬厚的為人

趙匡胤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寬厚的開國皇帝,無論對臣僚、朋友、親屬,還是對政敵,都異乎尋常的寬容。

最典型的就是,他在滅後蜀、南唐、南漢後,每一位亡國之君,都在他那裡得到了妥善安置。除了政治待遇外,趙匡胤能給的優待都給了。有人說,孟昶和李煜不還是不明不白地死在大宋了嗎?這跟趙匡胤沒關係,是他歹毒的弟弟趙光義乾的!

有這樣一位寬厚的皇帝,對柴家來說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 2.趙匡胤的內疚心理

雖然政治鬥爭沒有仁慈可言,皇權不光是個人利益,胸懷天下的趙匡胤不能顧及個人情感,但畢竟不能改變他欺負孤兒寡母,強奪天下的事實。

這一點,從陳橋兵變前,趙匡胤就有所考慮。他“被迫”黃袍加身時,就像擁戴他的臣僚們提出一個條件:必須善待皇室後裔,不得罔殺<strong>一人。

  • 3.趙匡胤與柴榮的友誼

可以說趙匡胤能夠發跡,完全得益於柴榮的賞識和提拔。早在柴榮登基前,他就跟隨柴榮左右。柴榮登基後,視趙匡胤為心腹,一步步把他提拔到高級將領的行列。

趙匡胤也沒有辜負柴榮的期望,他多次身冒矢石,立下不朽戰功,還曾經為救柴榮負傷。在那段戰鬥歲月,兩人既是上下級關係,後來變成君臣關係,實際上也有很深的戰友之情。

假如柴榮不是英年早逝,這一對能幹的“兄弟”組合,實現一統江山也不是什麼神話。以趙匡胤和柴榮的情誼,善待他的後人也是必然的。

柴家被老趙奪了江山,真的未必是壞事。在槍桿子裡出政權,一切以實力說話的年代,以柴宗訓的狀況,即便沒有趙匡胤,誰敢保證不會出現“王匡胤、牛匡胤”,那時誰敢說柴家一定得到保全?所以,我想柴榮地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


尋根拜祖


先說老郭家。

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雖然出身名門,但其生於後唐亂世,身世卻非常悲慘,幾歲時,父親郭簡在順州刺史任上被殺,母親病死,靠姨母養大。

郭威身材魁梧,勇力過人,性格勇猛,傳說有一次在街市上遇到屠戶挑釁,郭威可比水滸傳裡面的楊志血性得多,直接手刃這廝。十八歲就參加入伍,因為其特殊的成長經歷,參加良好的基因遺傳,郭威很快就出人頭地,戰功卓著,後因擁立劉知遠建立後漢政權有功,官至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實權派人物。

劉知遠死後,作為顧命大臣的郭威,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拜為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因為勢力太大,功高震主,郭威被猜忌,於是以"清君側"名義起兵,殺死漢隱帝,後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奪位稱帝,建立大周王朝。

大周在郭威的治理上,國力蒸蒸日上,可是由於郭威的全家老小都被後漢隱帝誅殺怠盡,沒有子嗣,大好江山無人繼承。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駕崩,只好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養子,也是柴皇后的侄子柴榮,也就是周世宗。

再說老柴家。

郭威年輕時,遇到了被遣散回家的唐莊宗嬪御柴夫人,倆人一見鍾情,結為夫妻,十分恩愛。但夫妻倆都有一人遺憾,就是沒有兒子,於是柴夫人將自己大哥柴守禮三兒子,當時年僅6歲的柴榮過繼過來,成為郭威的養子,改名郭榮。

其實郭威後來還是有親生兒子的,只不過在公元950年,被後漢隱帝以謀反罪,誅殺了郭威、柴榮在京的老幼數百口人被誅殺殆盡,郭威在襁褓中的嬰兒也沒逃脫。此時的郭威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血親一個不剩,只有跟著自己征戰的養子郭榮和僥倖逃脫殺身之禍的女婿張永德。

公元951年,郭威奪位稱帝,建立大周后,立郭榮為太子。公元954年,郭威病逝後,老郭家沒人了,養子郭榮繼位,改回本姓柴榮,但依然遵郭威為父親。

柴榮雖然是以養子身份繼位,但卻也是個非常厲害的主。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身先士卒,精明強幹,在位短短5年半的文治武功,贏得了廣泛的擁戴,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

由於長年征戰,勞累過度,公元959年,年僅三十九歲的周世宗柴榮因病去世。去世前,指定時年七歲皇長子柴宗訓為接班人,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為顧命大臣,執掌殿前禁軍。

再說老趙家。

趙匡胤行伍出身,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成為其跟班,因其作戰勇猛,深得郭威重用。老大郭威稱帝后,被安排到其養子柴榮手下當差,跟隨柴榮南征北戰,立下累累戰功,備受柴榮的器重,將其視為自己的親信。

柴榮去世後,作為郭威的跟班,柴榮的親信,利用手中的兵權,效仿老上級郭威來了一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

這段故事大家都熟悉,在此就不用細說了。

“丹書鐵券”

因是在柴家孤兒寡母手裡奪取的江山,加之老大郭威和老上級柴榮的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位得不正,內心有愧,同時還有更關鍵的後周郭氏宗族勢力已被漢隱帝剷除,後周柴氏皇室勢力太弱,對趙匡胤皇位夠不成威脅,所以趙匡胤以“丹書鐵券”刻在太廟,作為祖訓警示後人,善待了前朝的柴氏皇族。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宋朝皇室到底有沒有累世優待柴家?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柴榮四子柴宗訓即位,時年7歲,是為周恭帝。次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柴宗訓被迫禪位給趙匡胤,趙匡胤將他降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幽居西宮。趙匡胤頒下聖旨優待柴氏母子,並賜“丹書鐵券”,還留下遺訓: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973年,柴宗訓去世,年僅二十一歲,長子被封為鄭國公,世襲。

公元964年,柴榮的第六子柴熙瑾去世,無子嗣。

柴榮五子柴熙讓被潘美認做侄子撫養,改名潘惟吉。潘惟吉也曾致仕,在宋真宗時期曾出任供備庫使,後來出使遼朝的時候患病,於1010年去世,潘惟吉娶妻王氏,育有一子潘承裕,後世子孫也比較旺盛。

柴榮七子柴熙誨,生於956年,趙匡胤繼位後,越國公盧琰把柴熙讓抱回家中撫養,改名盧璇。後隱居到了新渥靈山,娶妻盧錦。宋仁宗時期1023年,官至殿前防禦使,三年後被封武烈侯。1030年,盧璇去世,盧璇的子孫後代繁衍生息,成為盧姓很重要的一支。

1059年宋仁宗命人查柴氏族譜,每房取一名出來祭祀後周宗廟,然後找到柴榮的從孫柴元亨為三班奉職,柴詠為第一個崇義公,世襲。後面的宋朝皇帝均按照趙匡胤的遺訓厚待他們。

由此可見,宋太祖趙匡胤繼位後確實沒有對柴榮後代斬盡殺絕,但說是優待則實在算不上。

歷史上朝代更替,其末代皇帝的下場,我們挨個捋捋。

1、曹魏代漢,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居山陽城,躬耕菜圃,濟世懸壺,終老田園。

2、司馬炎代魏,魏元帝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遷居金墉城,食邑萬戶,宮室安排在鄴城 ,司馬炎給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都仿效魏國初期的制度 ,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太安元年(302年),曹奐逝世,享年五十八歲。

3、公元420年,司馬德文禪位與劉裕,東晉自此滅亡,司馬德文被封為零陵王,421年,劉裕便派人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

4、公元581年,周靜帝宇文闡被迫禪位於丞相楊堅,北周滅亡,宇文闡被楊堅降封為介國公,後楊堅派人將其害死。

5、公元617年李淵稱帝建唐,隋恭帝楊侑被廢,降封酅國公,閒居長安,次年病逝,一說遇害。

6、朱溫滅唐建梁,逼唐哀帝李柷禪位,降李柷為濟陰王,遷於開封以北的曹州(今山東菏澤),次年,朱溫派人趕到曹州毒死李柷。其死後諡號為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定陶鄉(今山東菏澤定陶縣)。

7、李存勖滅梁建後唐,城破之日,後梁末帝朱友圭命大臣皇甫麟將自己殺死。

8、公元937年後晉軍與契丹軍大舉南下,晉軍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而死,後唐滅亡。

9、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末帝石重貴,國破被俘送往契丹,北宋開寶七年,遼保寧六年(974年)病死,終年61歲,葬於今遼寧省朝陽縣。

10、公元950年,郭威兵變,率領大軍殺奔汴梁,漢隱帝落荒而逃,途中被殺。

11、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失敗,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而死,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12、公元1368年,明軍攻入大都,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出逃。

13、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

14、1912年清帝遜位,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新社會度過了平靜的一生。

以上可以看出,王朝更替後,新王朝往往會善待舊朝末帝。中華文明兩千年,光是朝代更替便出現了幾十次,每個開國皇帝都能看得出來,將朝代傳承萬世絕對是不可能的,這是歷史規律。之所以善待舊朝末帝,無外乎給自己的後人留個退路,以免朝代被推翻而斷子絕孫。


讀史梨樹下


這就要提及郭威與柴榮之間的關係了。

郭威本是一個懶散至極的小混混,喜歡賭博。而柴氏出身名門世家,聰敏賢惠而且非常漂亮,成為了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妃嬪,後來李存勖死後,柴氏被遣散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就遇見了郭威,柴氏看郭威器宇不凡,來日必能有所作為,於是就嫁給了他,而郭威也不想辜負愛妻的殷殷期盼,便習文練武,終於出人頭地,成為了後漢的大將軍。郭威與柴氏一直相濡以沫,恩愛如初。



因為郭威與柴氏沒有兒女,於是郭威就將柴氏的侄子認為自己的義子,並且倍加器重。而柴榮也不負義父所望,為其出生入死,是郭威手下的一名驍勇善戰的將領。

後來,後漢皇帝不滿郭威手握兵權,於是有心將郭威至於死地,而郭威不可能就這樣束手就擒的,於是就來了一出篡位改制,自己創立的後周,成為了後周的開國皇帝。一直以來,郭威都非常看中自己的義子柴榮,並且加上柴氏的緣故,所以就將皇位傳給了柴榮,成為了封建史上的“傳賢”的真實寫照。




說回趙匡胤,趙匡胤一直備受柴榮的器重,將其視為自己的親信。而因為郭威有心鍛鍊柴榮,就將柴榮派遣到一處荒僻的地方,並且有心冷落於他。當時趙匡胤受郭威看中,在郭威的身邊當差,但是趙匡胤還是前往柴榮處追隨於他,於是柴榮更加看中他了。

後來,郭威將皇位傳給柴榮,趙匡胤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被委命為非常有實權的官職,手握重兵。後來柴榮去世,趙匡胤又效仿郭威來了一出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妙齡老翁談歷史


這個問題提的的確不錯,為題主贊一個。趙匡胤明明搶的是後周郭家的皇位,為何優待柴家的人呢?

這其實就是趙家皇帝玩的花樣,為了顯示他們家的正統性合法性,就給周世宗郭榮複姓柴,表示既然姓柴都能繼承姓郭的江山,我姓趙的接替姓柴坐天下也很正常啊,大家都是異姓相傳。

周世宗郭榮從小就過繼給姑媽,這個過繼自然是親爹柴守禮和姑媽姑爹都同意的事,所以,他從小都在嗣父【姑父】嗣母【姑媽】家長大,是郭家正兒八經的長子。

有人會說如果郭威的親兒子沒死,也輪不到嗣子郭榮繼位,但是歷史沒有如果,郭威臨死就是沒有親兒子,只有一個嗣子郭榮,外甥李重進,女婿張永德。

從血緣關係講,外甥李重進和女婿張永德都比嗣子郭榮近,就算不立女婿,也可以立外孫子啊!可郭威就是傳位嗣子郭榮,臨終前還讓外甥給嗣子下跪確立關係。

這說明什麼?說明郭威郭榮父子感情深厚,郭威和柴氏夫妻情深。在古代宗法社會,一旦過繼嗣子成立,父子關係就成立,而不是每個人都像宋英宗那樣白眼狼的。

郭威對待郭榮有情義,郭榮對郭威也有孝心,自始至終,沒有恢復本姓,對待親爹柴守禮以元舅之禮,終生不見。

後周的宗正卿先有郭瓊,後有郭玘,整個周朝宗正卿都是姓郭而不是姓柴,從漢朝以來,宗正這個職務就是皇族同姓擔任,管理後周皇族事務的宗正卿都是姓郭,可以知道,周世宗、周恭帝自然也是姓郭。

郭榮為啥變成柴榮了?

在北宋初期,趙匡胤還沒想到給恩主世宗郭榮複姓,當時他依舊命後周的宗正卿郭玘祭祀後周郭氏宗廟。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上下還是隱隱約約稱呼郭榮為柴榮,仁宗以柴氏祭祀後周,再到英宗鬧濮議。

神宗時期,司馬光上書表示崇義公柴詠祭祀後周是不符合禮法的,"崇義公柴詠祭祀不以儀式。周本郭姓,世宗後侄,為郭氏後。今存周後,則宜封郭氏子孫以奉周祀。"

司馬光的意思就是柴榮雖然姓柴,但是他過繼給人郭家了,就得侍奉郭家祖先,怎麼能讓姓柴的代表姓郭的呢?建議封姓郭的侍奉郭周。

司馬光的上書踩到了神宗的神經線,神宗想:司馬溫,你確定不是故意這樣說的?你影射誰呢?是想說我爹過繼給仁宗卻鬧濮議麼?

神宗就問王安石的意見,王安石一看司馬光的上書,立即就蹦開了說我們大宋接受的是周世宗的天下,周世宗姓柴。

神宗自己不好意思說:那他已經過繼給郭家了,就該為郭家的孩子。

王安石說:異姓過繼是非法的,雖然他接受了郭家的天下,豈可以天下之故而易其姓氏所出?<strong>

神宗非常認同王安石的話,君臣倆就無視司馬溫,帶頭踐踏禮法,把周世宗郭榮複姓柴,讓柴家的人祭祀,之後宋朝都是封姓柴的為崇義公,其實都不是周世宗的後代,只是他兄弟的後人。

<strong>

王安石的意思就是周世宗雖然繼承了郭威的皇位,但仍應該是柴家人,也應該以柴家人祭祀周世宗父子,這就迎合英宗神宗父子為了提高自身帝統合法性、加強皇權的想法。

從那以後,叫周世宗郭榮為柴榮就成了民間習慣,一直流傳到今天,但在後周宋初,周世宗郭榮就是郭榮,而不是柴榮,郭榮本身並沒有複姓。

現代勿論叫郭榮還是柴榮都是個人的自由,但是強行把郭周王朝叫柴周王朝就有點可笑了。

歷代為了表示尊崇前朝,都習慣找一些八竿子也打不著的旁支祭祀前朝,表示他們的仁慈,比如趙官家,用柴氏取代郭氏祭祀後周,又讓沙陀人朱邪氏取代正宗李氏祭祀唐高祖太宗父子,也蠻令人無語的。

當然還有大青國,把明國的嫡系直系殺了,從旮旯裡找一個旁支的旁支來表示朱家的後人祭祀明國。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原因有四:第一,趙匡胤的江山,是從柴氏手裡“黃袍加身”得的,可以說得位不正,越匡胤心中內疚,在黃袍加身時就對擁立他的將軍們提出條件,必須善待皇室後裔,不得罔殺一人。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而擁戴他的將領們也無異議。

第二,趙匡胤與柴榮的關係非比尋常,名為君臣,比類兄弟。柴榮生前對趙匡胤這個兄弟是非常看重的,如果柴榮不死,相信趙匡胤也不會取而代之。因為有這麼深的君臣之情,趙匡胤出於抱恩,累世優待柴家。

第三,雖然說趙匡胤有抱恩與內疚的心理,但總得說來,宋朝善待柴家,與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人厚道有關。政治是無情的,但趙匡胤卻是個有情之人。這從他杯酒釋兵權對待開國元勳一事上可以看出來。趙匡胤的人品,象極了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他能夠善待開國元勳,善待宋朝的諫臣,自然更能善待柴氏的子孫。

第四,趙匡胤善待柴氏子孫,還有這樣一層考慮,他是黃袍加身取代柴氏的,如果有一天,某位將軍也黃袍加身取代趙氏,趙匡胤種下了善待柴氏的因,也希望得到將來取代宋朝時,善待趙氏子孫的果。他善待柴氏,實際上是為了他的子孫後代鋪了一條善路。


陸棄


這就是帝王的高明之處了,自從劉裕篡晉自立一改前朝優待亡國皇室,將東晉末帝司馬德文捂殺以來,亡國之君甚少有可以善終的。趙匡胤取代後周按照之前亡國之君的待遇,柴宗訓的結局早已註定,不過趙匡胤不是常人,他選擇了以仁慈來籠絡人心,為何趙匡胤會這麼做呢?



首先後周與其他亡國朝代不同,其他朝代大多在末期由於奸臣橫行,帝王昏庸,導致政策失誤,剝削嚴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結果天怒人怨,而趙匡胤取代的後周在五代第一明君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上有忠臣輔佐下有百姓擁護,若是貿然處死柴宗訓,不僅後周官員不會歸心,百姓也會抵制,權衡之下得不償失,不處死最好。


當然不處死也沒必要優待,至於趙匡胤選擇優待原因在於,一感恩之心,後周柴榮對他確實不錯,沒有柴榮也就沒有趙匡胤後來的出人頭地;二羞愧之心,趙匡胤取代後周確實有點勝之不武,本無戰事,趙匡胤為了取得皇權趁後周孤兒寡母之際強行黃袍加身,發動兵變,出於羞愧,趙匡胤也會優待;

三收復人心,新朝取代舊室,怎麼處理皇室絕對是天下的一個焦點,為了增加百姓對宋朝的認同感,為了減少官員的牴觸情緒,優待皇室是最好的施恩方法了。


君不見趙匡胤還特意立下遺訓,其一優待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一套組合拳下來,民心有了,官員也擁護支持,天下老趙家自然坐的就安穩了。所以從優待柴氏一族就可見趙匡胤的不凡之處,可惜的就是趙匡胤走的太突然了,後代子孫又把經念歪了,導致宋朝雖富卻不強。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趙匡胤黃袍加身強了後周的皇位,篡位的名聲是逃不了的,當然聰明的趙匡胤並沒有對柴後主和太后趕盡殺絕,放過了她們,並且厚待柴家,封了王,還給免死金牌,可謂照顧到家了,而且是一直到北宋滅亡都是厚待柴家後代的,趙匡胤那樣做還不是當時情況所需嘛!


趙匡胤殺了柴家的孤兒寡母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厚待他們,會讓權力平穩快速交接,對整個局勢有好處的。畢竟柴榮在民間可是有著賢君的名聲,聲譽是不錯的,你趙匡胤強了柴家的皇位不說,還要殺人家的後人的話就說不過去了,會受大家的唾罵,對篡位的趙匡胤更加的不利。再者就是朝廷上還是有擁戴柴家的官員的,不殺柴家後人也能短時間收攏官員的心,繼續為趙家服務嘛,這點是很重要的,你接受了別人的朝廷,也要接受柴家的官員啊,厚待柴家,自然給了這些官員繼續為趙家服務的理由,大家都好過,何必要殺呢!厚待柴家,會讓趙匡胤安穩迅速的接過權力,內部才可以快速穩定下來,這對趙匡胤逐鹿天下有好處。畢竟趙匡胤還沒有統一天下,其他諸侯勢力還在啊,如果趙匡胤奪權過程中沒有迅速平定內部,導致內部亂了,那麼別的諸侯肯定是趁著你內亂攻打你啦,對趙匡胤來說那就危險了,所以趙匡胤選擇厚待柴家也是為了穩定局勢,好應付外部勢力啊,不給別的勢力趁火打劫的機會,趙匡胤還沒有糊塗,厚待柴家給了天下人做了一個好名聲的榜樣,大家也就能接受他篡位的事實,最重要的事保證了趙匡胤集中權力穩住局勢,才有可能問鼎天下啊,誰不想統一天下擁有更多權力啊,趙匡胤也不例外。



柴家母子沒有威脅到趙匡胤,趙匡胤受柴家的恩惠,他不是暴君還是講點情意的,放過柴後主和太后,趙匡胤的良心才能過的去啊!柴宗訓母子對趙匡胤來說根本沒有威脅力,他們沒有兵力啊,兵權全在趙匡胤手上,你柴宗訓想奪回皇位也沒有那個資本和實力啊,趙匡胤一點都不怕你柴宗訓,因為你是光棍司令一個,沒有翻本的可能性,所以趙匡胤厚待柴宗訓也就是很正常啦!當然厚待是厚待了,不過宋朝一直都是盯著柴家後人的,放過你,但是監視你是很正常的,如果柴家後人真的有什麼心思,我想宋朝不再厚待柴家也是可以做到的,柴家也聰明,從來沒有翻本奪回皇位的企圖,一直榮華富貴到宋朝滅亡。趙匡胤不殺柴宗訓,有一點是出於良心,畢竟郭威和柴榮對趙匡胤不薄啊,人心是肉長的,真的殺柴家後人,趙匡胤是下不了那個手的,權力是權力,情義是情義,趙匡胤還是性情中人一個,不殺柴家後人,厚待他們,趙匡胤良心也就對的住柴榮了,自己也不會遭受良心的譴責,才能輕鬆活下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