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釣魚難嗎?

這估計是很多釣魚新人的疑問。

老手說一堆行業名詞,調四釣二、漂相、味型、霧化等等,新手聽了是一臉懵逼——我圖個休閒娛樂,整得這麼費勁。

誠然,釣魚不能簡單用難、不難區分。它是系統工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有運氣成分存在。

魚的密度大的地方,甭管新手還是老司機,都照樣上魚。但是到了密度低,天氣不佳的環境,則很考驗經驗和技術。

很多人呼籲不要把釣魚學術化,但正是因為有人討論釣魚的技術性,在鑽研,精益求精,才會有更好的產品出現,服務於釣魚人。

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但是我們在談論學術化的時候,有一個弊端,造成了釣魚的准入門檻高的假象。一項運動門檻低,才會吸引源源不斷的新人流入,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釣魚其實極具包容性,老少皆宜,不論貧富,可簡可繁。一支竿,一汪水,即可投入其中。

對於釣魚,人們對其還存在偏見和誤解。老手遇到新人時多一點包容和指導。

以下是釣魚多年的一些總結。


釣魚人逃不過的宿命

空軍是釣魚人逃不過的宿命,大環境嚴峻的情況下,十釣九空也屬於正常現象,玩路亞的新人出勤百小時還未破處也大有人在。

所以新人入門定要戒驕戒躁,漁獲只是收穫的一部分,投入的過程,路過風景也是一部分,愉悅了心情更重要。

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多點尊重,少點麻煩

好釣點,釣魚人自然會多,難免會發生摩擦,搶釣位之類的事情發生,如果發生口角,惱羞成怒,一天釣興全無。古人曰:退一步海闊天空,十分有道理。

出門作釣難免會丟三落四,也屬於人之常情。偶爾蹭個鉤,蹭個餌也正常,但切莫養成習慣。貪小便宜往往會因小失大,釣魚圈也是一個生態圈,壞了名聲,就沒人和你一起玩了 。

作為被借當事人,遇到這種情況,也需要伸出人道之手,江湖救急,誰都有過困難的時候。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但也需遵循借的基本原則:看人

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釣魚也得懂生活

釣魚對於大多數人屬於愛好,工作疲憊時,偷得片刻自由時間,調整狀態,整裝待發。

釣魚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工作和家庭更是我們生存的基石。我們的時間是有限,工作、家庭、愛好,一部分多一點,另外就會少一點,所以得懂一點生活的藝術——平衡。懂漂的釣魚人會懂。


釣魚要愛魚

“這些釣魚的人,素質真差。”這是釣魚以來,聽過最讓人害臊的話,無以反駁,這是事實。

其實在很多“路人”眼裡,釣魚人這個群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好多釣點隨處可見的餌料包裝袋,飲料瓶,就是釣魚人留下的。

水很清,天很藍,山很青,但岸邊丟棄的釣魚垃圾,水面漂浮的餌料袋,著實的礙眼。就像一個俊俏的美女,皮膚光滑,櫻桃小口,濃眉大眼,臉上卻有塊胎記,破壞了全部的美。

出門作釣,特別是野釣,垃圾請隨身帶走。

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野點越來越少,魚資越來越匱乏,這是很多喜歡野釣的釣魚人共同面臨的困境。

漁業是公地悲劇的典型代表(公地作為一項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擁有者,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從而造成資源的枯竭。)

公共物品因產權難以界定而被競爭性地過度使用或侵佔是必然的結果。無關乎道德的批判,但對於我們所熱愛的,需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放流。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光,但輻射出去,會照亮別人的方向。


常在河邊走,難免會溼鞋

釣魚屬於野外作業,釣具也有很多鋒利的部分,危險係數還是挺高的,所以一切都以安全第一為原則。

在人跡罕至偏僻的地方,切勿孤身出行,約上兩三好友,相互照應,好玩又安全。

高壓線下切勿垂釣,每年都有釣友因此發生生命危險。

上次有個新人問,去釣魚,需要先學游泳嗎?

你認為了?

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一路前行,有人為伴

釣技的提升就像登一座座的山,站在山底,會覺得這座山並不高,但當你登上這座小山,視野開闊了,原來遠處還有一座更高的山。

新人入門開始會覺得釣魚這件事並不難,但對於熱愛釣魚的老人來說,釣魚十年,二十年,仍然還有精進的空間。

釣技的提升離不開實踐,但不僅僅是出勤次數和作釣時長,實踐背後的思考更為重要。

提高的方式很多種,良師益友,在學習這條路上幫助最大。釣魚人不乏高手在民間,他們看似平常,有些已有幾十年的垂釣經驗。與之交談,往往會有收穫。

因釣魚而相識,也許就收穫一生至交。

一位釣魚30年釣友的經驗總結:釣魚不只是技術,也是藝術


一名老釣魚人的一點牢騷和感悟,只是希望釣魚人素養高一點;釣點環境好一點;釣魚能夠更好玩一點,釣魚人能夠享受生活,享受垂釣的過程,如此便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