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各個銀行存款現在都在加息,是這樣嗎?為什麼?

手機用戶52152208155


近段時間,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存款利率,尤其是普通定期和大額存單利率都有較大的上浮。但並非所有的銀行都是如此,起碼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就不會這麼幹,因為它們資金充裕,普遍沒有攬儲壓力。



由於存款利率太低,大多數老百姓的理財意識都在不斷增強,存款理財化趨勢日漸明顯,相信今後地方中小銀行的攬儲壓力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對那些幾乎沒有網點及營業部的互聯網型民營銀行來說,只能通過發行同業存單或者是更高成本的創新型存款來達到吸金目的。

於是,也才有了億聯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了5.45%,藍海銀行的5.4%等。更有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利率普遍超過4.0%以上,成為當前普通投資者最為青睞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說是對餘額寶等互聯網寶寶類產品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而對於地方中小銀行來說,因為存款流失嚴重,吸收存款的難度係數加大負債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只得通過發行同業存單來緩解負債端的壓力。另外,這些品牌知名度不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地方中小銀行,為了攬儲需要而大幅度提升自己的存款利率,也是不得以。

但對於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或者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來說,在央行全面降準之後,自有資金更加寬鬆且充裕,只是苦於缺乏優質資產,資金一時放不出去,於是也會購買中小銀行的同業存單。


由此可見,是否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主要還是取決於資金壓力、攬儲需要,畢竟這是增加自身經營成本的。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理財市場有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繼續下跌,面臨著下行壓力很大,而銀行存款利率明顯上浮。越來越的銀行在三年期利率上有所浮動,投資者可以鎖定收益。


東震木


  一般來說,加息是對央行調高基準利率而言的,而對商業銀行一般以上浮利率加以表述,因為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是圍繞央行基準利率上下浮動的。

  那麼各個銀行存款有沒有上調上浮利率呢?基本沒有,依舊保持在2018年的利率水平,商業銀行並沒有調高存款利率,因為央行並沒有調整存款基準利率。

  而在央行窗口指導和行業規範中,以致商業銀行不能任意的調整(調高)存款利率。目前的利率水平,普通存款據基準利率最高上浮50%,大額存單可以上浮到55%左右,如果你看到了銀行存款利率遠高於此水平,那麼該產品肯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款,而是偽存款,掛存款的名號更好銷售罷了,風險(主要為流動性風險)完全不在同一等級,比如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

  智能存款實際為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其性質更加偏向於理財產品,主要採用像二級市場債券交易收益權轉讓的方式,先用三年或五年存單錯配來實現流動性,其流動性風險遠在貨幣基金之上。但收益率也在貨幣基金之上,通常能達到3%到4.5%。

  同樣結構性存款也非真正意義上的存款,而是與衍生工具相掛鉤的理財產品,具有固定期限,流動性不行。同時收益率受相掛鉤的衍生工具市場行情影響,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風險較大。但收益率一般可以達到5%左右,類同於銀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那麼這兩個產品為什麼能借存款命名呢?主要原因應當是監管不力,以致存在欺騙性質,其次是這兩類產品底層資產為存款,本金受到一定的保障。

  但產品不管怎麼創新,目前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總體沒有變化,只是變一種花樣玩存款罷了,投資者應當具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基於目前高於最大上浮的都可以理解為理財產品,而非存款。


三人聚眾


其實,有這種感覺的主要是兩類朋友。

第一類主要是P2P理財者。自從2018年P2P發生暴雷潮以來,很多平時看不上穩健理財的朋友開始重視資金安全,於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敢把錢存在銀行了,這時候中小銀行的創新型存款由於利率優勢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另一類主要是保守型理財者。由於2018年9月發佈的理財新規打破了剛兌,傳統銀行出於競爭壓力,紛紛提高大額存單的發行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了50%左右,三年期存款利率達到4.18%。保守型理財者由於觀念問題,對上述創新型存款不一定能接受,因此大額存單受到他們的極大關注。

其實,民營銀行的創新型存款由於搶購的人越來越多,利率也開始逐步走低,如振興銀行的振興存1年期產品,滿期利率已從幾個月前的5.1%降到了目前的4.869%,提前支取利率也相應從3.8%下降到2.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