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林也程


退休了以后,职务和职称在某些方面已经基本没有影响,但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有用的。

在养老金上职务和职称就不再有直接的影响

在2014年10月以前,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退休金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的,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这种计发方式下,只要退休前能够将职务或者职称提上去,工资涨上去后退休后的待遇就能有明显增加。这个时期职务和职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为了解决待遇问题而临退休前提拔的情况。

而在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后的养老金按照公式计算的,主要的影响参数是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因此如果职务或职称高的话,缴费工资肯定更高,退休后的收入也会更高。但在退休前几个月提拔这种方式,因为时间短,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很小。


但在其他方面,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级别,比如省部级官员或者中科院院士,在退休后食宿、医疗、交通等方面还是能享受到特殊照顾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在以前的时候,职务和职称非常有作用。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务和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不过未来仍然会持续有作用,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办法中职称的作用

2014年10月之前的退休待遇老办法,是按照本人的基本工资乘以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再加上职务职称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

实际上2014年10月的基本工资水平非常低,一般只有1000到2000元。这种情况下,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只是从70%到90%,相差三四百元最多。

但职务职称确定的生活补贴数额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级差也很大。副高级职务和中级职称相差五六百元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以前的时候出现过很多退休人员,喜欢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称待遇。这样能够关系到退休后永久的养老金。



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公式导致的职称职务影响退休待遇弱化

新办法退休待遇是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的复杂计算公式。



这时候养老金的提升就要通过提升本人的缴费基数来影响四部分的各种待遇了。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基数一般都比较高,通过提升职称、职务增加的那一部分缴费基数提升,导致养老金提升效果很小。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跟缴费年限有密切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八级职称和七级副高级职称相差仅仅340元左右,即使职称提上去一年增加的养老金不会超过十元。

所以,职称职务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就大大弱化了。


不过,这只是2014年10月新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务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

对于2014年10月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中人,职务和职称影响还是蛮大的。

因为,之前参加工作的中人,他们的职务职称确定了,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依据山东省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公式,退休时的职务职称,能够决定其职称指数和调节指数。如果退休时职务提高了,这样我们的相应指数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影响养老金待遇。

另外,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还有用人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和一些没有取消的奖励等待遇仍然会继续发放。这一部分补贴和待遇,都是跟职务职称相挂钩的。

所以,目前来看,职务职称仍然非常重要,对退休待遇影响仍然非常大。


暖心人社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还有用。

退休了,从表面来看职务巳经免去了、职称也巳经没有续聘,好像巳经没有用了。可事实上由于在职时由职务和职称晋升的工资级别而带来的养老金待遇会跟随一辈子。

行政单位的职务有13个等级,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岗位13个等级。

在职时,无论是有行政职务的人员,还是有技术职称的人员,都是按照岗位级别来套取工资待遇的。这个级别是他们每次工资调整的杠扦和标尺。职务、职称越高,工资也就水涨船高。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是根据本人的综合工资标准,按照统一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来缴纳社保费用的。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原则是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工资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通俗地说,职务、职称越高,享受的工资待遇越高,因此缴纳的社保费用也越多,计算的养老金也就越高。由于养老金基数高,退休以后每次养老金上调时,养老金的增加额也更多,要一直享受一辈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仅管退休了,但职务和职称将使他们享受一辈子。


叶公来帮忙



退休以后,职务、职称,还是有作用的,甚至相当大的作用!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并轨,职务、职称只是在职薪资高低起作用,缴纳养老保险费额度不同,影响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额度。

职务、职称,退休后对养老金不起作用。

但是,职务、职称,退休后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作用的,简述如下。

一、职务

(一)普通职务,原职务对退休后的作用影响不是太大。

政治待遇,受邀参加相应层级的会议、庆典活动,阅读相应级别的文件。

生活待遇,某些方面,如冬季供暖费既是按照原职务级别,核定相应的住房面积予以报销。

乡科级,80平方米;

县处级,110平方米;

司局级(市地级),140平方米。

(二)高级职务

政治待遇,参加高级层次的活动,如重大意义节日庆典、会议,阅读相应高级领导干部层次可以阅读的文件,在指定的刊物发表文章等。

生活待遇,享受何种住房标准,配置何种车辆标准,交通出行何种乘机、乘船、火车舱位标准,工作人员秘书、警卫、服务员配置标准,特供物质标准,医疗保健标准,年考察出游标准等。



二、职称

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退休后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作用相当大。

(一)拥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再就业占有很大优势,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颇受相关专业企事业单位欢迎。

(二)拥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可以享有优势的社会地位,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担任一定的职务,出席各种社会活动,风光无限。

(三)拥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在著书立说、开班讲学 、学术活动等方面,仍然鹤立鸡群,不容小觑!

综上,职务、职称在退休后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z山海


这么看:

一是先看退休二字,退就是退下来,不再做原来的职位、职务、事情了……休就是休息,安静一下,尤其是老教师,就要离开学校,课堂,同事……回家了!

二是职务职称怎么办啊!该带着还带着,是个虚东西了。不过别人可能尊敬你,还是带着原来的头衔,称呼你,有的就有点看不上,直呼其名啦,老赵、老钱、老孙、老李的叫上了也不要见怪!不过对于技术职称,还是有一些实际用途的……医生退下来,最吃香,开药铺的请啊!教师差一点,但是要是有个高级教师资格证,自媒体会格外关注……

三是退下来收入肯定降低了,不过职务高或者职称高,也还过得去……知足常乐吧!

四是怎么休息啊?1.结合自己职业发挥余热,医生、教师、官员……各有所长,尽量发挥!1.有的老同志关心下一代,是学雷锋的义务宣传员,比如雷锋的好战友刘成德……2.业余爱好可以发挥一下,钓鱼、打太极拳、诗词学会、书法、音乐美术、旅游……3.看孩子、照顾家庭……这些都用不到职务职称……4.最好写写回忆录,现在的自媒体这么发达……5.玩手机上网还要做起来……

四是不要带标签,自己把标签忘了,就是最好的退休!职务职称,已经成了过去式!千万不要耿耿于怀……

总之,职务职称能用则用,但是要与时俱进,拥抱互联网,不要被时代淘汰!健康快乐生活!


追求有趣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

提这个问题的人,肯定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

我要告诉您,职务和职称对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就仅从养老金一个角度来说吧:


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人”:

对于“老人”而言,养老金中的生活补贴占了一半以上吧!生活补贴和什么有关呢?当然是由职务职称确定,这个不用多说了吧。拿事业单位的教师来说,高级教师与中级教师退休时的养老金最低要差500元以上,对吧。还用多说么?


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

对中人而言,主要影响是二方面的。

一是视同缴费指数。我们知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2014年10月之前是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而是被认定为视同缴费。视同缴费,也就是虽然没缴养老保险,但相当于您缴纳了养老保险,由此产生的费用是由财政负担的。

那么,到底如何认定每个人缴纳了多少养老保险呢?用视同缴费指数来确定。其中对公务员而言,包括职务、级别指数;对事业人员包括岗位、薪级指数等。这是直接与您的职务职称挂钩的。

二是缴纳养老金基数。在实行机关彧业单位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养老保险的基数就由您的工资决定的。而如果职务、职称级别较高,一般而言,工资待遇就会较高,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自然就高。多缴多得啊。


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

机关事业单位新人,最早参加工作的时间为2014年10月,退休还要等到三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从现在来看,职务职称越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就越高,这个就不重复了。至于三、四十年后的事情,只有天知道!


老王观职场


前提是除了所在单位性质(差额和全额拨款)外,其它没有任何不同。

这样的话,现在没有区别。

以后政策有调整的话,可能会有区别。

现行退休工资是这样计算的:退休前基本工资(岗位+薪级+教/护10%)x比例(70-100)+津补贴+生活补贴。差额和全额主要区别在于拨款渠道,而事业单位执行的工资制度都是一样的,所以理论上如果条件都一样(岗位,薪级,补贴,比例等等),那么退休后的退休工资待遇应该是一样的。顶多逢年过节时福利有点区别。

但是,问题来了。

目前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这包括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工资调整,社保改革等等,其中就也涉及退休待遇的调整。

以重庆为例,日后可能会(最近政策还没有出台)是以根据退休时的情况(岗位,工龄,社保缴费/视同缴费年限等),当时的社平工资,物价水平等,综合计算后得出(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计算…………)。这样的话,差额和全额应该会有区别,因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一般来说,差额和全额单位会是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上可能会有区别。

有用的,不过在工资上面比较有用,隐形人脉和资源还是在!


周扬珏


也就是退休金和职称挂钩(老人老办法),别的也没啥用


老猫


退休了,职称就没用了,我们那么努力读书,书都白读了,那么努力工作向上争取考来的职称都没用了,企业退休就不是人。


用户9469047792114


职称水分很高,假太多,高考无去造假,应按高考及从事教育专业年龄发放养老金,勤奋工作一辈子,不如发几篇假文章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