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时的磨砺,让我记忆深刻丨一转身30年

初为人师时的磨砺,让我记忆深刻丨一转身30年

王新义

作者:王新义(汉中市洋县青年路小学教师)

1991年,中师最后一个学期一开学,学校便开始了学生试讲活动:每组四五个人,一块小黑板,一盒粉笔;每次一人讲,二十分钟左右,其余人听后评议。想着几个月后就要毕业走上讲台,我们激动得夜不能寐,找教材、写教案、谈教法、论心得,学习生活忙碌而充实。

我们严格按照书上提供的备课范例,复习—新授—巩固—作业,一项项对照落实,生怕遗漏了什么。自习课上,我们奋笔疾书写教案;课余时间的操场上、花园里、宿舍内,我们三五成群"你方唱罢我登场",或激情四射讲解诗文,或肃穆静坐虚心听讲。试讲活动既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与口才,又让我们懂得了精讲与精练,收获了备课的精髓与条理。

很快就到毕业实习了,我们都开始了自己教书生涯的第一站。我被分配到了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坐落在村子中间,主任姓何,素以查教案频、听课多、评课准、治校严而"闻名"十里八乡。学校教学质量高,尤其是奥数竞赛获奖人数可与县城小学媲美,就连校牌也别具一格:洋县池南小学。

初到学校,我被安排任教二年级,带我的赵老师诚恳地说:"想把书教好,要讲技巧,但把课备好才是关键……"在与她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如何钻研教材。那时没有教案书,只有教学参考,研究教材,靠的是教师以一颗童心去体验感悟作者未尽之意。拜读了赵老师的教案,我才知道了课前不光要"备课",还要"备学生"——无论是教写生字的笔顺,还是两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每一个难点旁边都写有班上可能听不懂的学生的名字。我当时好奇地问她:"你怎么知道这几个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困难?"她笑了笑说:"就这四十几个学生,谁学得怎么样,我一清二楚。"她的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备学生"就是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做到烂透于心。

彼时,我们实习生的教案要先由原任课教师检查,再交到何主任处签字,才能在上课时使用。每次去找何主任,我们都小心翼翼,生怕他指出我们的不足。然而,每当看到他认真修改、给我们点拔思路的严肃样,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他不仅是学校的领导,更是可敬的师长!

初为人师时的磨砺,让我记忆深刻丨一转身30年

王新义

当年9月,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教师,讲的第一课是《愚公移山》。面对古文,学生还有很多不适应;面对学生,我腿颤手抖,舌头僵硬。为这第一课,我写了八页教案,熬了几个晚上,把我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纸上,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每一种答案都作了预设,甚至把我在学生中间的巡回辅导都在心中作了预演。结果正式讲课的那天,按教案才进行了多一半就下课了,不过我能明显感觉到学生们很喜欢。那节课的讲授,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现实含义——当然,现在已发展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条河",因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前更广泛了。

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便在教案上下起了功夫,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句子赏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关联介绍等应有尽有,经常是一节课就能写满一黑板。要不是一次在书院初中的公开课,我怕要沉浸在这种模式中不知累为何物。那次一位同行执教文言文《狼》,作者情况及《聊斋志异》梗概均由学生介绍,老师只作引导;体验文意环节,学生一点就通。课后点评时,一位评委说:"语文老师要重视板书,凡是写在黑板上的字,首先要精,学生都应该抄写在书上。"那位评委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回校后,我与学生分享了听课的感受,进而引导他们:"要是大家也能随时随地做个有心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把学习由课堂引向课外,由校内引向校外,早作预习,学习效果说不定也会很棒……"

学生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出来,是不可估量的。很快我就尝到了甜头:首先,一部分了解性的知识,我课堂上不讲,学生课前就知道了;其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随之我也规范了板书设计,线条化突出重点,提纲挈领统揽全篇。渐渐地,我对于写教案也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备课是优化教学、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

冬去春来,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老教师了,但当年初为人师时的探索和磨砺,让我记忆深刻。


征稿启事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华诞。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师报》“育人故事”栏目将从即日起至10月底,陆续推出“我在班上讲爱国”系列主题文章,欢迎一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讲述您在课堂上、班会上或队会上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文笔流畅、理性叙事,字数不超过1500字,文末附单位名称、邮编、电话以及与文章主题有关的照片。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