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人都觉得稳定有编制的工作比个体私营工作更有前途?

大蒙小先生


你这句话错了,一看就不熟悉山东,在我们大山东,尤其是在父母这一辈人眼里,只有稳定有编制的那才叫工作,在个体私营企业,那叫工作吗?那就是瞎胡混不着调呀!


比如我吧,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外企,行业里的龙头公司,我的职位薪水绝对还可以。但和我一些居住在农村的长辈说起来,他们那是频频摇头啊,我有个堂舅每次都说我“可惜了材料了,读那么好的大学,毕业这么多年,都不去找个正经工作!”


我这,在老一辈眼里,都不叫正经工作好吗?他们认为的正经工作首先就是公务员,然后就是事业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医院、公办学校;再次就是央企国企,比如银行呀、移动呀、国网呀,最差最差也得是地方性国企。否则就是“没个正经工作”。


在这种风气下,山东的年轻人,学习好的最喜欢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学习不好的,家长会想尽办法让他去参军呀、找关系进一些国企或者事业单位。这就是以前山东的现状,鲁中鲁西尤甚,胶东要好一些!


究其根源,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人最具有家国情怀!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学习是为了报效国家,不是为了赚钱!所以毕业后去国家单位工作,顺理成章。第二个原因则是山东民营经济基础很弱,但国有企业相当发达,每个城市都是国企异常强大,即使是相对开放的青岛,青啤海信中车等哪个不是国企呀!


不过,随着山东经济的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新一代山东人的官本位思想已经没那么严重,现在年轻一代山东人,意气风发,积极创新创业,相信梦想,相信奋斗的力量,并不是那么羡慕做公务员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了!


祝福我大山东蒸蒸日上,重拾昔日荣耀!祝福我大山东的青年奋发有为,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世界500强公司全国培训经理,近二十年职场经验,全力助你突破职场障碍,欢迎【关注】职场再出发头条号,谢谢!

职场再出发


山东人,甚至北方人,都喜欢稳定有编制的工作,在私企,个体经营,等,都被认为是“没工作”。

像我们单位,有个同事的儿子,去年考上了公务员,不止是全家举家同庆,而且单位里也都喜气洋洋,全都跟着高兴。接着喜事就自己跑开了,介绍对象的简直都挤破了门。而且介绍的也都是公务员,媒婆说“般配”!

在很多女孩子和她们父母眼里,心心念念的都是,“考上教师编”,当个正式老师,哇,那这个女孩子可就是全家的荣誉了。

对于在私企上班,自己干个体户等等,都不受乡亲们羡慕。

风气如此!这么久的儒家思想,岂能在短时间内去掉,北方人,尤其是山东人,对于当公务员,可一定是心心念念!


Longsuixinyuan


这个思想不光山东人有,全国范围内都有。

举个有图有真相的例子,前两天有个新闻说,在浙江的相亲市场上,月薪3万的阿里程序员不敌月薪3千的公务员。


稳定的有编制的工作有哪些好处?

  1. 稳定!从目前制度看,有编制的工作只要你不违法乱纪就不会丢饭碗,工作能力弱一些,积极性、执行力差一些,你的领导都没有权利开掉你,顶多是换掉你,但是你只是换了个岗位,待遇不会变。

  2. 体面!我们历来有“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的传统,相对于学术成果和商业成就而言,行政权利的诱惑也是非常大,并且在很多场合处长比教授、董事长更加吸引目光。

  3. 轻松。体制内工作基本无业绩压力,在体制内有句话很流行,叫“干多干少一个样”,如果你没有职务升迁的想法,干完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并且大部分体制内工作属于事务性工作,你只要照章执行就行,相对而言不用费脑子。还有就是朝九晚五,大部分岗位加班少。

  4. 人脉。在体制内工作,你的人脉圈子也大部分都是体制内,也就是说更能接近权力圈子,换个说法就是,更好办事儿。打个比方,你在开会的时候认识了某个局的张三,没多久,你正好有个事情需要去这个单位办理,这时候,你去找一下张三,就能通过张三的介绍较快的办完。

个体私营或者打工就不好吗?

非也!个体私营或者打工也有不少好处!

  1. 更加自由。体制内工作有很多条条框框,但是个体私营或者打工的条条框框就少很多,只要你违法乱纪,就基本上没有人管你。

  2. 空间更大。体制经常有个词语叫“僵化”,这是个治理难点,不是以一个人的意志可改变的,但是个体私营就活力很多,只要你有想法有行动,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你就可以去实践个人的想法。

  3. 前途不可估量。体制内的绝大部分人职业生涯一眼看到头,体制外的你会有个更多的可能性,或者说不可估量的可能性。商界奇才马云、任正非、冯仑、史玉柱曾经都是体制内人员,如果他们不出来,八成没有现在这么牛,起码知名度上不如现在。四大行、三大运营商的老总姓名你知道几个?是吧?!

如何选择呢?

几个建议供参考:

  • 如果你没有经济压力,不想每天工作压力很大,想过朝九晚五很有规律的生活,那么就好好学习考个编制!

  • 如果你急需赚钱改变生活条件,并且有强烈的事业心,那么就好好学习,争取去找一份赚钱的工作。

草庐煮咖啡


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一、山东人的性格相对沉稳保守、方正质朴。受孔孟文化的浸润,山东人骨子里就讲究礼仪、讲究入仕,在所有人生的价值观中,以走仕途为正道,以入仕为荣。所以,再山东人的思思想里,谁当了官那是比赚了多少钱要高一等的。同样的岗位选择,吃公家饭自然比去企业要好的多。

二、山东的经济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建国以来,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基本是国企才有机会和能力经营的,民营经济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国营企业因为性质原因,相对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僵而不死,瘦死骆驼比马大,对员工而言更安全。而寿命不长风险较大的私营企业确实不被人看好。

可以看出新时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山东经济面临较大的转型挑战,新旧动能转换不仅要调整经济结构,更要转变保守中庸的文化和性格,要直面挑战,勇于冒险,以挑山工的承担精神和闯关东的开拓勇气再次打响山东忠勇诚义品牌!


大直播


这种情况,可能不只山东人,是个普遍心态和现象。

前者,旱涝保收,撑不死,饿不死,相对轻松和自由,应该说,欲望不盛,生活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

后者,有可能高薪,但人家私营企业主不是傻子,不会白给钱,你得给人家创造相应的价值和效益,劳动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有的还要透支身体。

总的看,有利有弊。如何趋利避害,合理选择,就靠个人衡量取舍了。


公务员树洞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我深感同受。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其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造就了山东人“诚实,尚义,质朴,忠厚”的特点,忠诚祖国,热爱家乡,孝顺父母是山东人的光荣传统。

但是,长期受到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小富即安,随遇而安”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高考的那个年代,男女同学第一志愿填写“师范类”的占很大比例,当然,也有成绩好的同学被“211,985”大学的其他专业录取。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能进入编制那自然最好。我们这里有很多年轻人,工作之余,把再考入编制作为自己的一重要目标,可以说,能当一名公务员在体制内工作,看做是对自己能力和身份的一个肯定。

往往,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一传统观念影响了山东人的思想过于陈旧,观念不活络,缺乏创新进取精神,这也导致了整个山东经济不如同是沿海的苏,浙,粤。

当然,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人的性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要想改变性格中的不足,还需要很长一段自我完善的过程。


雾霾蓝李2019


这就是山东经济活力不如江浙的重要原因,从外地回到老家工作半年了,感觉一直不适应


大帅一点都不帅


这种想法很正常,是受过去大锅饭经济思维的影响,总觉得国营有前途稳定,觉得私营经济不可靠,不一定哪天会受到致命的冲击! 中国已经进入划时代,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变,私营经济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只要动脑筋持之以恒不动摇,一样有前途,一样长久稳定的发展!


满都拉图46242307


说个真实的事,我的姑姑在深圳工作,她嫁给了一个山东人,按她描述生活不够美满,她就跟我说“结婚别找山东人,都能气死”据她说她刚进入公司工作时,门口有俩保安,一个四川人,一个山东人,一晃眼十几年过去了,那个四川人现在也算个小老板,生意做得不大但做得不错,那个山东人现在还在那干保安。

其实哪都有好人坏人,哪都有勤快人有懒人,不能一概而论。


WW7181


因为山东人是傻子,头脑就是一块木头。你把他刻成老鼠他就是老鼠,你把他刻成猫他就是猫。你指啥他就吃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