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年節大致程序是怎樣過的?

迷糊人生515


我生活一個多民族多省份的地方——新疆伊犁。這裡的人口來自於祖國的四面八方,因為這個特殊性,所以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

我的祖籍在魯西南,過年的時候老人家都要舉行一些儀式,這些儀式往往都被編成了口訣,比如:

三祭灶,四掃屋,

五蒸饃饃六殺豬,

七八,乒啪,

九十,捏扁食。

這說的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人們就要迎接新年了。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打掃房屋衛生,臘月二十五每家都要蒸饅頭了……

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人們都不去串門了,各家忙各家的事情。

大年三十晚上一般人家還有守歲的習俗,吃過年夜飯了,大人們坐在熱炕上講故事,孩子們吃著零食聽故事。

中間稍微休息一下,孩子就到外面放幾顆散炮。零星的鞭炮聲一直持續到半夜。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們忙著包餃子,孩子們忙著穿新衣服,然後給長輩磕頭,問候過年好。大人們把準備好的錢給孩子們,算是壓歲錢。

60年代沒有紅包,直接給錢,都是兩塊左右的。

早上餃子下鍋的時候,各家開始放鞭炮了。一時間,整個村裡開始沸騰起來。

吃過早飯,孩子們急不可耐地跑出去給街坊鄰居們拜年去了。大街上三五成群的人們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連續三天都是如此,過幾天,人們就開始走親戚了,一直到初十五,所到之處都是拜年聲。

70年代的情況大致相同。

我就粗略地說到這裡吧。










伊犁河釣



玉英愛生活


五、六、七十年代的過年,感覺比現在的年味更足!那個時候雖然相對現在來說,大多數的人經濟很不富足,吃穿住行相對今日算是貧窮。但是,無論吃好吃孬,感覺過年好熱鬧、好喜慶、好期待。那個年代裡的平日人們碰到什麼熱鬧、喜慶的事,都喜歡用“和過年一樣”來形容。當然,那個年代特別貧窮的人家又把過年形容成“年關”。總之那個年代裡的過年的味道是濃濃的、滿滿的、純純的,令人回味無窮的。

在我們的家鄉那個年代,每逢過年要供奉族譜和家譜的,年三十午前,家人要把家譜供奉在自家的堂前,擺滿供品;族人的輩分及年齡的長者帶領族人中的代表去廟堂去供奉族譜,同樣擺滿了供品。並且無論家譜還是族譜的供奉地都有相應的人“守夜”陪伴。那個年代的每家年長者等到夜裡12點的時候,敬天敬地敬祖宗,燃放鞭炮。等到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大街上已是人來人往。不同的族人各自彙集到各自的族譜供奉地祭拜(行禮跪拜哦),而後,成群結隊的到同族人的家中去拜年,這個場面很壯觀的,口裡喊著相應輩分的稱謂,雙膝是真跪地的,有時一個族的人同時趕到了一家幾百人,院子裡跪下一片人,好不也鬧。哪怕是同族人在大街上見面也是晚輩即刻雙膝著地給長輩跪拜的(一年之中,只有大年初一看到的盛況)。即便不是同族人,年初一見年也是要相互行禮的,只不過,不是跪拜禮,是雙手合一禮,相互問候過年好!

問過老者這樣禮儀的緣由,曰:無論族人還是非族人或是家人,通過這樣延續下的習俗可以讓大家懂得傳承、懂得何為天、何為地、懂得何為老、何為少、何為禮儀!同時,大家忙活一年難免有相互間的磕磕碰碰、鬧些矛盾,通過這樣的方式化解矛盾、放下恩怨和睦相處。

離開家鄉幾十年了,現在家鄉傳統的這些習俗不知道還有沒有?現如今隨著城市化進程,很多的村鎮的人們大多也和城市的大多百姓一樣搬進了“鴿子籠”(聽到別人這樣的稱呼順便用一下)。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許過年的內容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凡是在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應該永遠的相守、發揚光大下去!


迷糊人生515


在農村從原來到現在一直是一個過法。年三十早上請家堂,初一串門嗑頭。初二下午送家堂。一年就過完了。


珠穆朗瑪峰159


過年能吃上點好吃的,三大碗,父母給買幾個二腳炮,做雙踢倒山的布鞋初一吃頓水餃,給長輩拜拜年,掙個二三分錢,那時沒電視,手機,連收音機一般家也沒有,苦著呢,現在好。


知足常樂223214230


年卅,吃團年飯。初一過年,一切小心翼翼又高高興興過好年。初二開年後百無禁忌。三四天假期就回單位上班,大家互相賀年。不一而足。


GD152292208



奮鬥年紀的青年


只有過年吃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