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格物致知”

淺議“格物致知”

引言

《大學》是儒家思想的基石著作,在著作中提出了三綱: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為八目之帥,對儒家思想體系建設至關重要。

由於《大學》中只提及"格物致知"這一概念,卻未在其後做出解釋,至今尚未發現可信的先秦古籍對的"格物"與"致知"的論述與解讀。自古以來,學者對後六目,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分歧並不大,但對格物致知卻是眾說紛紜。明末劉宗周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但先賢論述各有著重點,莫衷一是。

淺議“格物致知”

古今對格物致知的認識

《現代漢語詞典》對“格物致知”的一般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也有人認為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佚。現代這一普遍觀點主要受宋代大儒朱熹的影響,朱熹認為《大學》遺失了相關內容,而進行了補充。

東漢鄭玄認為: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司馬光認為:抵禦外物誘惑,而後知曉德行至道。“格,猶扞也、御也。能扞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

王陽明認為:“格物”只是“滌非”,即革除內心汙粕;“至知”是致良知,即達到人初始的赤子之心。

淺議“格物致知”

朱熹對格物致知認識分析

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他認為,物心同理,需以“格物”的為手段,窮盡萬物之理,心中之理便可顯現。對後世相影響很大,甚至引出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朱熹的認識從表達上更側重在客觀唯物的“科學研究”。

《大學》是儒家思想的基石,而封建社會基礎是皇帝自認為“天子”,代天行權,而確定其合理性,整體而言還是唯心主義。再者從《大學》整篇論述而言,從格物致知到治國平天下是一個遞進關係,若將“格物致知”定位在側重“科學研究”,則割裂了與後面的聯繫。

淺議“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個確立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問題

如前所述,但先賢論述各有著重點,莫衷一是。

筆者拙見,“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聯合起來是一個研究確立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過程。

“格物致知”可理解為:通過研究事物的物用價值本質,求方便而去執念,追求中庸和諧,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如衣的物用價值本質是遮羞禦寒,則根據個人經濟實力購買合適的衣服,若沒必要追求奢侈、名牌。車的物用價值本質是代步的,若有需要,則根據個人經濟實力購買合適的汽車,即沒有必要而苛待自己,也沒必要非購買豪車以炫耀。

“格物致知”也是對人類及個體在宇宙中定位思考。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人類是渺小的,個人更是渺小的。渺小的個人在短暫的時間裡的意義是什麼;在物質誘惑面前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如何處理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古之先賢給了我們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

人與物質的關係:人心與癌細胞有兩點相似之處,即無限貪慾與不可持續。人類要可持續發展需約束自己的貪慾方可與自然和諧共處;個人約束自己的貪慾方可與社會和諧共處。儒家通過“禮”的規則來約束人的物慾。如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高度肯定了顏回這種淡泊物慾的心態。

人與人的關係:每個人都是其生命舞臺的主角,所有相遇、相處的人都是出現在這個舞臺上的配角。配角的質量決定主角的生活質量;主角的個人修養,決定了誰是他生命舞臺的配角。核心是提升自我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墨子對於與人相處的建議是: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人與社會的關係: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衝突時,我們應如何處理。林則徐給我們的示範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范仲淹的原則是“先天下之憂而有,後天下之樂而樂”。

人與時空的關係:王陽明在人生彌留之際給追隨者的遺言:此生光明,夫復何言;文天祥面在外敵的威逼利誘是對民族的吶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胡璉將軍在與日寇石牌之役決戰前夕與妻兒的留書:人生百年,終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歡樂。

淺議“格物致知”

綜上所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研究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問題,前面四者作為一個整體,側重於世界觀、價值觀的研究,目的是確定世界對我意味著什麼;後四者研究人生觀的問題,側重點在於我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前後之間具有強關聯性,不能割捨開來分析研究。研究“格物、致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有利於我們在紛繁的世界中“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去、不懼未來”,更從容地生活。

淺議“格物致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