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鳥銃的製造

鳥銃又名鳥槍,是我國於明代中期出現的一種管狀射擊火器,公元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今浙江鄞縣東南)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鳥銃的日本人及鳥銃。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鳥銃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公元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為“鳥嘴銃”。

馬憲、李槐等人整理和傳授的鳥銃製造工藝一直沿用到清末都沒有較大的變化,雖然歐洲的火繩槍在1575年左右就被轉輪打火槍淘汰,但在中國,火繩槍和火繩槍工藝卻一直在使用著,直到民國初。在此期間,明末畢懋康發明了轉輪打火槍,並被後來的清政府所採用,但是其延伸品卻被做成御製自來火槍一直被滿清貴族所佔有,決大多數的清軍依舊裝備大線槍與兵丁鳥槍等舊式火繩槍,甚至於依靠刀劍弓矢與裝備著先進燧發槍的外國侵略者戰鬥。鴉片戰爭時在廣州指揮防禦的湖南提督楊芳,見英艦炮火猛烈準確竟認為是妖術,便依照民間汙穢物可以避邪的傳說,在全城收集豬羊血、婦人便桶擺在城牆上。可見在清代末年普遍的存在火器技術的落後與數量的匱乏。

因此瞭解鳥銃的做法,依然要從明代的工藝說起。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接口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稜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淨,則發藥無阻滯。”這就是延用了數百年的鳥銃製做工藝,雖然在中國火槍的發火技術經過了幾次改良,但是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

在當時製造鳥銃的工藝極複雜,要求制銃的工匠手藝得極高,其造法中國與日本大同小異,主要是兩種方法:三段接合式和雙層複合式。三段接合式就是《天工開物》中說的這一種。其法先制銃管,銃管用熟鐵逐節打成,一般兩節或三節,最後焊接成一體。雙層複合式最早見於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手足篇〉:“鳥銃所貴在常時鍊鐵熟,兩個相包。”這種工藝與上種相反,是在一根較長的鋼芯上直接做出一層薄的銃體,然後再在銃體外包上另一層,使其厚度達到要求。按這兩種方法制造銃體,其工藝流程是不同的,先敘述第一種三段接合式。

第一步,制管。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米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後工匠將燒至一定溫度的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捲成一根鐵管。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捲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樣銃管才結實,經得起連續十數次的發射。

第二步,焊接。由於三尺以上的長銃是一節節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銃很容易炸鏜,工匠們把是否焊接的天衣無縫的銃管當做制銃成敗的關鍵。明代中期,倭寇侵略時明軍工匠取巧,造成了很多事故。《紀效新書》中記載:“近來,洞曉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責成工匠,聽其捲成鐵筒,粗細薄厚不均······甚至單筒捲成,舉即炸損。”(單筒的卷法連繫到了銃管的第二種製造工藝),所以從這些記載來看,軍隊對鳥銃的質量要求是很嚴格的。

將以上方法做出鐵管再放爐中燒至白熾,同樣準備一根鋼芯,粗細同上,長度要長於成銃的長度。然後將已燒至紅亮的鐵管套在鋼芯上,由主匠把鐵管接口處大力的敲砸成一體,在打焊鐵管同時,輔錘手還要在鐵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銅粉,銅有親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結實,不至留下斷層或虛焊。鋼芯也隨時要抽出冷卻,冷卻鋼芯同時鐵管回爐加熱。最後打成的鐵管就是銃管的雛型了。

雙層複合式銃體與上法有異,它直接在一根一米長的鋼芯上裹以紅鐵,當第一層鐵包裹好以後,在這層銃體上再裹一層,使內銃的接合口被外層銃體包裹結實形成複合體。從技術上來看雙層複合銃比三段接合銃科學,銃體接合更堅固,雖然這種銃管無法做出很長的鳥銃銃管,但口徑可以做的比第一種鳥銃大,因而有限距離內威力也大。(在日本把這種大口徑短銃體的鳥銃叫作鐵炮。)只是明清時代對彈道知識匱乏,認為鳥銃越長威力越大,致使後期鳥銃為了增加長度,銃體都以單筒捲成。“夫透重鎧之利在腹長,腹長則火器不洩,而送出勢遠而有力。”——戚繼光。其影響到清末時清軍的抬槍竟長至兩米,而銃體平均厚度一公分都不到,由於製做粗糙銃體密閉性差,火藥燃燒後的推力被鉛子通過銃膛時磨擦殆淨,其射程和威力不能與明代鳥銃同日而語。

第三步,修整。早期的鳥銃銃管常做成八稜型,銃體一頭粗一頭細,粗的做銃腹,細的做銃口。準心照門火臺都是在銃體焊接後,用同樣的方法打焊上去的。準心和照門在未加工前只是兩個凸起,沒有作用。火臺在打焊前銃體和火臺上都預先鑽好了傳火孔,要對準傳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這時鳥銃還是粗胚,工匠得重新鑽出銃鏜,挫出準心。受當時的工藝限制,鋼芯斷面不是純圓,且芯體不直,鏜內也粗糙不平,需用鑽頭將銃鏜鑽大鑽光。明清時代已有這類的鑽床,用木做框架,圓形石盤做慣性輪,繫上皮條後用人力拉動,使石盤帶動鑽頭旋轉。在明代,好的鑽頭與挫刀等須硬鋼製做的工具都採用墮子鋼,鋼性並不很硬,所以製造鳥銃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鑽銃膛,刮膛銃。其時間可長達一個月。《紀效新書》記載:“(鳥銃)原孔甚小,用鋼鑽鑽之,一日鑽寸許,至底為止,一月鑽光為上。”由此可見,當時制銃工場的產量不會很高,因為在這種工藝下,須要的大量熟練工人和大量設備對工部來說是無法保證的,而且皇帝對先進的武器也不那麼關心,否則明末時幾場大的戰役中火器可充分顯現其威力,說不定還能改寫歷史。

當鏜鑽好後,再用四稜的鋼條將鏜內刮光刮淨,這樣銃管就做出來了。接下來要做的是鳥銃的後門,也就是銃末端的塞子,古代就叫螺絲轉,螺絲轉與後門其實就是現代的螺絲與螺帽做法。《紀效新書》:“絲轉,左轉則入,右轉則出。銃腹既長,如鉛子在內或剋火門等項,取開後門絲轉,以便修整。”這是鳥銃上最先進的部件之一,僅次於準心與扳機構件。

第四步,機構與裝配。鳥銃的扳機及龍頭(固定火繩點火物)做為一整套機構常由銅匠製造,其扳機,龍頭,罩殼,火門蓋都採用銅材料,只有彈簧我國多用鋼而日本及西歐用銅,因我國的法律禁止公民私造火器,所以具體結構就此省略。

鳥銃的裝配是整槍製做的最後一步,關鍵是銃管和銃床的連接,銃床的製做是最簡單的,只要木材選配得當,要求堅韌,吸水少,幹後不變形,不開裂,一般都沒問題。只是連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鉚接。一種是用銅箍或繩子將銃管紮在銃床上。鉚接的槍管在日本和歐洲的火繩槍上常見,在鍛造銃管時要在銃管下端預先做出兩至三個類似半個錢幣凸起,凸起是順銃管方向的,然後在凸起上橫向打孔,同樣在銃床上也要在同一位置打穿幾個小孔,裝配時只要把銃管對準位置安放在銃床上,並橫向穿上鉚釘,這樣鳥銃就裝好了。用銅箍或繩子將銃管紮在銃床上是最簡單的固定方式,從第一支火繩槍起到二次大戰的數百年中一直採用,可謂淵源流長,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扎,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但是產品週期縮短不少,也算是有得有失。

明代鳥銃的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