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盜墓賊有多厲害?

左傾-45°


在內蒙古境內的戈壁荒漠中,有一座古城遺址。這裡埋藏著到現在都無法統計的寶藏,然而打破這裡一片平靜的,不是摸金校尉,也不是發丘中郎將,而是一位來自外國的盜墓賊。

這裡,就是黑水城。

對!沒錯,就是《鬼吹燈》裡的那座黑水城,藏寶無數,機關重重。

黑水城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用關口,也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草原的必經之路和交通樞紐,歷經700餘年,至今黑水城仍是古絲綢之路上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

元朝末年,徐達在這裡同蒙古大軍進行了一場血戰,黑水城也在這場戰爭中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這裡的居民逐漸遷離了此城。

戰爭、氣候、水源等多種因素導致了這座輝煌了近千年的黑水城,成為了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以此同時,無數的金銀財寶也隨黑水城靜靜的埋藏在黃沙之下了。

歷史上關於黑水城的記載少之又少,但說它藏有大量珍寶的說法卻有很多。黑水城真的藏有寶藏嗎?說來很慚愧,也許是我國曆史上的盜墓賊技不如人,這裡一切的平靜都被一位來自俄國的“摸金校尉”打破了。

20世紀初,國外一些的盜墓賊覬覦我國幾千年國寶,趁著民國軍閥混戰,打著考古的幌子,紛紛而至。他們瘋狂的盜挖中國國寶,能盜走的全部盜走,不能盜走的就全部損毀,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俄國盜墓賊——科茲洛夫。

他實在太雞賊了,1909年初打著考察野生動物的幌子,對當時的蒙古王爺進行一番賄賂,半個月的時間裡共盜挖出金銀寶物、佛像等中華無價瑰寶10大箱。

這還沒完,他於同年的6月4日至12日進行第二次挖掘,將黑水城的30多座陵墓、佛塔全部損毀,挖掘出從數量到質量都比第一次更豐厚的文物和財寶離開了黑水城。沒法帶走的,他就全部損毀。

1926年,科茲洛夫又第三次對黑水城進行了盜挖。那麼,這個俄國摸金校尉到底盜了多少寶?

刀叔只能說:不計其數。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都沒能整理完,前後花費了近一個世紀,到目前仍在繼續整理中,可見這批文物、文獻的數量之浩繁,實在讓國人心痛不已。

刀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今天推送這期內容,我所希望的不僅僅是讓大家記住這位盜墓賊,更希望我國各民族同胞能夠更加團結,一百年前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這就好比家裡兩位兄弟幹仗,隔壁老宋突然跑你家裡,趁你不注意把你那位姓馬的老婆偷走。

雖然這老婆也不咋樣,但,這是尊嚴!

好了,別人的事兒咱也不瞎操心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黑水城被盜走的寶藏數量還在統計中。


刀墓手札


現實中的盜墓賊有多厲害?


看到這個問題,老張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這裡以前有一個村子,就是集體盜墓的。我這裡所謂的盜墓並不是那些電影裡或者小說裡面寫的那麼分金定穴、尋龍盤訣,充其量最多也就是卸嶺。

我們這因為歷史特別悠久,文化景點特別多,所以我們這有一個村子,平時大家都是幹農活,但是一旦發現,哪有古墓的痕跡,白天不動聲色,晚上就會千方百計把那個墓挖掉。

一般來說做盜墓的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最起碼在我們這個村子是這樣的。你那個村子家家戶戶基本都盜墓,我在我們這裡,古董比較多,以前修房子連我們家都挖出來兩個盆,不過當時不懂就拿去餵豬,結果被豬拱爛了。

其實現實中的盜墓並沒有影視劇裡面那麼誇張,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苦力活。因為一般來說古墓的深度都比較深,我們這裡曾經有一個墓的盜洞,挖到三米多深,如果在農村幹過挖坑這種活的人肯定知道挖那麼深的,坑得費多大的勁兒。

當然了,其實現實中的盜墓墓裡面,基本上都沒有大家所預想的那麼豐富。因為老張記得小的時候,我們這裡就來過很多所謂的科考隊,在滿山遍野的尋找一顆黃金做的將軍頭。前前後後來了不下十幾撥人,但是全都空手而歸。那會兒村子裡面的年輕人還被他們僱傭過去,一天八分錢,在那個年代,也算是一筆意外之財。

當時90年代的時候,那個村子因為靠盜墓確實很富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這個在上世紀90年代來說是非常牛掰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正如老話說的“福兮禍之所依”一樣,漸漸的,那個村子裡面的年輕人就二三十歲的小夥子那種很多就突然間出橫禍而死,要麼就發瘋發癲,於是乎有人就說是缺德事做多了,遭到報應了,但是到現在也沒有人說清楚具體是因為什麼。所以漸漸的,那個村子現在人大多都搬到城裡去住了,而且也沒有人再做盜墓這種營生了。


老張談三農


“盜”,是很下作的行為。但是盜墓,有時不得不承認,真是一門古老、專業又神秘的職業。歷史上有記載的盜墓事件,當是商湯之冢的被“摸金”,距今都約 3600 年了。而這些年,我們大量出現盜墓題材的小說、影視,也足以說明大家對此類事,真有永久的好奇心。

盜墓,掘人墳地,搶死人財,事是見不得人的,參與分子也大都滅絕人性。比如,不知多少進去的人,被洞口接活的人滅口獨吞。但這齷齪事,又往往多是有很光鮮身份在搞。遠的從曹操、溫韜,到近代的焦四、李鴨子、孫殿英,都是歷史榜上的名盜。雖然一報還一報,那個疑似曹操的墓,待發現時,也是讓盜墓賊們給剖的千瘡百孔了。


盜墓,本身又是高危、暴利兼暴力行當,也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幹得了的。過去舊社會,民間臥虎藏龍,中原很多人就靠這個吃飯,是當家傳的手藝代代相授,那能耐也真的可以出神入化。

比如,現代科技探測都難以曉得的厚葬古墓位置,一些盜墓老手,他的技術絕活真的比什麼都可靠。他們只一站,查看下風水佈局,再根據土質、土色和土的樣子等,就能判斷地下是不是墓葬,是什麼時期的墓葬,或是其他什麼類型的遺蹟,心中像存著份數據。連現在中國考古人使用的鏟子,都是直接從盜墓賊那裡引進的。這些人,可說是古墓地葬真正的資深行家,不服不行。你若覺得浮誇,但歷代筆記也確實有不少的記載。

到了現當代,我聽一文博專家講,這行當似乎人才質地也下降的很厲害,極其專業盜墓賊也不多了。或者也有管控嚴格、法律健全的緣故,這數十年上檔次的盜墓案例也少得可憐。盜賊不幸國家幸,這樣倒也無形中保護了一些古墓慘遭毒手吧!說幾個近年發生的較有意思的盜墓事件吧。


1,通吃黨:挖出“中國第一古屍”,拔出新中國博物館內部監守自盜第一案。

“中國第一古屍”,不是在湖南博物館的馬王堆辛追女屍,而是現存在湖北荊州博物館的西漢初男屍。真的栩栩如生,常年挺在大廳免費供人參觀,我就好事去看過,現在的百度也有圖片,太嚇人就不放圖了。這件古屍的出土很傳奇,是幾名盜墓賊1994年,從一個早已風化為平地的古墓中搞出來的,堪稱奇才。因為販賣環節出漏洞,主事者三個全被槍決。

更加令人驚歎的是,數年後,還是因為文物販賣追索的問題,竟然發現荊州博物館館員們合夥勾連盜墓賊、販子出賣國家文物。為首的就是當時的副館長王某。這裡面,有天下名劍的“越王州勾劍”、戰國雙龍首玉帶鉤等一級文物92件。報道說,當時這樣的珍貴文物是以每件600 元左右出讓的,還是副館長親自接待打開庫藏任人選購。後來,03年,副館長王某僅僅以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四年。現在,應該已經出獄安享晚年去了。

所以,真正讓人觸目驚心的並不是盜墓賊的橫行無忌,而是內部的自我腐蝕。也因此,我要開篇講這個平淡無奇的故事。再說句嚴重的話,頭條時常討論考古人員是否會貪墨的問題,相關人員照例打包票絕無可能。而實際上因為機制管理的疏漏,不要說在現場的文物有可能不翼而飛,即便這東西到了博物館,都會人間蒸發。過去的陝西那個博物館,不是也有一個工作人員偷運出去一顆兵馬俑的頭,準備以30萬美金賣給國外收購商麼?

神奇之地,寬嚴失當,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2,技術派:用避孕套當裝備炸挖地道

江蘇有個睢寧縣,縣中有個姚集鎮,鎮上有座蛟龍村,村裡有兩處土堆,當地人歷代都稱之“雙孤堆”。這兩座土堆,一大一小,東西相隔數百米,大孤堆高約20米,直徑約80米,頂部則很平坦,村裡人一直在上面種植農作物。

關於雙孤堆的傳說,在當地家喻戶曉,但幾乎沒有人說得清終究有誰在這裡曾尋得過寶物。直到2000年前後,因為村裡總有可疑外地人晃盪,才引起當地人和公安部門的注意。數日偵查下,才在村民李某家中發現一條地道,長達數千米,直通雙孤堆。

在案發現場,散落著大量的避孕套。這是有史以來盜墓現場中都不曾見過的怪異事。原來,這些避孕套是用來盛裝炸藥,以便爆破的。他們這夥人合作挖掘地道近一年,在挖洞過程中,有遇到石塊硬土層化,會動用衝擊鑽,實在挖不動的,就在石塊上打孔,將避孕套炸藥包塞進鑽孔爆破。因為炸藥裝放得鬆散,威力較小,可以一點一點地把石塊炸碎。這場艱鉅而頗有“新意”的“地道戰”,正要大功告成時,因被發現功虧一簣。也不知道該說這夥人聰明絕頂呢,還是愚蠢到家,呵呵。

後經考古發掘,確信此堆是第一代下邳王,即漢明帝劉莊第六子劉衍及其王后的墓葬,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3,學者範:盜墓界“關內第一高手”的博古通今

談到當代盜墓界的大佬,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姚玉忠這麼個人。他在過去被“尊稱”為行業“祖師爺”,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向來有“關外第一高手”的“美譽”。隨著2005年前後的落網,他才被迫收手。

他其實是個地道的農民,出生內蒙古,只有小學文化。但是, 從16歲開始,他就開始接觸盜墓的“手藝”,成年後開始研究各種文物和盜墓“文化”,精通“風水”、“易經”、天文、地理之類的旁門左道,加上親身實踐,策劃參與盜墓達30餘年之久,實際在盜墓界已經是絕頂高手。

這個人,雖是盜墓賊,但十足學者風範。據說,他在日常生活中,唯一的喜好就是看書學習,“實地考察”北方各地墓葬、博物館古玩市場,性情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總戴一金絲邊眼鏡,衣著也整潔考究,總以中山裝或長褂示人,長者風度,根本讓人無法和盜墓賊身份聯繫起來。

姚氏 “關外第一高手”的名號不是“吹”出來的。他落網後,受指控罪名,涉及盜墓、文物案件的數量全國第一,被追繳的國家級珍貴文物數量也是全國第一。他的盜墓功夫據說整個北方無人可敵,完全“吃透”墓冢的特點,擅長看“星象”、“風水”等玄虛的傳統技能。

一般盜墓賊通用的什麼“金屬探測儀”、“三維立體成像儀”等高科技,他一概不用,就隨身攜帶一“扎子”,在但凡有古墓的山上必能找到‘活土’,然後依據星象、地形及地圖,精確到古墓葬的位置。比如著名的紅山文化遺址,考古界專家都搞不定,他後來交代說,該區域驚人地呈顯出了北斗七星的排列布局,說明古人是依照風水學去選址的,他靠著這套理論和邏輯,一找就到。

據說,一些墓葬,因為難度太大,西安、洛陽等地“行家”怎麼都搞不定的,這姚玉忠不光能準確定位,還能夠成功挖到“東西”,“神乎其神”的伎倆讓整個行業人員都膜拜和仰慕,都幻想著有朝一日也可像“姚祖師爺”一般風光。


後來,因為動靜太大,終於引起部門注意,決意抓捕他。也許一切真的冥冥中有註定:專案組成立那天,沒想正好是姚的生日;他被抓捕的時間是凌晨3點,恰是姚

出生的時辰;抓捕的地點,則在內蒙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的天義賓館,以至於事後大家戲謔,“天義”原來就是“天意”。

2016年4月14日,姚被判決死刑。“關外第一高手”,此後只能”關內“度過餘生了。


劉愚愚


盜墓用行話說叫倒鬥,雖不像書中講的那樣分“發丘”、“摸金”、“搬山”、“卸領”那麼多派系,但這一行的確存在著很多業內高手,高手們之間交流用的都是黑話,這一行的人特別低調、謹慎,外人基本上看他們跟普通人一樣,然而他們卻有著祖傳的手藝,有時候在盜墓這一行比官方的專家都厲害。

其實,說起盜墓這件事情,我們大多數人對盜墓的印象,一般都是來自於小說或者電視劇當中。在我讀書的時代,我就特別喜歡讀盜墓筆記,還有鬼吹燈。

這兩部小說當中的故事情節可以說是相當精彩,通過這兩部小說也瞭解了一些盜墓的東西,比如說用來盜墓的工具。在電視裡,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洛陽鏟了,這是盜墓過程當中的挖掘工具。

在電視劇當中,我們也瞭解到了很多尋找墓穴的方法,比如說鬼吹燈當中的分金定穴,聽起來是那麼玄妙。但這些都離不開我們古老的風水學說。這風水學說應當算得上是盜墓賊的一項基本功課吧。

那麼現實中的盜墓賊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查閱過資料之後發現,盜墓賊也是分不同等級的,存在高低貴賤的區別。

而這個區別無疑就是專業和非專業,還有就是單獨的和團伙的。那些非專業的盜墓賊大多是不學無術的二流子混混,就好像以前是偷東西的小偷,走投無路了來盜墓,這只不過是換了一種盜竊方式而已,原先是偷活人的東西,後來變成了偷死人的了。



他們這種盜墓賊,大多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都是東挖一塊西挖一塊,很難有機會去尋找到真正有寶物的地方。 那些能夠找到大墓的一般都應該是團伙作案。

首先是他們團伙當中有個懂得風水的人,會在外面勘測風水,通過風水來尋找墓穴的存在。我們都知道古人對於墓地的要求是非常規格高的,風水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帝王世家,必然會把陵墓選擇在風水極佳的地方。

所以風水好的,適合安葬的地方,都會成為盜墓賊眼中的目標。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的盜墓技術很多已經擺脫了觀測風水,而是選擇了現代的勘查技術。通過勘察的手段,能夠直接瞭解到地下的結構和地下的事物。

不得不說,盜墓賊用到的很多設備、技術都是很先進的。 尋找到墓穴的位置之後,下一步當然就應該是挖盜洞了。

這一步就要用到我在前面提到的那個神奇的工具,洛陽鏟。使用洛陽鏟能夠直接把地下十米左右的土壤取出來,那些真正有本事的盜墓賊,只通過觀察地下土壤的顏色,形態,聞它的氣味,就能夠判斷出墓葬的年代。尋找到合適的深度之後,就開始挖盜洞。


這項工作一般都是在晚上來完成。而且這也是一項技術活,因為陵墓當中的東西不能在挖掘的時候被破壞,一定要把它完好無損的拿出來。之後就能夠進入到墓穴當中了,但是古代有的墓穴都十分的堅固,陵墓的外圍都會有很堅固的牆壁,因此當盜墓賊碰到牆壁的時候,他們都會繼續向下打得更深一點,再向上打然後就直接進入墓室了,通過這樣的手段來防止墳墓倒塌。

已經進入陵墓,那麼下一步當然就是尋找寶貝了。在電視劇當中,很多盜墓賊都會在墓室當中點上蠟燭,一方面是通過蠟燭來照明,另一方面,蠟燭的明亮程度也能夠指示墓室當中氧氣的含量,來保證盜墓賊的人身安全。

其實在現實當中,我想很少有人會這樣做吧,很多人也許進入到墓室以後,拿出自己的麻袋,把裡面的東西迅速全部裝好之後就立馬跑路了。

不管怎麼說,盜墓和我們認識的考古都是不一樣的。盜墓只懂得要拿走裡面的值錢的寶貝,會對陵墓造成很大的破壞,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都會丟失。而考古是要從裡面獲取到所有有價值東西,要實現古代人對話的目的,完善歷史上很多空缺的地方。


小小嬴政


“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很多朋友看了盜墓筆記後感覺盜墓的很神秘。



但在這個科學世界,不管是考古還是盜墓都離不開科學手段。厲害的盜墓賊的手段令考古專家都頭皮發麻,高手級的盜墓賊究竟多厲害?

看地形

專家級的盜墓賊看一眼土就知道這個地方是否有墓,土分熟土,死土,活土。他們甚至還能區分出此處土的墓是什麼年代。



探墓

用專用的工具去探,根據手上傳來的感覺來確定下面是否有墓。確定有了再下手,鏟子下去大概十米,感覺到有東西,再把鏟子取回來,看鏟子上的土是什麼樣的。就能從土判斷深度,然後不斷的利用工具打點,在連接起來,就能大概的知道墓形了。



挖洞

探好墓的位置後,就挖洞。厲害的盜墓賊可以下挖十幾米洞口沒有土堆,就這技術一般的盜墓賊弄不來。倒完墓後他們會把洞口封起來,有的洞甚至只有小井的口那麼大,下面深度達十幾米,黑漆漆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上下爬的。(農村的小孩有的會莫名掉到洞裡去就是這些盜墓賊做的好事)。

墓穴

進入墓穴後,有經驗的盜墓賊一看墓穴形狀就知道想要的寶貝都放在哪了,因為歷史上的墓穴都是有形狀的。下到墓穴後直接朝著放寶貝的地方挖過去,如果遇到周圍的墓壁很堅硬,他們會從底下挖個洞上去。這樣墓的頂和周圍看似完好無損,但墓裡面已經被掏空了。

工具

洛陽有三寶:龍門石窟,白馬寺,洛陽鏟。盜墓賊專用的“考古利器”洛陽鏟聞名天下。洛陽鏟獨特的造型,盜墓專用,插進去,再拔出來,盜墓賊捏起鏟子上帶出來的土,搓一搓就能推斷出墓的年代,墓穴的造型,陪葬品放哪,然後挖洞進去取。畢竟中國歷史上朝代的更迭導致文化的不同,墓葬形式也不一樣,厲害的盜墓賊能後從土中分析出年代,分析墓的朝代,什麼朝代的墓有什麼樣造型,會有什麼樣的陪葬品。

盜墓組合

盜墓組合一般兩人,人太多物品不夠分,一個人獨幹吃不消。

合夥人一般找有血緣關係或者有過命交情的兄弟,否則下面的人傳上來寶貝,上面的人拿了寶貝後想獨吞,只要弄斷繩子,把洞口給堵了,下面的人基本就跟著墓主人作伴了。所以很多組合都是父子或舅舅和外甥。父親或舅舅在洞口望風,因為父親不會害兒子,舅舅基本也不會,舅舅也疼外甥。但是換兒子在洞口就難說了,盜墓歷史悠久,經常發生兒子把老子留在洞裡的事,以至於後來老子望風變成不成文的規定。


有經驗的盜墓賊很厲害,甚至有的專家教授都不一定能從土的顏色定位墓的位置和年代。但是再厲害的盜墓賊也是要依靠科學根據,我們看的小說“雞鳴燈滅不摸金”並不完全是小說的恐怖色彩。

“雞鳴燈滅不摸金”,原是倒鬥行業的規矩,雞鳴後不可摸金,盜墓者會點一根蠟燭放在墓穴東南角,如果蠟燭不滅,可以帶明器出去,如果燈滅說明墓主人不同意,要立刻磕頭退走。

“雞鳴”是說,天亮了要撤走。大多數的墓都在農村地區,農村人早起,雞鳴還不走容易被人發現。

“燈滅不摸金”,說的是墓裡空氣不流通,缺少氧氣,要讓空氣流進墓穴人才能下去。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厲害的盜墓賊有多恐怖了吧。那些小說畢竟是小說,粽子什麼的都是為了製造氣氛想象出來的,大家聽到過幾個盜墓的拿著黑驢蹄子,手持桃木劍,掛著大蒜盜墓的?

我是紅塵,手打很幸苦,一樣大家給個關注,點個贊。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在第一時間回覆,謝謝大家!


摯潷畫畫紅塵


現實生活中盜墓的,有聰明的也有笨的。比如我們說歷史上有一個叫黃巢的。他帶著農民起義軍攻進了長安,自己當起了皇帝。當了皇帝就想挖武則天的墓,用了數十萬大軍都挖不到墓門,只留下一個大坑。人稱黃巢坑。

等過了十來年,來了一個叫溫韜的節度使,他帶著兵馬就把唐帝陵幾乎挖了一個遍。這裡面就有技術水平的高低。

我們現在看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些小說,裡面講的有一些是神吹,是自己的想像力。但有一些還有根據的,是真的發生的。因為他們寫小說,也是要參考資料的,這些盜墓技術也是有歷史上存在的。

比如鉻陽鏟,是洛陽李鴨兒發明的,就是用來盜墓的。一鏟子下去,帶出來的土看是五花土還是死土,還能帶出一些金屬汙染的泥土。這些都能幫助他們判斷下面是不是有墓。多打幾個盜洞,基本就可以判斷墓室的方位跟朝向了。

這個鏟子好到什麼程度呢?國家考古隊後面也覺得這個好,也要教怎麼使用,現在這個洛陽鏟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全國各地的官方的發掘也好,地下的盜墓也好,都會來買。

還有史書記載,廣州有個焦四,他可以聽雷判斷哪裡有墓,打雷了,派徒弟守在山的四邊,看那裡有動靜,這也是有原因的。有墓室的裡面是空的,雷打下來,會有迴響。

就連考古學家也會總結經驗,比如著名的考古學家曾經說過,你要找墓,就下雨天后去看,地乾的快的,那下面往往有墓。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下面有墓室,雨水容易滲透進去,那當然幹得快。還有下雪天,也可以根據雪融化的快慢去分析。

此外,還有去找縣誌的,跟老人聊天的。也有根據風水的。風水就是一套找陰宅的方法嘛,一個地方的好風水是有限的,理論不變,數千年下來,好風水的地方當然有古墓。

再比如現在的水庫一般是淹了大墓的。因為修水庫的地型跟找陰宅的理論是一樣的,要靠山面水,兩邊還要有青龍白虎之類的東西。

民國時期,是盜墓的一個高峰,現在也有,但不多了,大部分都是農民去做,畢竟這個東西是掉腦袋的,現在好像不死刑了,但也判得重,有錢人犯不著。

那現在怎麼盜呢?也是上面的方法,可能還會使用一些定向炸藥,以前是用人工挖,現在是打一個火藥孔下去,填上藥,一炸,裡面就會擠壓出一個空間來,外面完全看不出來。

像唐朝的恭陵是在1998年被盜的,他們就用的炸藥,炸開後偷走了很多東西,偷走之後,巡查員才發現的,怎麼抓到的呢?查訪,看附近有沒有暴富的,結果一查就查出來了。

還有號稱關外第一盜墓高手的姚玉忠,他這個人是自學成才,喜歡看風水書,也喜歡逛十三陵這些地方,自制探針,據說效果比洛陽鏟好,據說他還要盜秦始皇陵,但後面還是被抓了。

還有一個,海昏侯的盜墓者,一個盜洞直接打到了主室,只是主室有水,而棺材又不在主室,在偏殿,這才沒得手。

總而言之,盜墓高手是有,但再高也高不過警察,大家還是息了這種盜墓發財的心吧。


腦洞歷史觀


我以前一個朋友就是幹這個的,他們有專業的術語,專業的分工。一般知道哪裡有墓後,專門有人負責投資,路上開銷,吃飯,住宿,工具,工資等等,一旦墓裡面沒有東西,假如說以前被盜過,他就賠了,要是發現有好東西,他可以分大部分。

再一個就是踩點,一般都是當地人提供線索,哪裡有古墓,白天去看,看後當天是不會去的,一般是等地裡的莊稼長高後再去,便於隱藏,都是在夜裡一兩點後才開始盜的,並不是像人說的挖墓,那樣太慢,而是在墓旁放一個床單,然後放燜炮,好的放炮者計算藥量和角度,炮即不響,土還崩到了床單上,便於盜墓後復原,怕的是讓人發現太快了容易被逮到。

我這個朋友現在已經不幹這個了,一次是打開後發現盜過了,沒掙什麼錢,另一次盜一個明朝將軍墓,被當地村民追了半夜,怕了。





安陽老馬談戒酒


我說一個盜墓牛人,他被盜墓界尊稱為“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厲害吧,如果是在小說裡,這人絕對是神話般的存在,吊打幾個粽子完完全全的小意思——然而這種厲害存在2015年被抓,被判死刑。

他叫姚玉忠,內蒙古人,小學文化,只是個普通人。

由於受到影視小說的渲染,盜墓賊變得很神秘很厲害,其實說到底也只是盜賊,只是比普通小偷多了一些歷史知識罷了,歸根結底還是個普通小偷,而已掘人祖墳,比普通小偷更加無恥。

近現代最厲害的盜墓賊是孫殿英,直接用炸彈炸,在手槍大炮面前,什麼鬼吹燈牛鬼蛇神都是慫的。

一旦被發現,都會被打得跟狗一樣……

特意寫了篇文章,可以點進我的首頁看《雞鳴燈滅不摸金?挖墳拿骨現實盜墓賊各種變態無下限!》


與顧章書


雖說這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早已絕跡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有他們的傳說

盜墓自古以來便是一門見不得光的職業,小到貧苦老百姓,大到帝王將相,有無數人都和盜墓這一行當扯不清道不明,比較知名的有曹操、黃巢、溫韜

一個是盜墓公有化的開創者(曹操),公然設立摸金校尉及發丘中郎將一職,專職盜墓以供軍隊所需開銷,而且效果相當不錯

一個是盜墓規模化的嘗試者(黃巢),幾十萬大軍一頓亂挖,啥也沒整到,屬於失敗的代表

一個是盜墓祖師爺(溫韜),典型的技術型人才,任節度使期間,把他地界上所有的墓都盜了一個遍,很是厲害

之所以盜墓會經久不衰,無非就是利益——古人講究厚葬,所以墓葬實際上是寶藏


建國後級別最高的“摸金校尉”——五億盜墓案主謀姚玉忠

紅山文化遺址,是姚玉忠“職業生涯”最高峰的作品,由於其所盜文物價值實在太過巨大(五億人民幣),經北京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頭號主犯姚玉忠數罪併罰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而其他3名被告人無期徒刑,判處多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至15年不等

之所以稱其為建國後最高級別的摸金校尉,不僅是盜墓文物數量及金額都是建國後之最

。而且他的一身“本事”的確是讓人歎為觀止。自學風水且常常駐足十三陵等著名陵墓的姚玉忠,練就了尋龍點穴的本事。據他自己說,很多看似普通的山川,他一眼就能看出龍脊的位置,而且能夠快速定位墓穴位置,並找到墓道入口,所以他才能在紅山文化遺址“大展身手”,盜取數億元的文物

當然也有諸多證據表明,其本事是家族時代相傳,而家中也有相應的秘籍指導,甚至其家人曾向政府求情,希望能把他的“本事”用到正道上來,所以這天字第一號盜墓賊並沒有被立即處以死刑,而是緩期執行,想必背後一定有......

正所謂盜亦有道,但大型盜墓“團伙兒”一般都不講究

要說歷史上知名的大型盜墓事件,要數溫韜和孫殿英最為知名。一個是利用職務之便盜取唐朝皇陵無數,一個是利慾薰心盜取清東陵慈禧、乾隆陵寢,二人都是臭名昭著的代表,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的職業操守太差勁!

溫韜做過最過分的事兒,就是把一些從陵墓中盜取的珍貴書畫當廢紙撕毀,只貪圖裝裱用的華麗絲綢,著實體現了他沒文化的一面。有一種說法,王羲之的《蘭亭序》時至今日都未現身,就是為溫韜所毀,但也有一個證據指向《蘭亭序》實則藏於乾陵之中,而乾陵千百年來一直未遭遇盜墓者的毒手,如果真是如此,實乃幸事

如果說溫韜的不講究,是在處理墓中寶物上;那麼孫殿英的不講究,則體現在他“侮辱”了盜墓這一行當,畢竟溫韜靠的是專業的盜墓手法,並因此成為盜墓界的祖師爺。而孫殿英作為後輩,靠的是炸藥!

直奔清東陵的孫殿英,盜取了多少價值連城的寶貝我們就不說了,單說他對待帝后遺體的問題上,就讓人髮指(據說慈禧太后的屍身還遭到侮辱...)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除非大規模作戰,小團伙的“硬實力”都過得去!

如果說,我們仔細研究一下現在考古學家對於古墓的研究發掘,那麼我們會發現原來盜墓者都是很厲害的!因為很多盜洞僅僅能容納一個人上下,而真正的考古發掘卻是大規模的開挖,從技術角度上來說就不一樣

墓高手們在盜墓過程中,應用了地質勘探學、岩土工程學、工程力學、建築工程學等多門學科,以達到尋找墓穴,打挖墓道,入墓探寶的目的。自古以來盜墓和反盜墓持續了幾千年,無數盜墓小賊都死在了機關暗道之下,連環翻板、鐵鎖石、暗器等讓這些人叫苦不迭,但隨之而來的是“技藝”的增進和防禦手段的提升

像洛陽鏟、旋風鏟、金剛傘等工具,都是歷經多次研發實踐後發明創造的盜墓神器,而面對厚重達數噸的石門,盜墓者們則是想到了用細鐵圈套住門後的頂門石,再用木棍頂開石門的方法。除此以外,古時有一種俗稱“拐釘”的東西,與鑰匙原理類似,盜墓高手們就巧借這種神器來打開石門,而現在的考古人員也曾用此法打開石門

如此看來,只要不是像黃巢、曹操這樣動輒派出幾萬人盜墓的,都得仔仔細細的通過各種手段來實現盜墓,畢竟人數不夠只能靠技術來湊

不得不說,現實中的盜墓賊還是很有技術的,無論是祖上傳承還是自學成材,都需要對風水學、建築力學等有深刻的瞭解,畢竟是下到數米甚至數十米的地下,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都足以致命

如果不是對風水學有著很深的研究和天賦,如何去發現墓葬的位置,並精準的打出不會塌陷且能夠進入主墓室的盜洞呢?如果不是對墓葬結構以及機關暗道有很深刻的瞭解,又如何會在墓穴之中找到寶物並全身而退呢?

所以,盜墓是個技術活兒,雖然沒有小說中那麼玄,但至少作為一門見不得光的行當,存在了數千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不過,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畢竟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嘛!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說起盜墓賊有多厲害,可能大家都不信。這個問題我有權威性解答,不是大家所聽到的和看到書上的那些情節。因為我老家有幾個村民因盜墓,不是坐牢,就是判刑,甚至槍斃。


據知情人給我講,盜墓都是五六個人—夥,甚至達到二十幾人一夥。有業餘的,有專業的,團伙裡面都有一個小頭頭。白天踩好點,晚上出動。近距離走著去,遠距離開車去。盜墓工具備有洛陽鏟,鐵鍁繩子等等,最重要的是對抗公安警察抓捕時,襲警的棍棒,刀具,甚至自制手槍,炸藥。他們每盜一處,都是有計劃安排預謀的。晚上盜墓時,四處有放哨的,甚至把哨位放倒公安派出所門前。只要警車一出動,盜墓賊就能得到消息。有時村民發現去阻止,不是恐嚇就是打傷。如遇警察抓捕,團伙盜墓者手持棍棒刀具,自制手槍,暴力襲警。如陝西,山西各地發生過多起襲警事件,最嚴重的幾起案件是把公安幹警打傷,打殘,甚至開槍。有時盜墓賊團伙與團伙之間為了爭奪盜洞,發生火拼,致人傷殘,死亡,時有發生。


盜墓賊性質非常惡劣,喪心病狂,手段殘忍,情節非常嚴重。這裡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希望各地政府嚴厲打擊販賣地下文物,人人積極舉報盜墓活動,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