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周克平專欄】

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原創作者|周克平(國家開放大學南昌學院副教授,校長傳媒專欄作者)

《紅樓夢》中寫了一個鄉下老太婆劉姥姥,這個老嫗三進賈府,每一進都有情景,亦見心境。

劉姥姥一進賈府,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華貴的賈府,肯定是觀眾止步,閒人免入之地,劉姥姥偏要伸一張老臉進去碰運氣,有棗沒棗打三竿子。“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說不上滿載而歸,也得著了20兩銀子,算是沒有白跑一趟。

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一進賈府,我們看到了劉姥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極為尷尬的表情包,也見識了劉姥姥的敢闖敢幹之心。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帶了一些鄉下的"土特產”,專為感恩而來。二進榮國府的劉姥姥鬧了許多笑話,在府裡撒下不少笑料。這一次劉姥姥無求而來,無欲則剛,腰桿自然粗些直些。

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二進賈府,我們看到了人生經驗豐富的劉姥姥,會說話,善表演,有智慧,更認知了她的知恩圖報之心。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偌大的府院,此時已被抄家,眾人避之唯恐不及。劉姥姥不躲避,而是敢字當先,義字上前,以己之身接近,以己之力接濟。若說前兩次進賈府,劉姥姥親眼見到了賈府的繁華,這一次,劉姥姥親身見證了賈府的衰敗,正所謂“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他樓塌了,她卻沒有加入牆倒眾人推的隊伍,而是傾力相助,到監獄探望鳳姐、寶玉,變賣田地房產,湊足500兩銀子,從老鴇手上贖回鳳姐的女兒巧姐。

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三進賈府,劉姥姥施展的一系列急救府中人的動作,讓我們看到了劉姥姥的患難真情,見證了劉姥姥的擔當之心。

劉姥姥沒在學堂飽讀,只在社會走讀,她身上閃現出的敢闖之心,感恩之心,擔當之心,令許多讀書人汗顏。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神仙書。他們生在人間,不讀人間書,不是神仙,倒讀神仙書,理論實踐兩張皮,眼高手低,書本里左右逢源,現實中捉襟見肘。

不少人花了大力氣,袋在書中,呆在書裡,成了十足的書袋子,書呆子。讀書本是一件好事,讀成了書呆子、書袋中,不是好事成雙,而是好事成傷。

讀書的目的,在於面對世界,認識世界,解決問題,創新創造,與世界友好相處,通過學習,提高能力,提升境界,提煉品性。能力強,不易退縮,敢於擔當;境界高,不亂方寸,視野開闊;品性好,不棄信義,知恩圖報。

面對書本高談闊論,面對世界啞口無言,這樣的人算不得成功人士,頂多算一個成功地讀了幾本書的人。

明代詩人曹學佺撰寫過一副著名的對聯:"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意思是說,講義氣的多半是從事卑賤職業的普通民眾,而有知識的人卻往往做出違背良心、背棄情義的事情。

生活中,許多沒讀書的"劉姥姥”,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做事做人,敢闖,感恩,擔當,令人敬佩。眾多讀了書的男人女人,只會紙上談兵,不諳世事,遇事遇人,懦弱,忘恩,推責,這樣的讀書人,即使讀成了人精,也可能讀輸了人生。

讀書的人生,讀輸了人生,這書也就白讀了。


讀書人,莫讀成了人精,讀輸了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