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古月“堆”

大飛古月“堆”

□ 解中明 解中舉

古月“堆”,在黃營的大飛。古月“堆”其實並不是個堆,而是堤,“堆”是方言,鄉里鄉親從來都是這麼說的。

談起古月堤,首先要從廢黃河講起。廢黃河原是淮河尾閭,是淮河流經入海之河,沿漣水南界東流,經下營向東北流經陳碼、大飛、石尖,從雲梯關(現在響水縣境內)入海。

從宋代年間,黃河南徙奪淮後,泥沙俱下,河床淤墊後,黃河堤屢次決口,給漣水帶來無窮水患。對於黃河奪淮造成的水患,歷朝歷代都有整治。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年間的1415年至清光緒年間的1906年,漣水境內較大整治工程有八十餘次。1934年,自楊莊七套溝疏浚廢黃河,七套溝以下套子口開挖新河,全長185公里,耗費3年時間。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領導人民大興水利建設,開闢蘇北灌溉總渠,建三河閘,大減廢黃河分流負擔,漣水從此水患較少。

大飛築古月堤之年代,據史料記載,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於清河以下至雲梯關開引河以導淮入海,並築雲梯關外堤達一萬八千餘丈。在漣水境內築下營、大飛外堤(後稱月堤),以防黃河堤決、水漫良田。大飛古月堤全長約一千七百餘米,堤基約四十米寬,堤高約四米,低於廢黃河堤二至三米,成月牙形狀,故名月堤。大飛古月堤的修築距今已有三百餘載,大飛百姓在堤上已密佈居家宅舍,植樹護堤,綠化環境,美化家園,繁衍子孫後代,居戶今已百家。宅基地佔月堤北段達八百多米長。對於月堤南段,傳說百姓聽信南訪先生指點,為取平安風水、驅邪避兇,特作陰府亂地,大小墳墓掩埋幾百米長,以鎮壓南方凶神。

新中國成立後,大飛群眾在大隊黨支部帶領下,於1968年開始取土填溝造田,推平古月堤,增添高產良田數百畝。現今,古月堤只剩下群眾常年居住的老屋根基,原貌已完全改變,但是,在大飛人的記憶中,古月堤的樣子和古月堤的傳說還是揮之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