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中,家里有多少钱算是富人?

章大帅7777


如今国民财富80%都在房产上,因此多少钱算是富人,可以用房产来衡量。


由于所在的区域不同,消费水平也差别极大,房子作为当下家庭最大支出项,可以更为真实的体现这种区域差距。


之前财智成功曾经对财务自由做过简单的定义,就是只要在当地能买得起五套商品房,就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至于富人的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只要能买得起三套房子,在当地就算是富人了。


对于小县城来说,如今房子一平米四五千元很正常。有一套没贷款的房子,再有百万存款,这在当地算得上是富人了。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来说,有一套房子,再有两百万元存款,也称得上是富人。


放到一二线城市,有一套房子,再有六七百万元存款,说是富人也没问题。


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一定可以说是富人,但是富人不一定都实现了财务自由。


贫和富是相对的,现在即便是农村家庭一年的消费支出也要过万元,子女读书花费大,可以说家庭收入2万元以下都算是穷人了。


能在40岁之前买下房子,还能存下100万元的,起码要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才行。至于家庭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富人,但是这些人也许还着房贷,维持很高的消费水平,同样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真正的富人,往往已经完成了财富积累,不用再为工作发愁。


前不久招商银行的数据显示,2%的存款者拥有80%的存款。这是一个贫富差距快速拉大的时代。想成为富人,要创业,要投资,甚至要炒作一些东西,普通人靠工资收入是很难成为富人的。


对于我们来说,使用合法的方式努力挣钱没有错,拥有更多财富也是当下社会普通认为的成功。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了亲情、友情、爱情,不要忽视健康,这些才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财智成功


我一直认为富人是很难达到,又是很容易达到的一个状态。

经济上:

我公婆来自西北一个偏远的小镇上,在他们所在的村里,只要家里有一个老房子(平房),在城区里买了一套房子(100平左右,价格大约30万),手上再有个三五万块钱,就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之人了,所以我公婆一直挺自信的,觉得自己家里条件特好。但是这个资产状态换算到我所在的城市里,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呢?

老房子不会拆迁,所以如果自住,就属于刚需。如果用来当成农家小院,开发旅游资源,倒是可能有发展前景,会带来一定的收益,没有出售可能。30万的房子呢,目前价值仍然是30万,并无增长的实质,十八线小城市也几乎无增值的空间。根据目前的房价,大概可以买6平方,一个紧凑型小三房的书房大小,这个数字不多不少。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拥有30万可以考虑去最远的一个区里交个单身公寓的首付了。可我公婆已经是50来岁的人,与年轻人相比,财富增长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你想马上成为富人吗?请怀揣30、50万的资金离开一线城市,去往十八线小城市,房价仅有几千元的地方,你的生活幸福感会大大提高,因为房子、车子不再成为阻力。资产不变,你却可以从北京的挣扎在生存线上,一下子成为舒适生活的状态。或者你可以不停地努力积累财富,努力理财投资让资产升值,有一天你也会拥有大多数人都拥有的东西,成为在你所在的城市里,一个物质上的富人。

精神上: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白手起家的人,有太多人通过辛劳打拼为家族攒下了基业,这些人可以称为富人。但是只有物质与精神上都是富有之人,才能称得上贵族。贵族要有财力和权力的支撑,还要有知识和品德的积累。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史记里的这句话,说的是三代才出一个贵族。白手起家意味着他成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他的人脉是有限的。后天十分努力,并且有高人不断指点,成为贵族的人当然也有,但是凤毛鳞角。更多的人,是第一代攒下物质,成为富人,第二代受到良好教育,成为中产,第三代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可能成为贵族,多代人共同努力,整个家族才会变成贵族。

我们举个例子,奥运冠军李小鹏和前奥运冠军的女儿结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奥莉。在他们参加一次综艺活动中,一个镜头是女儿奥莉打哈欠,李小鹏用手捂住自己的嘴的动作告诉奥莉,打哈欠的时候要把嘴巴遮挡一下,这样对别人有礼貌。那时,奥莉才2岁多。这种言传身教会给奥莉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让奥莉出落成一个落落大方的有气质的女性。李小鹏肯定算不上贵族,但是他的女儿奥莉,就有可能是。

现实社会中,想要物质上成为富足之人,你需要从努力干活——拥有少量资产,努力干活—拥有大量资产,转向投资——成为富人过渡。但是精神上想成为富足之人,你需要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身能力,接触层次更高的人——代代相传——方可称得上精神富足。

其实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都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但是有目标,有想法,有执行,有复盘,你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你呢?你在朝着富人的方向前进吗?



璃烟和先生


我算是一个富人

我毕业两年了,现在机关单位工作,每个月领3000+的工资,年底加上绩效,除去一些必要的保险,剩下大概年薪是4w-5w。

那平时的生活费每个月1000左右,交通费200,水电费200,电话费100,还有平时和朋友出去也会花个200-300块,护肤品每个月在200块左右,零零散散算下来,所剩无几了,几乎就是月光族,想出去旅游一趟都觉得吃力。

如果问我,家里有多少钱才算是富人。

在我看来,

买护肤品的时候可以挑最适合自己的,不需要担心价格太昂贵然后选择性价比高的,是富人;

想买一辆保时捷,随时可以刷卡,买自己最喜欢的款式和高配性能,而不是要存十年,二十年花掉自己所有积蓄才买的起一辆十来万的车的,是富人;

买一套房子可以一次付清房款,不用成为几十年房奴,是富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是贫困山区的一些朋友,也许会觉得能吃饱穿暖,可以上学就是很富的人了,如果是有上千万上亿身价的人,也许会觉得生活自由才是最富有的人,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见解,也会有不同的希冀。

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想到自己所面临的生活压力,然后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point: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已经是一个富人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才有后来的故事,不是吗?

欢迎大家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气质花女王


什么是富人?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富人也分为几个阶层。没有其他作者说的那么复杂。现在普遍叫“高净值”人士。

那么何谓高净值人士呢,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的富人呢?

首先,第一阶层,资产达到600万(也有1000万之说)。特别强调这个资产是指除了自住的不动产之外的,可以马上变现的资产类概称。例如股票,基金,理财,债券等马上可以变卖换成现金的资产。特别提到这一点是为了避免某些杠精总说什么北上广深谁家一套房子就值1000万等言论(请问北上广深只有一套自住房子的算我们所谓的富人吗?)他卖了房子住哪里?没准价值1000万的房产,现在还有几百万的贷款,每个月被贷款压的喘不过气。这是富人吗?我们说的是净资产。

其次,如果某些人说他不止有一套房。这个就要具体分析了,现在房子都是“有价无市”,相对变现周期较长,无法划为本次讨论范围。但是你如果有十几套房子也分在哪里。

第三,我们拿亲身感觉来说,我们身边的朋友,让某一个人一周之内能凑齐600-1000万现金的能有几个呢?有些喷子又说了,现在有钱人都在做生意,钱都投到生意里去了,都是钱滚钱。那么这个特殊情况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有的人净资产1个亿,欠银行贷款3个亿,那么他到底算不算富人呢,一定算啊。他手头有流动资金啊,可周转和支配的钱。

所以这个题目要抛除一些特殊样本。讨论的就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有钱人标准”。第一阶层就是600-1000万(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商业银行把私人银行的标准定在600万起步,而五大银行把私人银行定在1000万起步)。这个600-1000万就是指除了自有住房外,可以短期变现的净资产。600-1000万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也在100-150万美元了,即使在美国也算有钱人了。

所以说这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所说的有钱人了。别总听头条里吹牛逼的,中国人普通收入的还是多。中国发展的现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老百姓,普通收入者还是多的。那些所谓我亲戚,我同学,我朋友等有几千万,几个亿的都是帮狗吃屎,替别人吹牛逼的大有人在。也别认为中国人一去国外狂扫货,就是中国人有钱的象征。中国十四亿人口,人口基数这么大,有几个有钱人不奇怪。但是别冲昏头脑认为中国人真有钱了,产生错觉。当然有钱人或者富人是否多,和你身边的圈子有很大关系。你天天和官二代,富二代在一起玩,肯定会产生中国老百姓都富了的错觉。在中国赚3000-5000的大有人在。

所以600-1000万净资产,普通花花,过个小日子还挺舒服的。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眼中的有钱人,富人了。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什么是“高净值人士”,“超高净值人士”

600-1000万。再上一层就是1个小目标了。1个亿,也叫“超高净值人士”。这个阶层就属于很稀少的人中龙凤了。一个亿基本可以让你高枕无忧了,福泽三代了。

再往上就是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人了,马云,马化腾,那才叫“超级富豪”,才叫“财务自由了”。有的人有个千八百万的就敢说自己财务自由了,很可笑。

所以,我们以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评判就是1富人,有钱人,高净值人士600-1000万。2,富翁,超高净值人士,1个亿。3,富豪,财务自由者。

拒统计,中国净资产达到600-1000万的人有120万—140万人了。也就是中国总人口十四亿人里面,平均每1000个人里有1个千万得高净值人士。那也很不错了。你想想你能在1000个人里面排第一也说明你混的不错了是吧。你都不是“百里挑一”的人了。你都是“千里挑一”的人了。所以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买了自住房以后,把自己订的目标在600-1000万净资产。如果此生能达到这个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小目标”,说明你也非常不错了。我们这些老百姓一起努力。我们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只能用我们的眼光,汗水去努力加油。但是这个社会攒到100要靠辛勤劳动努力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从100万-1000万,或者从1000万-1个亿,就需要靠你的眼光,平台,和你的运气了。


GARY804


富人的标准,是要依据社会环境来做的。你不能拿八九十年代的标准套2019年,也不能拿现在的标准去套1988年。富人在社会中算一个阶层,既然是富人阶层,那么始终就是有个比例。在中国古代,统计富户,有说是本地人口,财富前十分之一的,也有按前五分之一的。现在亦是如此,在国家统计中,“较高收入”即是收入前10%到前20%的人口收入,而“最高收入”,是收入能排全体的前十分之一。

然而,中国太大了,这样一刀切的分法,不能完全体现“富人”这个概念。譬如某小哥在北京月入8000元,年入达到了96000元,妥妥的“最高收入户”,然而他真算“富”吗?不见得,他没什么优越感。再比如某人在普通县里乡下的农村,月入8000元,那他就很有优越感。所以,我们可以按照本地经济情况,来进行富户的划分。

如何计算自己的月入属于什么级别?

房租反应的是经济密集度,吸引人才的强度(房价则不行),人又是社会动物,居住在某处,恰恰需要用某处的经济来衡量其富庶感。

  • 所住区域方圆五里内每平米每月平均房租×100=该区域底层

譬如A在省城工作,所住区域附近,每月每平米房租是40元左右,用这个数目乘以100,即是这片区域底层人民的普遍工资,即4000元左右。B在北京租了个28平米的房子,每月得交2800元房租,那么他每月每平米的房租为100元,则他所在片区,月入1万也属于大众底层,没什么优越感。C在村头住,新买的房子很难租出去,即便租出去,也是100平的月租800块的水平,那么该村大众底层收入800块。

  • 你所住区域方圆五里内每平米平均房租×200=该区域中产阶层

我们还是举同样的例子,A所在区域有人月入8000,那么他就是妥妥的中产阶级。B所在区域有人月入2万,就有相当的优越感。C所在村里,月入1600,算是很好了。中产阶级生活上较好,心理上有优越感。

  • 你所住区域方圆五里内每平米平均房租×300=较高收入

<strong>同样,A所在区域某人月入一万二,那就是众人艳羡的收入了,“相当可以”。B所在区域某人月入三万,年薪三十六万,也是较高收入。C所在村里,有人月入2400元,算很好了。C如果想要变富裕,该怎么办呢?跑到A或者B所在区域去找个活,干完拿回家去,妥妥的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 你所住区域方圆五里内每平米平均房租×500=顶层月入

同上,A所在区域某人月入两万,已经属于最高收入。B所在区域(大略为五环外)某人月入五万,在人群中必属前十分之一。C所在村里有人月入4000,当属顶尖收入。当然了,前十分之一这个范围太大了,前百分之一的月入比前十分之一的月入,要高好几倍,那些人就是富豪、土豪了。

有多少钱算富人?

根据国家对富人为人口资产前十分之一者这一定义,在中国要做富人,资产应该达到当地年收入众数的30倍。比方说,某城居民的年收入多数为5万元,那么如果某人拥有150万元资产,那就算富户了。

<strong>


豆子人民艺术家


前几年报道过这样一个真事

有名没姓保护隐私嘛

这个年轻人男买了彩票

🀄️大奖400万元

他是一个乡下青年

🀄️大奖以后就开始模仿

有钱人的生活

奇怪吧他已经是有钱人了

可他的做法仍然是个普通人思维

投资实体 朋友有困难就借钱给朋友

买豪华汽车不提品牌免得广告之嫌

吃餐厅喝好酒也不报品牌名字了

没三年兜里蹦子儿没有了

他说他以为这钱花不完哪!

居然现在比🀄️大奖之前还穷

过去穷不欠债

现在富了又穷还一屁股债!

你说什么是富人?

其实有的企业家只是号称企业家

企业家也有倒闭变普通人的

世界就是奇妙

穷和富老开玩笑!




福筱航


很多人都习惯性把富人和有钱人弄乱。

其实,有钱人包括富人,同时也包括高收入阶层。而高收入阶层未必比富人穷,严格来说,只是两者的赚钱姿势不一样。


先来聊聊收入方面的差异

首先就是咱们这样的普通人,也叫普通收入阶层,大概占社会比例的79%左右。

高一点的叫做中产阶级,他们可以占到社会比例的15%。

在高一点是高收入阶层,大概占到社会比例的5%。

更高的自然就是富人阶层,大概占到社会比例的1%。

而我们只需要知道什么是中产阶级,大概就能明白普通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

很多人说只要个人年收入达到8-50万之间的,就算是中产阶级。

这个数字是没错的,但必须要有前提条件。8-50万之间的收入,不是指一个人的纯收入,而是指一个人用于追求生活品质的可支配收入。

如果你一年赚9万,保险、房贷、车贷、基本生活需求等等都算进去,每年能存下多少钱?恐怕也就是两、三万吧,最多也就是五万,那就是还不够。

而只有抛出去这些钱之后,并且不需要为将来打算,比如攒钱买房、攒钱买车、攒钱娶媳妇,这些条件都已经算在已支配收入里面,每年还能有8-50万用于享受生活,那你就是中产阶级。

反之,同样的条件在低于8万的情况下,那就是普通收入阶层,在高于50万的情况下,就属于高收入阶层。

这时候会有人好奇,富人又是什么样呢?

首先,富人一定能达到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但是,富人赚钱的方式和高收入阶层不一样。

达到高收入阶层的,大部分是企业高管,杰出的自由职业者,比如作家、音乐家,另外还有娱乐圈的明星等等。

这些人都需要依靠工作来赚钱。

而富人不一样,富人是不需要工作的,他们是通过投资来赚钱。

或者大家可以这样来理解,有一家公司,每年营收1000万,10个股东,只有一个董事长在干活,他的纯收益里面就会有一部分是工作收益,另一部分是投资收益,那他是一个双重身份的人。

而另外9个股东,每年拿到几十万的分红,但平时什么都不用做,这就是投资收益。

万一出了点什么问题,把股东叫来开个会,他们只需要做决定就好了。

另外大家要注意点,普通收入阶层和中产阶级可能会受到城市规模的影响,但是,富人和高收入阶层基本都是各地差不多。

比如王健林是首富,但他也是大连首富。马云也做过首富,但他也是杭州首富。

再来聊聊资产方面的差异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人有没有钱,看的是净资产。

个人净资产的意思是钱是完全归个人所有的,可以自由支配的。

很多人说,我手里有100万,那算不算有钱人?亲,别忘了你还有200万房贷没还完呢。

这个时候咱们最好还是按照中产阶级来界定,因为界定了中产,就得到了普通收入和高收入阶层的大概状况。

刚才说到,中产阶级必须要达到专用于提升生活质量的一定基数才能实现。

所以,就必须拟定为中产阶级已经具有一定的资产,也就是说,得有房、有车,子女教育的基金已经存够了,养老的保障已经存够了,确保有足额的医疗保险,如果没有,也得存一部分钱做预备。

而按照现在的普遍房价来看,如果是县城中产阶级的净资产最低也得在百万以上了,还得保证除去生活开支等费用,剩余的生活质量消费最低在8万,也就是说:一个县城生活的人,什么都有了,在拥有100净资产的情况下,年收入得在15万以上才能叫中产。

地级市的房价差异挺大,四线城市意味着得有200万以上的净资产,三线则至少300万净资产,二线城市就要400万净资产了,一线城市则至少需要500万净资产。

比较悲惨的是,这些钱主要体现在房价上,反观发达国家,珠宝、古董、艺术品、有色金属会占比较大的比重。

而收入当然也是阶梯性质的,县城15万,四线至少也得15万,毕竟消费差不多,三线可能就要18万了,生活成本在提升,二线至少要20万,一线大概20万也差不多了,一二线除了房价之外,其他消费也都差不多。

反正,低于这个数字的,自己衡量一下所在城市的水平,大概就知道自己是中产还是普通收入阶层了。

然后再往高了算,中产阶级的两极差异最多是5倍,所以,以上数字乘以5就行。

县城净资产500万,收入75万;四线净资产1000万;收入75万;三线净资产1500万,收入90万;二线净资产2000万,收入100万;一线净资产2500万,收入100万。

当然,各地还会有细小的差异,毕竟很多二线城市看起来经济状况差不多,但是收入和消费那可是天壤之别。

所以,只要在符合城市标准的基础上,大概比这个数字高,就基本进入高收入阶层或是富人阶层了。

当然, 这也只是门槛,正所谓天外有人,人外还有人,总有些巨富的存在,有些传统企业不上市的老板,未必就比马云穷。

也就是说,进了门槛,无非是到了金字塔的顶部,但是还没有到顶尖。


总体来说,社会收入一般都是用三个阶层来划分,富人和高收入阶层属于同一等级,至于那些总结出七八个等级的人,可能是不知道信息调查和筛选的难度多大,张嘴就敢说。结果没有事实根据,说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不得不说,自从市场经济开展以来,社会财富基本都在那6%的富人和高收入阶层手里,这也是全世界普遍的状况。

所以,想要成功,必须得一个个槛儿跨过去才行,单纯努力提高收入基数是没用的。


小言詹詹


=^_^=其实我们都知道:相对于北上广深的人来说,遍大街的有房人身价都在千万以上!而不管是一般的打工者还是那些白领精英们穷其一生都在为着房子而奔波忙碌,而当我们有了房子之后再来说钱的多少相对而言比较靠谱一些!

=^_^=所以个人觉得,当你有了房子且不欠外债的情况之下,手里有个几十万的流动资金基本上就算得上是有钱人了;而在你没有房子的情况之下,就算是你手里头有个几百万的现金也仅仅够缴纳一个房子的按揭而也,若你还觉得自己是有钱人的话那才叫做一个悲哀那!再说了,你觉过有钱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吗?

=^_^=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的难题还真的只是房子的问题,当我们把房子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仿佛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前提还是你不得有重病在身,相对于天价的医疗费用来说,那也是可以和房子相提并论的一个话题。所以说有钱人的前提不仅得有房而且还得没有病才行!


Wang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很难定义。

因为国人的贫富差距实在太大,在很多小县城觉得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过20万,几乎可以做到衣食无忧,所以在她们看来这就是富人。

但是20万先不说别人,现在我未婚,年收入差不多30,但是还是感觉很穷,真做不到随心所欲。

再说说二线城市三口之间年收入30-40也真够勉强,面临房贷,车贷,中等生活质量的消费,孩子,社交等等不能说拮据,也少不多剩不了多少。那他们敢说自己是富人?

一线就不说了除了年入还要相当的资产才有资格论中产还是富人。

那咱们就说下富人的入门条件

总结一下:

四线及一下:年入30万以上(前提有固定资产),勉强做到衣食无忧,算是小富

三线: 年入50以上(在三线城市有固资),算入门

二线: 年入70以上(在二线城市有固资),算入门

一线: 年入100以上(在一线城市有固资),算入门。


海外研究院


富人一定是有钱人,而有钱人不一定是富人。

拆迁户,彩票中大奖者只是有钱人

拆迁户和彩票中大奖者只是一时有了很多钱,他们买房、买车、买奢侈品,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随之提升,自身能力也没有随之提高,而且有可能只是一次性的挣钱行为。

他们只是某次机遇使身外的金钱比较多而已,与自身内在的能力和知识并没有关系,无论他们有多少金钱也只能算是有钱人,不能算是富人。

有知识,有技能,有能力,能持续带来财富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有持续挣钱能力的人,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大;他们能不断地积累财富,并对下一代产生好的影响;他们对金钱、对时间的理解与有钱人不同,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与有钱人不一样,他们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始终有能力不断地调整方向,跟上时代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