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要平定“安史之乱”了,为何60万唐军被一阵“狂风”吹散?

用户68736148


我谈谈我的看法。

题主问的应该是乾元二年(759)滏水之战(又称安阳河之战)。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

一、围困邺城

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派出九节度使共20多万兵力(对外号称60万)向安庆绪所部发动进攻。九节度使具体为:

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

其实,从上述九节度使的名单可以看出,唐军虽然有20多万人,但是,里面真正能战的,只有郭子仪、李嗣业、李光弼等军而已,其余各军,多为安史之乱后临时组建,遥壮声势尚可,正面与安史叛军硬抗就不行了。

刚开始,唐军打得还不错,渡黄河北上以后,先攻克获嘉,然后攻克卫州,并击败前来增援卫州的安庆绪叛军,然后唐军追击到邺城,在愁思冈再次击败安庆绪叛军,前后斩首三万级,捕虏千人,唐军乘胜包围邺城。安庆绪只能向河北北部的史思明求救。

围城之后,唐军还引漳水灌邺城,围困至乾元二年(759)春天,邺城粮尽,已经眼看要攻下来了。不过这段时间,唐军也有一个重大损失,此前与安史叛军作战屡立战功的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中流矢,不幸阵亡。

就在此时,史思明率军南下,增援安庆绪。

二、史思明增援

当时,史思明的总兵力约为13万人,当然,这里面也有充数壮声势的,后来与唐军决战时,史思明出动的是精兵5万,可见,这13万叛军,大部分也是遥壮声势的,史思明的基本兵力大约也就5万人。

史思明南下后,先是与唐军对峙,并不断派兵袭扰唐军,打击唐军运粮通道。而唐军则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唐军虽然集中了九节度使、20多万军队,但是却没有设置总指挥官,而是派了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无统帅之才,再加上并不是名正言顺的主帅,因此,唐军九节度使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统一部署,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唐军对史思明的袭扰无可奈何。

时间一长后,唐军粮草将近,只能出兵与史思明决战,是为滏水之战(安阳河之战)。

三、滏水之战(安阳河之战)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主力号称60万(实际上也就20多万),陈兵于安阳河以北,与史思明5万叛军决战。

唐军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等四节度使的军队在第一线,郭子仪的朔方军等布置在其后。

刚开始,唐军与史思明叛军交战不相上下,此时忽然刮起一阵妖风,“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资治通鉴》),于是,唐军与史思明叛军都发生了溃乱,唐军往南跑,史思明往北跑,一场决战,就以这样的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

实际上,滏水之战,就战斗本身而言,唐军说不上大败,损失也不大,史思明也没占到太大便宜,刮了妖风以后,史思明并未乘机追击,而是也撤退了,半年以后,直到当年九月,史思明才再次南下。可见,滏水之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唐军惨败,史思明大胜,这次所谓的决战,实际上是不分胜负。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此后平叛局势发生了逆转呢?唐军由进攻再次转为防御了呢?

我认为,主要是唐军内部固有问题以及唐朝战后处置失当。

四、唐军转入防御的原因

(一)唐军内部固有问题

这里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1、朔方军与河东军的矛盾

唐军河西陇右军于至德元年(756)六月在灵宝之战中全军覆没后,唐军的平叛主力,主要就是朔方军和河东军了,但是很可惜,两军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朔方军代表人物郭子仪与曾经担任朔方节度使的安思顺关系比较密切,河东军代表人物李光弼与曾经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关系比较密切。而哥舒翰与安思顺关系很不好,安史之乱后,哥舒翰趁机陷害安思顺,当时朝廷正在重用哥舒翰,最终杀掉了安思顺。受此影响,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关系也存在芥蒂,杜牧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新唐书》新罗传也有引用。当然,二人关系尚不至于势如水火,但是毕竟不是很融洽。

如在平时,情况明朗的时候,可能影响还不大,但是滏水之战时,突然刮起大风,一时情况不明,这种影响就显现出来了,唐军互相之间不信任,最终出现大溃逃。

2、朔方军内部矛盾

主要指的是唐军主力之一朔方军的内部矛盾,那就是蕃汉将领之间矛盾重重。朔方军有大量蕃将,例如仆固怀恩、李怀光等人。安史之乱发生后,汉将与蕃将之间的不信任感和矛盾明显增加。据《通鉴考异》记载,滏水之战的时候,出现了吴思礼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邠志曰:

史思明自称燕王。牙前兵马使吴思礼曰:“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因目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怀恩色变,阴恨之。三月六日,史思明轻兵抵相州,郭公率诸军御之,战于万金驿。贼分马军并滏而西,郭公使仆固怀恩以蕃、浑马军邀击,破之。还遇吴思礼于阵,射杀之,呼曰:“吴思礼阵没。”其夕,收军,郭公疑怀恩为变,逐脱身先去。诸军相继溃于城下。

据此看,当时,趁着刮大风,情况晦暗不明,仆固怀恩趁机杀掉了对自己有偏见的汉将吴思礼,并因此导致郭子仪怀疑仆固怀恩有变,被迫先走,导致了朔方军的溃散。

可见,当时唐军主力朔方军和河东军之间、以及朔方军内部,都存在极大的矛盾。

(二)唐朝战后处置

上述矛盾,虽然严重,但毕竟存在已久,如果唐朝处置得当,应该还可以挽回。我认为,当时的办法,不外乎尽力安抚蕃汉将领,厚加赏赐,一切等到平定了安史之乱再说。

但是,朝廷并没有这么做,没这么做也就罢了,维持原状也行呀。可朝廷连出昏招,同时毁了朔方军和河东军:

1、分裂朔方军

乾元二年(759)六月,朝廷将朔方节度使拆分为朔方和邠宁两个节度使,从而削弱了朔方军的兵力。

2、用李光弼代替郭子仪

滏水之战,郭子仪确实有自己的问题,但是,郭子仪在朔方军时间很久,蕃汉诸将都很拥护,如果能让郭子仪继续留在朔方军,朔方军整体战力将会得以保全,史思明也就未必敢南下。但是,朝廷在乾元二年(759)七月,朝廷让李光弼取代郭子仪担任朔方节度使,此举同时毁了朔方军和河东军。

对于朔方军,蕃汉诸将都是不欢迎李光弼的,李光弼为了立威,杀掉了左厢兵马使张用济,要知道,滏水之战后,首先提出据守河阳的就是张用济,可见此人是有水平和能力的。李光弼杀掉张用济后,朔方军很可能出现了大规模逃亡现象。三月滏水之战后,朔方军尚有数万之众,但是,等到当年九月史思明再次南下的时候,经过半年整补的朔方军居然只剩二万人,胡三省因此推测,当时应该有大量朔方军将士逃亡。

对于河东军,李光弼在河东军多年,是河东军的灵魂人物,他走后,王思礼接任河东节度使,王思礼此人,治军很不错,后勤搞得也非常好,但是,领兵打仗的能力一般。他接任河东军以后,河东军的表现与李光弼时期相比下降很大。

试想,假如仍然维持郭子仪和李光弼原来的任命,且不说史思明很可能不敢贸然南下,就算史思明再次南下,郭子仪率领朔方军在河阳抵挡住史思明,李光弼率领河东军趁机东出河北,袭击史思明后路,情况会好很多。

以上是我对滏水之战的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详侃历史


这一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邺城之战,这一战后,实际上唐军已经没有在战场上消灭河东军阀的实力了。

邺城之战的背景:

邺城之战,实际是三方的斗智斗勇,唐军在邺城围住了安庆绪军,史思明尽管和安庆绪有矛盾,但还是自魏州率兵前来救援。按照一般的战术,安庆绪在邺城实际上只有防守的能力,并不足畏,应该围城打援,以击败史思明军为主要战略目的。但唐军虽然围住邺城,虽然兵力强大,但各军由九个节度使分别统御,本身却没有一个总指挥,基本是各自为战,由鱼朝恩一个太监代表皇帝作为总监军统一管理,确认了以防御史思明,不惜代价攻破邺城捉拿安庆绪的战略。

其实这个时候邺城内部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但城中想投降的人都不知道该找谁报告,还有个黑色幽默就是因为积水太深都出不了城,双方不得已在城内外苦战,唐军大将李嗣业还在一次攻城战中战死,死的毫无价值。

史思明在这一战中体现了一个军事家的卓越素质,他兵力不强,但将自己的精锐骑兵分为若干组,装作唐军不断去袭击唐军的粮道,在邺城之战前,唐军在军粮上已经遭遇了很大的损失,60万的军队已经出现了缺粮的迹象,导致军心不稳。

邺城之战的过程:

决战在公元759年3月展开,史思明带精兵5万奇袭,唐军有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军先行出战,这个时候双方还杀得难解难分,但鲁炅中箭后导致唐军局势稍有不利。正当郭子仪准备将后军投入战斗,一举制胜之时,突然起大风,天昏地暗,狂沙吹起树木急袭而来,人在咫尺之间都分不清敌友,双方都损失惨重。于是唐军向南逃,史思明军向北逃,但唐军人数太多,前军溃退直接冲向了中军和后军,导致了不可控制的溃败,这跟淝水之战是何其相似!!!

邺城之战的后果:

这一战,唐军战马万匹,仅剩三千,甲仗十万,粮食七万石全部损失殆尽,失败的军队为活命甚至沿路抢劫,兵不如匪,已无力再战。最后史思明独得大功,顺手还灭了安庆绪,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虽然两年后史思明死于其子史朝义之手,史朝义自杀后,却还是留下河朔三镇这个巨大祸患,根本不受中央控制,直到唐朝灭亡都无法收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邺城之战的失败,在于唐军没有统一的指挥,战略失误,而史思明虽然是叛军,但其军事艺术其实是值得赞赏的,而且同样是遇到意外情况,损失要少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