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甄宝玉家的二姑娘嫁给了谁?

润杨阆苑


《红楼梦》中的甄家贾家是互相影射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家和原型曹家曹寅为江宁织造的家在江南是始终对应的,而贾家在京城长安,甄家和贾家都有一个宝玉,原型就是倾家破产后曹雪芹,“甄家二姑娘”在贾母口中有详细的评价,她会是谁呢?其庐山真面目都在贾母的线索里。



有一天忽然有四个甄家的女人,来贾府拜见,并送上礼单。四人向贾母道:“昨日进的京,今日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去了。故令女人们先来请安,问候姑娘们。”在与贾母闲聊中又透露:“今年是奉旨进京的……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

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通过贾母的谈话,可知甄家大姑娘、二姑娘都嫁到京城来了,而且和贾府有来往。

贾母说甄家二姑娘“不自尊自大”,言下之意甄家二姑娘地位比贾府高,也就是说甄家二姑娘比大姑娘嫁得更好、人品也更好,倚仗夫家尊贵可以“自尊自大”而没有“自尊自大”了。贾府和甄家大姑娘、二姑娘夫家都是“世交”、“老亲”。

这里要探究一下“老亲”,甄府“奉旨进见”事因“老太妃欠安”,原型中贾寅就是贾母丈夫贾代善,其母是皇帝的奶妈,估计那个“老太妃”就是皇帝的生母,是甄家也是贾家的“靠山”,元春能封贤德妃也是她起的作用,那甄二姑娘夫家与贾府的关系也蒙上这层“老亲”了。



老太妃不久就薨逝了,“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赦谕天下,凡有爵人家,一年内不得宴席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早饭、晚二祭完毕,方出至下处一所家庙中歇息,贾母等在东院,北静王在西院,太妃少妃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用过晚饭方回家。

本来北静王府属“王亲”要比贾家为“公家”地位要高,东院应比西院尊贵,由于贾母先拣东院,北静王为了“互相照应”才紧跟来住西院的,无所谓府第尊卑,因贾母与老太妃关系密切些,就是尊重贾母而己。作为长辈、有经验又是一品诰命夫人的贾母,对年轻的北静少妃自然以“照应”了。这正与贾母素来予甄家二姑娘“照看”对上号,甄家二姑娘为北静少妃已呼之欲出了。

老太妃去逝后,甄家靠山倒了面临危机,贾家还有贾妃。贾母八十大寿,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夫人都来贺寿,临近结束,大家都已散去,唯南安王太妃和北静王妃留了下来,南安王太妃主要留下来看探春等姑娘们,乏了也走了。北静王妃呢还坐了坐才走,为什么最后一个留下来呢?有话要说,她要向贾府求助,来救自己的娘家甄家啊!岂知贾妃元春也是仗着老太妃已自身难保,果然不久甄家就被抄家了!



在《红楼梦》中,有提及与贾府有来往、且地位高于贾府的并不多。根据贾母的线索,甄家二姑娘与贾府来往密切,处处受贾母照看,且夫家地位又比贾府高,所以甄家二姑娘极可能就是北静王妃了。


玲珑随笔


红楼梦五十六回,甄家主母奉旨进京,先遣四个女人来贾家拜见贾母。其间说了一番话,信息量极大。不但透露了宫中老太妃出身,连甄家二姑娘的婆家也隐约透露。



贾母笑问道: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来。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

甄家突然奉旨进京的时间点正是春节过后宫中老太妃生病到薨了之间。甄家母女有资格进宫拜见,显然是去拜见病重的老太妃。足以说明老太妃出身江南甄家。因为病重,想念家人晚辈,皇帝下旨让甄家人进京拜见老太妃。

老太妃以前说过,应该与荣宁二公一代人,是太上皇的长辈,在宫中举足轻重。也是唯一剩下见证过四王八公这一伙开国功臣的功劳的历史见证人。老太妃薨了,对四王八公来说是致命打击,因为皇朝再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功劳。对于现在的皇帝来说,他们不过是一群不听话、尸餐素位的老朽臣子。何况为首的北静王还有不臣之心。



北静王不臣,说过很多次,最突出是违法参加秦可卿葬礼,以及将御赐的鹡鸰香念珠送给贾宝玉,毫不将皇帝放在眼中。作为四王八公中的翘楚领头人,北静王妃极少出场。贾母生日,北静王妃出场的风头全被南安太妃抢去,她对此毫不介意。深究北静王妃出身极可能正是备受贾母推崇的甄家二姑娘。

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得亲密。

贾母对甄家二姑娘推崇备至。显然二姑娘比大姑娘嫁的好。贾母说她不“自尊自大”表明二姑娘的身份要高于贾母。贾母是一品荣国公诰命夫人,能比她还高的,惟有王妃。但四王八公只有北静王还袭王爵,其他都已经降了。南安太妃和贾母一样,都是丈夫的荣耀,儿孙早不是王公。红楼梦出场的王爵只有北静王和忠顺亲王。忠顺王与贾家毫无往来,仅剩北静王与甄家二姑娘年貌相当。甄家三姑娘没出阁,二姑娘再大也大不了两岁。做北静王妃正合适。

而北静王与贾家一直交好,老太妃薨了,与贾母同租院落又以贾母为尊。显然是甄家二姑娘北静王妃自诩晚辈的原因。如此,甄家宫中有老太妃举足轻重,贾家有贾元春贤德妃稳如泰山,北静王拉拢甄家与贾家巩固自身势力,也是水到渠成。这也解释了为何老太妃一薨,贾元春在宫中的日子马上难过,开始有太监过来贾家打秋风死要钱。皆因靠山倒了。

贾家抄检大观园时,江南甄家已经被抄家,也和老太妃薨了密切相关。老太妃一薨,皇帝可以放开手脚对付四王八公。第一个抄了老太妃甄家。再抄贤德妃贾家。最后目标就是对付甄家二姑娘所嫁的北静王。抄了甄家和贾家,北静王彻底失去两个臂膀。最后下场可想而知。皇帝霹雳手段干掉四王八公这群不听话的老臣,清除了皇朝的一个毒瘤,轻车上阵,历史的兴衰开始另一个轮回。红楼梦的故事有始有终,兴亡自然交替。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脂砚斋批了:保龄候史公之后,房分共二十,都中现住十房,原籍十房;宁荣二国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在原籍十二房;都太尉统治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其余都在原籍;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內务府银行商,共八房分。

从这段话我们知道,薛公之后八房都在金陵,只薛蟠一家因宝钗选秀和薛蟠打死冯渊来京避难外,三大家族后代都在京城很多房分,包括薛蟠家在京城都有固定房产,生意。王家只两房在京城,那么应该是王夫人的两个兄长王子腾,王子胜了。王家祖上专管接待外国使节,所以王熙凤的屋里才有很贵重的“玻璃炕屏”。

你说的问题,四大家族既然在京城还有这么多分支,那么他们肯定常来常往,你看史湘云动不动就来贾府史老太君这里住几天。她小时候还因父母双亡被贾母接到贾府养了几年,由贾母屋里的花袭人侍奉着。所以湘云和袭人感情很深。再说“甄家二姑娘和贾府常来往”的事,甄家和贾家既然是老亲,按照古代亲上加亲的理念,他们两家可能联姻,但既然说“常走动”,那就不是一家人,也不可能从金陵往这里来走动,太远了嘛。那甄家的二姑娘可能嫁给了其他二个家族里的男人,不是贾家,也不是薛家。因薛公八房除薛蟠家外都还在金陵,那么就只有王家和史家了。“老亲”之走动,史太君贾母最老,所以再细分析,就只有嫁给史家在京的十房男丁了。常来和贾母说话续家常很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