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物业服务创新之社区养老

2019年国家税务开始对物业社保进行征收,全国70%的企业对于目前用人市场出现了焦灼,因为当今社会的老龄化日趋严重,45岁以下的中青人群薪资又无法达到甲方和用人单位的薪资标准,所以各种形式的合理避税开始在每家企业尝试,当今老龄化用工、退休职工再就业、农村合作社人员成为行业的主流。对于传统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用工成本在物业费用无法增长的前提下成为了企业一块不小的负担,同行业目前已经在10年前做过产业布局的知名和经营性企业,还能在资源内用多种产业的经营来弥补此项成本带来的不足,彩生活的运营能力远远大于基础的物业管理能力,其他物业类似于万科、龙湖、鑫苑、融创等大型企业也在管理过程中开展了多种经营,但是应收和盈收也得需要创新模式来改变企业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蓝皮书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代中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指出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2015年,中国老年人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城镇老年人口占52.0%;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国际标准占比为7%)。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2012年,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中国人一直在说“养儿防老”,然而对于80、90后来说,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感到有无比的压力。有数据表明,九成80后确定自己在无法兼顾买房结婚养孩子与赡养父母,其中有半数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

二、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模式中传统三世同堂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家庭趋于小型化,加之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据最新调查显示,预计到 2020年,独居老人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将成为老年人中的“主力军”。

三、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养老问题突出。

北京大学袁方教授认为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方努力需国家、社会和家庭相互结合。如今的家庭结构模式大多数为传统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夫妻双方,一个孩子,意味着两个子女要承担赡养四个老人的义务,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养老负担,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家庭养老功能也在弱化,老年人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去往经济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发展,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严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国的养老问题遇到瓶颈。

四、人口老龄化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文化自古推崇孝道,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浓重的尊老思想。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人口日渐增多,而青壮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赡养、关怀老人方面普遍存在着力不从心的情况;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形成普遍的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导致养老从以往的“用心”逐渐转变为“用钱”模式,传统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逐渐转变为用物质、金钱供养老人的思想。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我国传统文化中“孝”的精髓与经济资源挂钩,导致我国5000 年的“孝道”文化逐渐歪曲、遭受极大的挑战。

五、如何在社区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对老年人医学人文关怀,2015年2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外,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许可程序,减轻办事负担。

1、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下降,多数老年人深受疾病的困扰,因此,医疗保障对于老年人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医疗福利保障,降低药品价格,让老年人看得起病;另一方面,对老年患者要更有耐心。老年患者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病,不仅治愈率低,而且病程长,经常会伴有功能性方面的问题,所以更需要医护人员长期的医疗照护。同时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不但要为其提供医疗技术的指导,更要为其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真正去关怀关爱老年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医疗机构人员更需要加强对老年群体健康知识的宣传,以老年群体常见病为主要内容,更具针对性向老年群体普及老年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指导。同时积极向老年人讲解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他们的生活行为也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从而加强对老年人医学人文关怀。

2、强化社区物业向居家养老、日间料理转型,做好社区情况的摸底,单独成立护工管理部,和民政局对口培训专业性护工人员,建立社区老人的健康档案,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护理模式。

3、需要和政府民政局和医保办对接,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报销结算等制度;利用老人退休工资进行自我养护,引导老人的消费意识,降低子女的养护压力,同时要和当地民政局、办事处、居委会申请养老陪护金,更好的把费用用在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无法自理的老人护理上。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提供空闲房屋或者一层租赁房屋,开展高级陪护公寓,让物业管理升级成为有情怀的敬老产业,老人幸福了、笑声多了,家庭对于子女的各方面压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释缓,社区和谐度升温、物业服务升级后也会带来更好的社会美誉度和良好的业主满意度。

4、更好的将互联网+用于居家养老的过程中,提升物业管理软件的自主研发功能,对于服务的规范流程、护工的护理流程、护理过程中的所需环节、饮食、按时吃药、洗澡、按摩等等,甚至于要把时间体现的非常清晰,每个单项都要有软件上的详细标注功能,类似于饮食结构(需要膳食的定位)等等。

5、利用互联网的功能,逐步完善智慧护理的附产品嫁接,根据护理老人的不同,物业要设置各类护理用品的平台上购置功能,大到康复设备小到一支棉签都要有护理产品的导入,而且在软件设计上要人性化,老人更需要演示类介绍,而不是文字介绍,譬如说轮椅的选择上,从高端舒适的手操版电动到最普通版的轮椅都要涉及到。

6、发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治疗和理疗,降低老人服用西医的频率,用膳食护理调养老人的身体,平台要增加对于根据老人身体情况配置的料理饮食包(当然需要有卫健委批准)。同时根据老人护理情况准备的各类健身操。

7、根据社区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开启康复练习区,社区老人术后或者一些其他疾病,护工可以根据需求在网上协助进行预约,护理过程中按照医生指导意见由护工及家属辅助性康复训练。

8、运用互联网手段建设“智慧养生平台”,可为本小区业主提供:配合健康管理师功能完成会员的健康检测、评估及干预的闭环管理;居家养老;病患护理;防走失定位;健康主题讲座;健康养生旅游活动的组织等服务。

六、增加社区服务项目类别,让物业服务升级

服务项目:

家庭助急、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行(购)“六助服务”、康复护理、理疗保健、医疗救治、健康体检、精神慰藉、临终关怀、营养配餐、食疗药膳、生活娱乐、旅游等服务;

服务特色:

1、提供“家、养、旅、医、康、护”,覆盖全社区,集家庭服务、养生、康养旅游、医疗康复、护理、健康体检、精神慰藉、紧急救援于一体的全新养老模式,让老人享受新型的养老方式;

2、利用社区房屋租赁,提供宾馆式居住、园林般休闲、医院级护理、儿女般照顾,让老人享受更有尊严的养老生活;

3、开展丰富的老年娱乐活动、新颖的老年手工制作、特色的老年康养旅游,让老人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4、服务+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平台,打造社区养老新模式;

5、定期给每一位老人做心里状态研究性的问卷调查,老年人孤单,封闭,需要有人来打开他们的内心,明白他们的心理后,根据不同人不同的需要,引导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孤独是老人最大的健康天敌。

传统物业服务模式除了基础管理的四保外,我们虽然都在致力于打造O2O、打造互联网平台销售、打造社区资源市场的挖掘,但是还是会因为种种服务不到位造成项目遗失,造成因为服务不对等服务费追缴不到位、造成经营不善出现的经营危机,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和各种养老措施的实施,我们不但会增加社区服务的美誉度、满意度,还会提升社区的各项收益比例,对于企业自身和所管理的社区本身都会增加业主与企业的互动氛围。我们是孝文化的践行者,可以成为致力于打造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传统孝道文化的教育示范社区,通过孝道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让老人晚年生活充满阳光,带动区域城市积极响应行孝尽孝之风,助推了和谐社会建设,更重要的是让中华美德的孝文化情怀成为物业行业的另外一种服务模式的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