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怎么调酸?每一百平方米多少斤比较好?

田俊超白


水稻苗床怎么调酸?每一百平方米多少斤比较好?

水稻苗床育秧之前,苗床土的处理中调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苗床土的PH值调整到4.5-5.5之间。这个PH区间,是最适合水稻秧苗生长的酸性环境,也是对立枯病病菌的活动和繁殖抑制的比较有效的酸性区间。所以,在苗床育秧的过程中,床土调酸以及后期的苗床调酸是必须的。那么,怎么调酸呢?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还是需要看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的调整,比如我们黑龙江农垦东部地区,普遍都是弱酸性土壤,使用的调酸剂要少一些;而对于大庆、齐齐哈尔以及吉林的白城、松原这些盐碱地地区来说,使用的调酸剂的量就要多一些才能达到目标中的调酸效果。

我们黑龙江农垦现在普遍的做法就是使用壮秧剂在搭配固体酸或者液体酸进行调酸。壮秧剂中除了含有秧苗生长所需的养分之外,还有调酸剂。一般来说,360平方米的苗床大概需要3-4袋就能达到调整苗床土的PH值至4.5-5.5的目的。但是因为播种前需要浇2-3次透水,可能造成酸性的流失,所以很多的农户都是使用壮秧剂与固体酸或者液体酸搭配调酸的做法,效果还是比较突出的。而且,因为我们黑龙江农垦东部地区都是弱酸性的土壤,所需的调酸剂不多,对成本的增加很有限。

而对于那些盐碱性土质的地区来说,就要麻烦许多。苗床土的养分补充很容易,难得是调酸,这个成本比较高。单凭壮秧剂中的调酸剂是达不到调整土壤至4.4-5.5之间的,必须依靠固体或者液体的调酸剂,以我们使用1kg/盒的固体硫酸来说,我们农垦大概1盒/棚就可以了,但是这些地区在使用壮秧剂的前提下可能还需要4-5盒的固体硫酸才能达到调整苗床土PH值的目的。而且,在出苗后还需要进行2-3次的调酸,才能满足苗床育秧期间床土的PH在4.5-5.5之间的要求。

因此,苗床调酸需要的消耗酸的量是不固定的,需要看您所在地区的土质来进行调整。而且, 过度的调酸对秧苗的生长也是有不利影响的。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幼苗适宜在土壤pH4.5~5.5的偏酸性条件下生长,pH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幼苗生长.调酸使水稻根系、茎宽等主要指标达到理想状态,不仅促进了壮秧,还具有抑制苗期立枯病的作用。

盐碱重的主张三个方面调酸,把整个秧苗生长期环境调整到最适宜程度:

一是营养土调酸至PH5左右;

二是置床调酸(100平方米用浓硫酸500ml,稀释后浇匀即可);

三是苗期调酸(在一叶一心后视床土情况分次喷稀释成3000倍左右的酸化水,注意洗苗)。

方法:

(1)100平方米(本田1公顷)98%浓硫酸3公斤倒入300公斤水中,在摆盘播种前一天把配好的1%浓度硫酸水浇喷在100平方米苗床上。使置床土壤pH值达到4.5~5.5之间。

(2)100平方米(本田1公顷)98%浓硫酸9公斤倒入30公斤水中配成25%左右的酸化水分成浇撒在已筛好的500公斤床土上,闷24小时充分混拌6~8次做成酸化土小样,再与1500公斤过筛土拌均堆好盖严备用


兰花213488541


今天为大家分享水稻旱育壮秧产品解决方案。俗话说“见苗三分喜,苗好八成年”,培育壮苗是后期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在旱育壮秧技术的推广,苗床调酸是放到了育秧技术的首位。原因是水稻是喜酸作物,特别是在苗期,幼苗适宜在土壤PH4.5~5.5的偏酸性条件下生长,pH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幼苗生长,当土壤PH值达到4.5-5.5时,水稻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和秧苗生长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物质较多,秧苗的生理机能旺盛。然而,PH值为7.0时秧苗生理机能较弱。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土壤PH值影响了酶的活性的缘故,因为植物体内酶的最适PH值一般为4.5-6.5,如果偏离了最适PH值,酶的活力就会降低;环境过酸、过碱均能使酶本身变形失去活性,因而水稻秧苗的生长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PH值还影响秧苗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如铁元素是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许多酶的成分,铁能加强酶的活性,叶绿素合成也要有铁的存在,在PH值4-5时,铁容易被吸收,但PH值高过6.0时,铁就是失去了活性,不能被根吸收,这就造成了植株缺铁,结果可能导致秧苗叶片转黄,生长停止,抗逆性减弱,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水稻秧苗容易发生病害,水稻在幼苗时期根系较弱,土壤在弱酸条件下,提高了磷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根系的吸收能力。并且土壤在ph至4.5-5.5之间可以抑制立枯病病菌的活性,降低了致病菌数量及侵染性,从而使水稻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从而提高秧苗群体素质,达到壮苗抗病的目的。然而我们寒地稻作区土壤,达不到水稻秧苗适宜的生长pH值,所以我们通过人为调节土壤ph值,使土壤pH值适宜水稻秧苗生长,培育壮秧。

在旱育壮秧过程中,通过三个时期进行调酸。

第一个时期是置床时调酸,使底床pH值达到4.5-5.5之间,可以保障水稻整个苗期根系处于偏酸土壤中,有利于培育壮苗。在盐碱地区尤为重要,可以防治返碱现象发生,起到压碱作用。 二、是床土调酸:育苗土,是决定PH值的关键,不要盐碱土,不要旱田土,不要用本田土,以上这些土都是不利于育苗的土,使用草炭土,育苗基质土,或者生土,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土育苗。通过混拌壮秧剂,因为壮秧剂里面都含有调酸剂,近几年来为了简化寒地水稻育秧程序,研制出多种水稻育秧壮秧剂,将化控剂、杀菌剂、调酸剂,营养剂等配置在一起,一次性使用达到消毒、调酸、增肥、化控等目的,使用简单根据壮秧剂的使用量进行育苗,使营养土调酸至PH4.5-5。5之间,但是在摆盘装土后,需要浇足底水,浇水前盘内营养土壤可能复合育苗pH值要求,但是不是盐碱地区一般水源PH值在7--8以内,盐碱地区水源PH值在7.5--9左右,个别地区还会高于9以上,壮秧剂酸是固定的,使用量是固定的,如果用高PH值水源浇床,这样一定会使床土PH值高于普通水源灌床,即使使用一般水源浇床,也会稀释土壤中的酸,并且一部分酸会随水流失导致酸度达不到育苗要求,所以拌壮秧剂营养土时适当添加调酸产品,以满足需要,如果是盐碱地区一定要注意额外加入调酸产品。

三、是苗期调酸。在水稻出苗后,土壤中的酸会随着时间、浇水等方面原因流失,导致pH值升高,所以在一叶一心后,检查苗床酸碱度,如有不足,进行调酸。当二叶一心时,水稻离乳期,是水稻易感病时期,由于生育转换,在使用离乳肥、杀菌剂时一定搭配调酸产品,要进行调酸,当酸碱度超过6.0,还要继续调酸。

通过三个时期调酸,把整个水稻苗期生长环境调整到最适宜程度,调酸使水稻根系、茎宽等主要指标达到理想状态,不仅促进了壮秧,还具有防病害的作用。

壮秧剂的含酸量、浇床水源PH值、浇床水量及次数,当地取床土PH值、土壤返碱都会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达不到旱育壮苗需求。所以我们要选择调酸产品斤行补酸。应用各种调酸产品前,首先确定苗床PH值后,在进行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你淋水的量,也是决定你调节PH值的关键。市面上有很多酸类,大致就分为三种:

1、固体酸粉剂的

2、晶体酸速溶颗粒的

3、液体酸,液体生物有机酸

不建议使用强硫酸以及米醋进行调酸。因为强硫酸使用不当,会直接烧死秧苗,甚至造成病害。使用浓硫酸在土壤会产生硫酸钠也就是硝,对水稻秧苗危害更大。使用米醋虽然对水稻不产生危害,但是PH值远远达不到,土壤需要的酸碱度。


皖北小农民


我公司生产固体硅,可根据需求调酸碱度,彻底解决水稻苗床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