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为什么股民却更“难受”了?

上周四个交易日(4月1日至4月4日),A股市场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趋势的力量。“牛市信仰”带来的做多热情,让A股连涨四天。算上3月29日的长阳突破,沪指已经“五连涨”了。

有些提前“下车”的股民,一直在等着“二次上车”的机会。这会儿觉得自己踏空了,心里难受。

不过,你以为,已经上车的股民就很快乐吗?沪指早已超越3129点前高,股价还没超越前高的个股比比皆是。一旦持仓的品种不对路,股民就会体验到什么叫“满仓踏空”,什么是“赚了指数不赚钱”。从这一点来看,已经上车的股民心里也难受。

展望后市,从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看,减税降费给市场带来很强的信心,而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的结果也值得期待。提前“下车”的投资者也不必焦虑,虽然牛市中的“趋势信仰”已经出现,但市场向上运行并不会一步到位。如若出现震荡回调,则是“二次上车”的时机

赚了指数不赚钱

从3月29日到4月4日的五个交易日里,沪指从3000点涨到3246点,涨幅8.4%。真的,连一次像样的回调都没有。

最近导致行情居高不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缺热点”。

比起前段时间市场上那些看不懂的、名字稀奇古怪的热点,最近的热点可以说是戴维斯双击的。特别是涨价概念——实体产品的上涨,带动股票市场的上涨预期。

就像前段时间的猪肉、鸡肉股,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导致肉类食品的消费出现供给缺口。猪肉、鸡肉都成了涨价概念。

最近可以看到的是,江苏泰兴市应急管理局通报,4月3日晚9时许,江苏中丹技术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车间废水储罐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截至当晚9时30分,明火已经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首先是事故导致供给减少,其次是事故之后的安全整治进一步加剧供给减少。两者叠加对于整个化工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为化工股的炒作提供了一个在中期阶段内比较持续的逻辑。

然而,纵观近期A股市场,有些特征值得说道说道。比如热点切换太快,股民跟不上节奏;金融和消费白马领涨,小票却不跟风。一旦持仓的品种不对路,投资者就会体验到什么叫“满仓踏空”。

从3月29日到4月4日的五个交易日里,沪指从3000点涨到3246点,涨幅8.4%。但是,在这五天里,沪深两市近3600家上市公司里面,有3300家公司的股价根本没怎么涨。

资金的摇摆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虽然只有4个交易日,但两市成交金额有3天突破万亿元,短期市场热情进一步释放。


牛市来了,为什么股民却更“难受”了?


从近一周的资金流向来看,券商、银行、家电、保险等板块获得资金大幅流入。尤其是资金对于券商板块的追捧,也表明了对“牛市”行情的认可。

另一方面,我注意到最近楼市回暖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二手房突然火了。扰动市场的是3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数据——

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6051套,环比增加1.4倍,成交量是2018年5月后的最高值;

上海二手住宅网签量为25931套,环比增加142%,创2016年10月以来的新高;

深圳二手住宅成交4551套,环比上升127.9%,成交量为近半年新高。

在A股大涨的时候,资金摇摆分流到股市和房地产,也是一种现实。刷一刷朋友圈,劝你开户的和劝你买卖房产的信息,都很密集。

理性点说,这一波上涨,资金多空反复较量而得,3000点、3100点整数关口都不是一蹴而就。

总结

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暴动”大涨近百点,一时间“流动性宽松预期、短期PMI数据好转、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等乐观预期再次交叠,4月开盘更是“双长阳”突破关键点位,“估值整固调整”的等待,似乎转瞬被“趋势信仰”的做多热情所替代。

全月来看,在上旬市场过度演绎盈利触底的“景气”预期后,4月下旬PMI和PPI等判断盈利的关键指标还会反复,企业盈利尚未真正见底。理性来看,行情想要走得更长更远,则离不开基本面趋势的验证。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更多是牛市驱动逻辑切换的过程,市场可能会有回调和震荡,但在方向上应该积极而为。在震荡中可以关注估值相对历史中位数较远的板块,如钢铁、房地产、商业贸易、有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