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大族人家裡,假如長子去世了,長孫和次子誰的權利更大?

一雙趕腳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讓我突然想到了兩件事,對於古代的大族家裡,也有不同的情況。



趙匡胤也有兒子,但是他卻把王位傳位於兄弟趙匡義,大家都知道“斧聲燭影”的故事,可能歷史真相不可能再還原,我們都是在猜測和推斷,但是通過這件事,還是可以看出次子比長孫的權利要大。


但是,我們又知道朱元璋把自己的皇位傳位於兒子朱允炆,可見孫子在朱元璋的眼裡比次子的權利要大,但是後來兒子朱棣不服,奪取了侄子的皇位,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所以認為,長孫和次子的誰的權利大,主要還是取決於兩點,一是在爺爺眼裡的位置,更喜歡誰更傾向誰,誰的權利就大。二是看次子和長孫誰更強勢一些。如果不能駕馭自己的權利,那麼有權也是形同虛設。


我是焱垚


古代大戶人家可以娶三妻四妾,子嗣眾多,雖然都是親兄弟但不一定是一母所生,古人講究長幼有序,也講究嫡庶之分,無論是繼承還是當家都要按照順序來。


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家族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一定是嫡長子,嫡長子也就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孩子。


正妻就是明媒正娶的第一個合法妻子,正妻所生的孩子是法統以及血緣上最純正、最合乎規範的接班人,在之後進門的都是側室,側室所生的孩子為庶出,較嫡子的身份就差了一層。



長子不一定嫡子,這種情況下長子的死對於家族權利影響不大。


表面上家產分配嫡子和庶子是一樣的均等分配,但實際上嫡長子還是擁有很多優勢特權的,在名位繼承上也是嫡長子優先。


古代大家族的當家人一般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祖宗祠堂也是由嫡長子供奉,如果嫡長子早亡,那就要看嫡長子的兒子也就是嫡長孫是否成年,如果嫡長孫也已成年,那理應繼承嫡長子的所有權利。


至於族長人選可以讓給年紀稍長一點的叔叔來當,畢竟家族事物錯綜複雜,有的大家族還有生意打理,年長一些的人處理起來更加方便。


如果嫡長孫未成年,那麼繼承家業的就由晉升的嫡次子來繼承,所以無論是大家族還是皇室江山,繼承人都必須是長子長孫。


皇室繼承最有名的案例是明太祖朱元璋,長子不幸去世,當長子去世,別人都以為會傳位給第二個兒子,可朱元璋並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卻給了長子的兒子。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王室嚴格遵循嫡長子的繼承製度,當長子去世時,孫子取得了巨大的優勢。



根據明代《大明律》記載,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官員享受世襲罔替有規定:


文武官員如果享受世襲爵位,必須按照繼承順序,首先是嫡長子孫、其次是嫡次子孫、接下來是庶長子孫、最後是弟侄。


也即這裡的承襲順序是先嫡後庶、先長後幼。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於權利的嚮往都是趨之若鶩不擇手段,每一個英年早逝的嫡長子都會引起一波爭奪權利的暗流,有些人會在這變化中看到希望。


有書課堂


問:在古代大族人家裡,假如長子去世了,長孫和次子誰的權力更大?

這裡問的是古代大族人家,也就是士紳階層,說白了就是大家主,大財主,大戶人家,問的不是皇室王侯。

所以回答就繞開皇室王侯,因為皇室王侯都有事實,也用不著我們來回答,朱元璋等皇帝們已替我們回答了。

過去的大戶人家大都是一妻幾妾的,妻生的子為嫡子,妾生的子就是庶子,如果分家,按規矩嫡子庶子應是均等的,如果繼承名位,那就嫡子優先了。

大戶人家的名位一般就是祖宗牌位和族長,祖宗牌位應該都是傳給嫡長子供奉,那麼族長也應由嫡長子繼承。

如果嫡長子先於父親逝去,那就看嫡長孫和嫡次子的年齡了,如果嫡長孫已成家,祖宗牌位就傳給嫡長孫供奉,族長很可能就由年紀大的嫡次子繼承。如果嫡長孫未冠,而嫡次子已成家,因嫡長孫要隨母守節,那祖宗牌位和族長只能由嫡次子繼承。

大戶人家裡的權力也就是處理和解決一些家族中的事情,這就要由年長一些的來承擔。

祖宗牌位和族長於一人,這個人的權力就最大,祖宗牌位和族長分二人,二人同享權力,但族長的權力要大些。

但是不管怎樣,在大戶人家的爺爺故去時,嫡長孫的位置無人可替代,自古就有"頭孫頂一子"的說法,摔老盆和引魂幡心須是嫡長孫的,幼小的都是被人抱著去完成儀式的,嫡次子只能居其第二而去抱靈位。





金蘋果老楊


先確定長孫的概念。這裡有現兩個看法:

第一個觀點:所謂的長孫指的就是老大的兒子!也就是說老大不管多晚結婚,只要是他生的第一個男孩,那就是長孫! 老二的長子不管是比老大的長子大或是小,通通不能算是長孫!

第二個觀點:長孫和長子長孫是兩個概念,大哥的兒子叫長子長孫,兒子不管大小,其年齡大的的孫子為長孫。以前大哥不結婚,二弟是不敢結婚的,但是大哥未生兒子二弟確可以先生兒子。

中國法律長孫的定義是長孫是年齡最大的孫子,不一定是長子的兒子.長孫在法律中沒有特別的權利和義務,和其他同輩孫一樣。

古代對長孫的定義嫡長子是正房所生第一個兒子(一定是正房)地位很高,嫡長子是一個家庭爵位財產土地的主要繼承人,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社會。如周朝,天子的嫡長子繼承皇位,而其他兒子則封為下一極諸侯,諸侯的嫡長子繼承諸侯的爵位,其他兒子則封為士,依此類推,很嚴格的等級制度,直至平民。 嫡長孫是嫡長子的嫡長子,最大的兒子的最大的兒子不一定是嫡長孫,因為在封建社會,嫡系和庶系是有完全不同的地位的,他們是兄弟關係,但是更是君臣關係。


泰山木32140178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首先長孫自然也要看是不是嫡長孫,如果不是嫡長孫的話,那麼其順位繼承的資本根本就高不到哪裡去。

所以說嫡長孫和次子之間的爭奪才能勉強算是勢均力敵的,畢竟這一套宗親制度的理念對於古代華夏和周邊民族的浸染太深了。

不過相對而言女真,契丹,蒙古等遊牧或漁獵民族對這套概念是不如漢人那麼看重的,尤其是在政權建立的早期進程中。

第一個例子,作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嫡長孫的金熙宗完顏亶和金太祖之弟金太宗完顏晟的爭奪。

金太宗本來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完顏宗磐繼位的,但他畢竟只是個鎮守後方會寧府的皇帝,威望不如自己的哥哥,而且諸如粘罕和完顏宗乾等將領也聲威頗盛,作為一個還殘留著大量宗族社會傳統習俗的新生王朝,金帝國的內部對於皇位繼承的順位資格並不是很在意,他們更加註重皇位繼承者個人的資質,他們都崇尚英雄。


所以完顏亶的上位其嫡長孫的身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正是女真貴族派系之間相互鬥爭制衡所產生的一個結果。這麼說吧,如果完顏亶小小年紀就展現出雄才大略的一面,或許就沒有人願意扶持他上臺了,他爺爺金太祖死了,父親也死了,那些叔叔們支不支持他還真沒有像大宋那些儒士文官敢吱個聲。畢竟女真統治者可不管你是不是士大夫,惹惱了就往死裡打。大家都是更多為了利益。

完顏亶上臺以後起初日子也不好過,在打倒粘罕派系後。前皇帝的兒子完顏宗磐勢力愈發強大,甚至敢在朝堂之上用刀威逼身兼熙宗養父和太傅身份的完顏宗幹。

相比而言,遼朝人就更不符合規範了,因為作為嫡長子的耶律倍由於老媽的偏愛而不得不讓國給了弟弟耶律德光。


不過,後來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倒是成了遼朝第三位皇帝。

而元朝人也不是很在意這些說法,所以忽必烈是傳位給了真金的第三個兒子鐵穆爾。

綜上所述,遊牧民族而言,相對更看重個人能力,以及各自支持者所擁有的勢力。漢族而言嫡長孫優勢始終在。

而漢族傳統則更加註重宗法制的規範,所以像宋朝太祖和太宗這樣的例子是鮮有的,最多是像朱棣這樣篡位。但我們也知道,朱棣雖然篡位成功,還是被方孝孺這樣的儒生罵了個狗血噴頭。傳統宗法理念和儒家忠君思想還是非常根深蒂固的。


普魯士之魂


1:傳統觀念,長房長孫(長子的長子又必須是第三代的老大)的位置更高,如果第三代老大不是長子的長子,則話語權比長房長孫降半級,實際會處在長子長孫和長孫身份之間的尷尬處境

2:長房長孫分家產參與兒子們同分,我爺爺去世分東西,就有人提議(例行提議,非臨時提議)我爸兄弟4個加我大哥5個人參與分東西,我爸兄弟們當時無意見(放在現在估計行不通了),其它孫子木有機會。

3:在那個窮的,老子死了後代們穿不起孝服的年代,長孫和兒子們一起戴孝,其它孫子戴不起就沒辦法。

4:去年我四叔跟我告述,家族的一些公共事務因為說我大伯父不在了,應依次其他兄弟說了算,我告訴他,大伯父在時大伯父客觀上有80%的決定權,其他兄弟三個有20%決定權,大伯父不在了,他長子有40%的決定權,其它三個兄弟有60%決定權,我四叔沉默良久,認可了我的說法。

實際上家族事務,我大伯不在,其它叔伯雖然有機會說話了,但是我大哥還是有一句話否決權,其它叔伯也只能牢騷抱怨。

3:家裡我太爺、爺爺、我大伯依次是族長,大伯沒了,我大哥(大伯長子)是公認名義上的族長,其它叔伯沒有這種身份……

這是嫡長子傳統在現在普通人家的現狀。


神乎其技2015


這個問題有趣。

孫兒比兒子地位高,老子寵愛孫子天經地義。

中國式大家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死了怎麼辦?嫡長孫與次子哪個地位高?

歷史上有一個小細節,也就是一個傳說,深宮大院裡流傳一句話,叫做“抱孫不抱兒”。

為什麼說《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好的歷史劇呢?

有一個畫面非常生動,明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未來的隆慶皇帝,有了一個兒子。

嘉靖皇帝親自到他府上看看這個孫兒,還抱了抱這個小子,非常的歡喜,這個小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明萬曆皇帝朱翊鈞。

這個事朝野非常震撼,老皇帝日理萬機,活的比一些兒子都久,見慣了白髮人送黑髮人,而且,長久的修仙問道,怎麼還這麼重視一個孫兒?

明世宗隆慶皇帝朱厚熜是嘉靖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後繼位。少年因其母緣故而不得父皇寵愛,因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

所以他對父親的到來也是誠惶誠恐的,不敢絲毫怠慢,而且各種吃醋,父親都沒抱過我,卻來抱你這個小傢伙,各種醋性大發,讓人忍俊不禁。

所以,兒子孫子重視哪一個呢?

我覺得皇家一般都重視孫子輩,也不一定就是嫡長孫,康熙傳位雍正,有人就覺得,雍正是命好,有一個討康熙喜歡的兒子。

我覺得這方面的原因確實有的,當然還是四爺兢兢業業了。

如果不是忌諱父死子繼的傳統,皇孫年紀過小,康熙就把皇位直接交給乾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就是大明朝的開始便上演了“一出好戲”。

太子朱標早死,皇位繼承人死了,這可難住了朱元璋,刀子殺蒙古人他眼睛都不眨,但是這皇族可都是他的血脈,他是窮怕了,不忍心讓子孫遭難,動哪一個他都不忍心。

權衡利弊之下,他傳位給長孫朱允炆,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也是因為這個,為以後的燕王反叛,骨肉相殘埋下了伏筆。

很大程度上,老朱就是依照嫡長子繼承製來的,他覺得,這皇長孫比燕王晉王重要多了,正所謂,“皇孫世嫡,富於春秋,正位儲極,四海繫心”。

但是燕王不這麼想啊,我們給老爹拼死拼活的打天下,皇位給大哥也就罷了,好不容易老大死了,原以為出頭之日到了,沒想到便宜了一個小毛孩子,讓我們服從一個男孩子,我可不願意。

燕王等一群兒子哪個不是傭兵自重,死人堆裡殺出來的,所以都不服氣朱允炆。

朱元璋是估計錯了,他小看了那幾個能鬧騰的兒子,特別是朱棣。

元代也有一個例子,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在長子真金太子英年早逝以後,立了真金太子第三子鐵穆耳為繼承人,雖然並沒有明面上立其為皇太孫,但忽必烈卻將原本屬於真金太子的印璽皇太子寶授給了鐵穆耳,間接表明了傳位給鐵穆耳的意圖。

鐵穆耳之後長期在北方軍隊歷練,擁有北方邊軍的支持。所以在忽必烈死後順利繼位,是為元成宗,在位十三年。而成宗這個廟號在廟號中屬於相當不錯的了,說明鐵穆耳乾的還可以。

個人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逸謙吧唧吧


按照西周時期周公旦主持制定並延續千年的禮儀制度,漢族家族上至皇族下至普通百姓,均要遵循“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繼承宗法。長孫與次子哪個權力更大,答案分情況而定。如果過世的長子是嫡子,那麼嫡長子這一系屬於大宗,假如長孫是長子所生,那麼長孫在家族中的地位高於次子。以明朝初年為例,洪武年間,太祖嫡長子皇太子朱標過世,朱元璋沒有選擇仍然在世的其他皇子做皇太子,而是選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做皇太孫,後繼位為建文帝。假如長孫非嫡出,次子反倒是嫡子,那次子在家族的地位和權力遠高於長孫。假如長子次子均非嫡出,那正常情況下,因次子是長輩,長孫也沒有優先繼承權,次子地位較高。

當然,世事無絕對。在特殊情況下,某些家族甚至是十分顯赫的大家族也會一時出現庶出地位高於嫡系的情況,但往往非長久之計。如孔子嫡系子孫衍聖公,在第70到72代衍聖公孔憲培時期,嫡系的衍聖公反倒每天到非嫡系的長輩“十二府”請安,衍聖公大權旁落。究其原因,主要是第68代衍聖公早亡,其年長的兄弟實際掌握大權,繼位的衍聖公因年幼,對叔祖輩請安,由此形成慣例,延續至第72代衍聖公時期,但孔憲培的夫人於氏入門後,對此很是不滿,因於氏是乾隆朝大學士于敏中之女,且與皇室關係密切,甚至還有傳言其是乾隆皇帝之女下嫁孔府,於氏遂上報朝廷,朝廷下令嚴查,權力重歸衍聖公,孔憲培的兩個叔祖父因此受到革職圈禁等處分。


滄海拾遺錄


針對長孫和次子誰的權利更大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用繼承權來說明。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中包含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這個家族中的長子為嫡出;第二種是這個家族中的長子為庶出。在第一種情況中又有兩種可能,一是長子去世前家族還沒有指定繼承人;二是長子去世前已被確定為繼承人。下面就分別討論一下這幾種情況。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古代社會家族的繼承製度。

在古代社會里,遵照宗法繼承製度,繼承時以嫡長子為先,如無嫡長子,則在直系子孫中依次確立繼承人。嫡長子的身份確定準則為:如只有一妻而無妾,則以長子為嫡;如一妻多妾,則妻之子為嫡,妾之子為庶,是否為嫡長子看年齡。

由此看來,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這項原則在各朝也有相應的法律來支持,比如唐朝,嫡長子病亡或有罪,立嫡孫;無嫡孫,立嫡子同母之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孫。不立嫡長者,徙一年。

所以,古代社會家族中的繼承次序為(從高到低):嫡長子、嫡長孫、嫡子、嫡孫、庶子、庶孫。

其次,我們分別討論一下長孫和次子的權利問題。

第一種情況,假如此家族中的長子為嫡出,也就是嫡長子。他在去世前並沒有被確定為繼承人且其子還小,按上述說法應該是嫡長孫來繼承,但這在實際操作中並沒有嚴格執行,因為嫡長孫因太小而不能管理家族。

那麼,這種情況下,繼承人肯定會在其他嫡子中選年長者,如果這個家族中的次子也是嫡出,那人選必然是他,其權利也大於長孫。如果這個次子是庶出,而且還有其他嫡子存在,那他根本沒有希望成為繼承人,其權利自然不如長孫。

第二種情況,這位長子為嫡長子且在去世前被指定為繼承人。這種情況完全按照宗法制度進行,即由他的兒子(嫡孫)來繼承。那麼,不管你次子是嫡出還是庶出,都沒有資格來繼承,作為繼承人的長孫權利自然大於次子。

第三種情況,假如長子為庶出且家族中無嫡子與嫡孫。和第一種情況一樣,如果未確定為繼承人且兒子很小,則次子權利大於長孫;如已被確定為繼承人,則長孫權利大於次子。

第四種情況,假如長子為庶出且次子為嫡子。這種情況當然是次子權利大於長孫。如長子、次子都為庶出且有嫡子,那麼長孫與次子無所謂誰的權利大誰的權利小,因為他倆根本沒有權利。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古代的繼承製度,雖然規定很細緻而且頗為嚴格,但在具體執行中也有多般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因地制宜的。這種嫡長子繼承製目的在於解決封建家族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與分配,能更好的維護家族穩定。

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正是這種嫡長子繼承製的總結。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很籠統,沒有說出嫡庶之別,因此存在很多種可能。但不論什麼情形,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


野史也是史


長孫的繼承概率大點。

首先,古中國是宗法制社會,父子相承,而非兄弟相襲。小宗要保證大宗,確保大宗子孫延綿。如果次子繼承,那長房子孫怎麼立足,是要剝奪長房子孫的繼承權嗎?

接著談下,古代長子死後,卻傳給次子的例子。梁武帝蕭衍一直活到80多歲,因此他的長子昭文太子於梁武帝之前就去世了,但昭文太子卻留下了好幾個成年的兒子。梁武帝捨棄長孫而立次子為太子,因此侯景之亂時,各地藩王雖集20萬大軍於建康(今南京)臺城附近,但都各懷鬼胎,盼著也能兄終弟繼,自己繼承大統。於是梁武帝餓死臺城,簡文帝(即梁武帝的次子)成為侯景的傀儡,侯景雖然被梁元帝(原梁湘東王)所滅,但梁氏經過侯景之亂和宗室自相殘殺,最終元氣大傷,沒有幾年就滅亡了。梁武帝的例子成為後世帝王的殷鑑,明太祖在考慮傳孫還是傳子也有所借鑑。

最後談下古代最常見的,最為大家所熟悉的自然是明太祖傳皇太孫(太子朱標庶次子)而沒傳給兒子。其他例子還有南宋孝宗太子(今西湖太子湖埋葬的兩太子之一)死後傳給太子之子,但可惜太子子孫都夭折,所以才傳給皇三子即宋光宗。元世祖真金太子早於忽必烈去世,元世祖於是傳給自己的孫子,真金太子的三子鐵穆耳。

綜上所述。一般都是傳長房孫子而非傳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