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如今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经常看到有些走街串巷的人,他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收老盘子老碗,旧书旧胆瓶,什么金镯子银镏子,老铜钱,老烟袋嘴儿等等凡是老的东西他们都收。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到农村收老物件呢?原来,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丰衣足食了。常言说:乱世藏金银,盛世收古董。如今正逢民富国强的盛世,于是一股收藏热迅速在民间兴起,许多人出于各种目的都搞起了收藏。藏品真是五花八门,分门别类,涵盖古今。

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我们国家现有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大部分农民一般都会或多或少的有几件老辈传下来的老物件。虽然不一定件件都值很多钱,但有许多珍贵稀有的宝物都是在民间特别是农村被发现的。

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由于过去农村的受教育水平低,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有许多上了岁数的人甚至一天书都没念过,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加上长年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消息不灵通,信息闭塞。即使家中有这样价值不菲的宝贝,他们也浑然不知。民间就有农民拿国宝青銅器当铜卖,拿世间稀少,堪称珍宝的元青花瓷器做腌鸡蛋的坛子这样的奇谈怪事,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许多人也正是看中了这几点,农村古物多,确实有值钱的宝贝,而且农村人消息闭塞,有很高文化知识的人不多,大部分农村老人不但有宝贝,而且不识字的多。因此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盯住了这块大蛋糕。

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首先,他们把古董定为首选目标。比如古老珍稀的瓷器、青铜器,古代的名人字画,珍贵的艺术品、玉器,金器、银器等等。说实话,如果这些东西有一件是真品,那就意味着它必定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等等各方面的价值,那么在如今收藏热的狂热追捧下,它的经济价值也是非常非常高的。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文物贩子: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在农村淘到一件真真正正的宝贝确实不太容易,但是一但让他们得手,他们获得的利益将是惊人的。

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其次,过去的邮票,旧的文献古籍等等其中的珍品也是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比如说毛主席时代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毛主席像、毛主席时代的瓷器等等许多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也都成为这些贩子们的“捡漏”目标。

很多人常来农收购老物件的“猫腻”,农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因此,农民朋友可要注意了。如果你家里有这样过去老辈人传下来的老物件,可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卖给这些文物贩子。一定要找个有文化有知识、见多识广最好且专业人士,给你把把关,至少我们要清楚我们手里的东西是什么,有多么大的价值。即使我们手里的东西不那么值钱,留在手里常拿出来看看不也挺好吗?因为毕竟那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就权当留个念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