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協對國足實行降薪制度,國足會有進步嗎?

犟腫籃球


這個問題,我就不從專業角度來說了,我就說個通俗易懂的。

養尊處優,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只是國足,是90%的人,都會這樣。剩下的10%,才是我們看到的企業家。國足現在普遍給的都很高,他們已經習慣了,你突然降薪,只會適得其反。他們會認為憑什麼?不會認為,我做的不好,我該降工資。

包括我也是,我就是一個俗人,如果我已經月薪幾十萬了,你突然給我降到了幾萬塊,我一定會心有不甘,就算我理解,就算我知道是我的問題,但是,我還是會很難過,難道不是麼?我不信大家都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最關鍵的是,國足已經不是錢解決的問題了,心若在夢就在,心若不在,夢也不會在了。女足的工資普遍比男足低,但是,卻比國足優秀。說句不負責任的話,我覺得應該把男足的工資和女足的工資互換,好好的打打臉。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歡迎關注評論。罵我,我也忍著了。zxc12300


翔論


不管怎麼說,亞洲盃結束後,足協動作還是很快的:留洋的留洋的、歸化的歸化,限制了國內隊員的轉會費和最高年薪,廣州恆大還成立了國家集訓隊。足協措施一個接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為了2022年足球世界盃的亞洲區預選賽,招招還是很過硬的。若足協再有腳踏實地的抓好青訓的勁頭,我們應該給這一屆中國足協點贊。

這一屆中國足協對國足的轉會費和年薪實行了限制這一招,其實就是實行了降薪制度。我個人認為這招對國足長遠發展和短期效果都很好,都應該給予肯定,大多數的球迷肯定也會舉雙手贊成。年薪再高,敬業擔當拼搏的精神沒有,一切都是零。

國足讓中國球迷傷透了心,這屆亞洲盃,有的隊員基本功差到不能再差的地步,說明年薪高也不能解決其個人敬業精神問題。

國足降薪了,對足球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因為俱樂部可以把省出的經費投入到青訓中去,據說廣州恆大要拿出30多個億用於青訓隊員的培養和訓練。因此,我們不能不說國足實行降薪制度,有利於將來的發展,更有利於國足的進步。你說是嗎<strong>?

劍之路


中國足球改革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媒體球迷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之前媒體爆出,足協打算在下個賽季出臺工資帽,球員年薪不得超過1500萬人民幣,而且不得由俱樂部繳稅,也就說這1500萬還是稅前的,繳稅之後只有800萬左右。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基本是兩邊倒,一半支持一半反對。

支持者認為中國足球水平有限,球踢得不怎麼樣,球員卻拿著千萬年薪是在浪費社會財富,甚至有人認為高薪會導致球員樂不思蜀,不知進取,還會出現貪圖享受,不專心踢球。

反對者認為球員是吃青春飯,黃金職業生涯也就十年時間,他們踢球也很辛苦,還會受傷,對比娛樂圈的小鮮肉,他們是值得拿高薪水的。高薪是因為踢球的球員實在太少,優秀球員更加少之又少,這是市場經濟決定的,而已合同一旦簽下就會受到法律保護,足協是無權干涉的。

任何政策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限薪令也是如此,應該合理出臺政策,避免違反法律,應是能促進球員的積極性,能促進足球運動更好推廣。

今天有記者在微博發佈消息稱,足協不會對已簽有合同的球員做出行動,哪些簽了長約的球員可以高枕無憂了。後面新籤的合同就必須要符合新規才能註冊參賽,而且會加大力度檢查俱樂部的財務情況,防止陰陽合同這種事情發生。

其實小編覺得,足協的限薪令可能很難有實際效果,要知道,現在的中超,只要是國足,那個稅後年薪沒有千萬,就算沒有,加上贏球獎金也會有了。一旦收入下降,球員的積極性難以保證,還會使得優秀球員外流。比如武磊這種大牌球員,國外很多聯賽都想簽下開發中國市場,千萬年薪也就200萬歐元,對歐洲聯賽並不是什麼高薪,要知道,英超很多球員週薪就已經達到30萬歐元以上了。

球迷朋友,你是怎麼看待的呢?請在評論中說說你的看法,記得點贊哦,謝謝。

你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關注我,每天給你報道中國足球,謝謝。


用戶101095158814


我想反問題主:足協或者國足,啥時候給隊員發過工資啊?

給運動員發薪的只有俱樂部,一般是年薪+各種獎金,國足訓練只有津貼,這方面男女足是差不多的。國家隊層面無法給球員降薪,如果降,只有俱樂部能降。

那麼來,如果俱樂部都降薪了,中國足球就會進步嗎?

首先認可的觀點是,中國男子足球頂級聯賽球員的收入,已經超出了社會心理預期的範圍上限,一般的中國國腳,在俱樂部年薪水平應該是300萬人民幣起(這還是一些經濟情況不佳的俱樂部),至於最高的那幾個,沒有考證,但收入應該是個天文數字。

但需要澄清的是,男足現在的工資幾乎是不和國家隊成績掛鉤的,決定他們薪水達到這麼高的幾個要素是:中超聯賽的品牌價值、投資人對中超的熱衷程度、還有投資足球給投資人帶來的利益,這三點,從後往前是依次決定的關係,簡單來說,在中國投資足球獲得的利益越大,投資人就會把越多的錢砸到足球圈,而砸的錢越多,中超這個牌子就越值錢,因此,作為聯賽中最大的稀缺品:球員,也就越有錢。

投資中超,在地方作為籌碼跟政府換項目換地,每週在央視90分鐘+體育新聞的廣告播出,比投電視廣告划算多了,每年幾十億的投入算個啥?國足打到世界倒數第一又有什麼關係?商人看的是回報,這個回報可不是指的球迷的門票錢。

所以首先,只要足球在中國仍然擁有超然的地位,男足的薪水就很難下降,踢的再差也不會降。

然後我們假設下,如果強行降了呢?

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薪水下降,下降了就會影響積極性,薪水漲上去容易,降下來就難了。中國職業足球頂級聯賽也不是沒有過降薪的情況,2002-04年這個階段,中國聯賽欠薪普遍,別說降了,整月的工資都欠著不發,那會中國足球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踢假球,作為球員,某一個人踢假球風險大且不容易操作,但是全隊多名球員,甚至和對手商量好踢假球可行性很強。

間接的惡果也會在未來體現出來,由於中國足球人才培養機制是脫產的,也就是說,如果選擇踢球,這個孩子從小學就會和傳統教育脫軌,失去了回頭考大學的能力。如果薪水再降,那後面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選擇踢球呢?考大學找工作不是很好麼?

資本的助推的確讓中國足球走上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境地,如果強行降下來,一波大蕭條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聯賽無人問津,足球后繼乏人,國足的成績也看不到提升的希望。當然凡事有兩面,大蕭條之後,中國足球低點重新起航,或許能避免一些踩過的坑也未可知。


比護


降薪是不可能降薪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降薪的,踢球又不會踢,只有靠高昂的薪水,才能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參考李毓毅副zx說的:“為了能讓中超俱樂部有更好的發展,讓中超市場化程度更高,拉到更多贊助,希望中超收入在2018年提高26%!”

所以,降薪是不可能的。

說回題目,我覺得國足的問題並不在薪水上,薪水高主要是市場化,商業化的發展所導致的,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球員們是越有錢,球技就越低,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所導致的,正所謂溫飽思淫慾,老祖宗的話,還是很對的。

說到底,關注的人多,球員的工資就水漲船高了,所以如果我們能多多關注女足,那麼女足的姑娘們可能就不會那麼拮据,一個月就只能拿3000工資了。

國足的主要問題不在薪水上,而是在於,這批人的整體素質不行,正所謂爛泥扶不上牆,並且也沒有遇到好瓦工,大多數球員其實原本的身體素質、足球天賦就不高,但就是因為有背景,有關係,所以才能踢的上中超,踢的上國家隊。

相反,那些真正有天賦,有實力的球員,大多數都因為少了那麼點關係,背景,所以他們被淘汰了,這就造成一個噁心循環,真正想踢球的踢不上球,反而是讓那些不會踢的踢上了球,你說,可不可笑,可不可悲?

當然,降薪這方法還是可取的,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基本是不可能的了,李毓毅不都說了嗎,要加薪,這樣才能提高中超的市場化程度,這樣國足才能打進22年世界盃!


瓜叔聊球



強制性的降薪政策,會像U23新政一樣流於形式,因為各個俱樂部和經紀人都會替球員想好各種方法,鑽政策的漏洞。

既然這樣,不如像美國的NBA那樣,對於球員的工資總額進行封頂,就是所謂的工資帽制度。因為目前國內俱樂部的球員開支,外籍球員的轉會費和工資支出佔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如果能夠對工資封頂制度嚴格執行,肯定會對國內球員的工資產生影響。如果球員的收入相比現在能大幅降低,就會推動一些球員到歐洲聯賽效力。我們球員不用進入五大聯賽,只要能湊齊11個在德乙球隊踢球的球員,中國足球就能進入亞洲一流行列。

我們的聯賽雖然表面上看辦的風風火火,但是從比賽質量上根本無法和歐洲球隊相比。歐洲五大聯賽的球員場均跑動距離為11000米,而中超場均跑動有效距離僅為9000米多一點,前幾年還不到7000米。有些球迷感覺請了這麼多大牌球星,比賽變好看了,其實只是投資人請他們來表演怎麼虐國內這些弱隊來了,離開了這些外籍球星,聯賽只剩下一地雞毛。

道理很簡單,但是國內足球主管部門真的會這麼做嗎,未必。因為國內聯賽這麼大的一個市場,有很多投資人往這個行業投資,有很大的利益。不光是球員、教練、球隊管理人員、投資人,還有電視轉播、經紀人、廣告商、贊助商、運動器械製造商、運動營養保障、運動醫療、足球博彩、比賽解說……牽扯的範圍太廣,各方利益人太多了,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貿然對俱樂部的球員工資進行限制,會使一批人失業。

前不久,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表示希望中超收入提高26%,從經營層面上考慮,這是一件好事。但是經濟上的盈利和帶動國家隊技戰術上的提升,並沒有直接關係。競技體育的水平提高,不僅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也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


體育一席談


一些平時不看球的,你也配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提問者,也就是四年一屆的球迷!

首先,全世界的職業球員的收入基本都是來自俱樂部,國家隊那個頂多叫補貼,不能說是工資,因為國家隊的隊員是流動了,這個可能世界盃球迷不知道!

中國俱樂部的工資結構跟國外的不一樣,國外的俱樂部是工資高獎金低,中國正好相反是工資低獎金高,一擔受傷,損失可想而知!之前有的偽球迷我就是吐槽要績效考核的工資低獎金高,,,,實際上中國俱樂部早就這麼做了,只不過你只關注世界盃這個根本不知道

有人會說球員基本工資不低啊,有的球員是不低,但是獎金更高。所以國家隊打一些熱身賽球員確實怕受傷。國家隊這方面保障問題確實沒有解決。

換作各位可能不怕,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損失個幾百萬又算得了什麼!

國家隊在世界盃預選賽和亞洲盃的表現,也就是正常水平,實力就是這樣,說白了就是這個水平,如果是原來還有人才埋沒的情況現在也不多了,淘汰下來基本就是水平不夠天賦不夠,就像考清華一下,你以為你努力就能上清華?

再說說你們所為的民間高手,不是沒給他們機會,足協盃每年都有業餘球隊參加,而且這些業餘球隊的隊員基本都是職業隊淘汰下來的,民間高手難道進這樣的業餘隊也費勁麼,能參加足協盃的業餘隊也是從各地方業餘隊選拔出來的,那地方那種純愛好的業餘隊,這樣的大神也不去麼,這樣的大神難道不踢球?

最後說一句,如果錢能解決成績問題,中國籃球是不是也世界第二了,所有項目都僅次於美國對麼?


哈爾濱江水平裝修


其實中國足球的發展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人最大的慾望是什麼?_?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最大的慾望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作為球員,其價值就是有足夠的上場時間,能為國家隊效力!而現在的國家隊選人靠的是足協推薦,完全沒有把權利放手!有實力的球員不見得有機會,有關係的只要維繫好關係(當然不能太垃圾)!大家看國家隊的比賽,一些人停球等於是給對方停的,這樣的人是怎麼進國家隊的?大家應該有答案了。當然也有很多好的球員,比如鄭智。中國足球要發展我感覺一是得從足球基礎做起:修建足球場,為底層群眾提供一個好的足球環境,而不是象徵性的修建一些盈利性的場地。二是人才選拔,不能再讓足協說了算!就好比古代文官治軍一樣會禍國殃民!第三根據中國人口基數大的國情發展自己的聯賽體系(這裡就是足協的主要工作了)比如省級聯賽,東西部聯賽。讓更多的球員看到自己以後可以終身為足球的事業發展做事的足球環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花錢送孩子進足球學校,耽擱了學業,浪費了青春最後無球可踢,無業可從的尷尬境地!本人可能對足球不專業理解不夠透徹,一點愚薦希望喜歡足球的朋友一起探討!🙏🙏🙏


盆景素材


世界盃剛結束不久。國家男足這次藉著席轉全球的世界盃“旋風”又實實在在的火了一把。但是這種情況的火併不是廣大球迷所願意看到的,或者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從中國球迷開拔俄羅斯的第一天,央視某一領域知名節目主持人一句話“這次世界盃,除了中國隊沒去,其他的都去了”開始。大家的注意力慢慢轉向國家男足隊。廣大球迷的各種分析,跟假設,探討使得某些國足隊員不合時機跳出來失去理性的反駁言論。徹底激發了廣大球迷哪心中的一團火。緊跟著國家男足某教練那種典型性護犢子置球迷而不管的言論。廣大球迷心中怒火燃燒更烈。……網上的謾罵,調侃,球員跟球迷之間的各種“友情互動”有著官方背景的新華社的發文。等等這些情況把國家男足隊裡面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題徹徹底底展現在世人面前。解散男子球隊或者說是給球員降薪水只不過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中國有著世界上最熱情最多的球迷。中國這些年來堅持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使得在足球領域投入更多。國家或者說是中國廣大球迷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某種程度上的存在。一個行業或者是一項工作搞不好,從來都不是因為薪水的問題。中國足球想要進步或者說是成功。必須從這些暴露出來的有關問題著手。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科學的訓練,戰術上各方面的交流。人生價值觀的矯正。思想上正確的引導。為國爭光敢於拼搏的精神……這些才能成長進步吧。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老闆!


逍遙天尊聊情感


薪酬調整是技術話,很難形成大氣候。就如市場銷售,銷售冠軍的品牌只是順勢而為。雜牌貨就是在技巧中兜圈!

要造就競爭的大氣候,還需改變思路,創新機制。據介紹,有的國家的“精英思維”(沙特)開始實施了,把錢給了去歐美的球星,去不了就沒錢給了。

基礎思維的人認為,中國就是缺球場和教練,只要這兩樣趕上,其他都是小問題。

軌道思維則是在運作上向歐美看齊。

所以說,現在還不需要在薪酬問題上打轉,以上三種思維都可借鑑。

開弓沒有回頭箭,希望這些球迷的熱心探討成為改革動力,向前又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