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孔孟之道

儒家文化源遠流長經久不衰,緣起春秋戰國時期,歷經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宋朝的“程朱理學”,滿清的“八股取士”,時至今日仍舊被後世歌詠傳頌。教師招聘考試作為選拔優秀教師的平臺自然少不了考查“孔孟之道”。

一、孔子

1.人物介紹及評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儒學教育理論奠基人。其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一書中。

2.著作

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3.觀點及語錄

(1)孔子學說的核心“仁”。

(2)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本來的意思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孔子實行“有教無類”的方針,廣泛地吸收學生。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只要本人有學習的願望,主動奉送10條幹肉以履行師生見面禮,就可以成為他的弟子。

(3)教育內容

孔子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編纂《詩》《書》《禮》《樂》《易》《春秋》作為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內容的基礎。在孔子的整個教育中,道德教育居於首要地位。然而,道德教育並沒有專設學科,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貫穿到文化知識學科中。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也是孔子所主張的學習內容的四個方面。孔子的教學內容偏重社會人事,偏重文事,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

(4)教學原則與方法

A.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比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產婆術”早幾十年。

B.因材施教。孔子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瞭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施教,我國首倡因材施教。

C.學、思、行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力行近乎仁”,孔子強調“學以致用”。

D.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孔子的教育名言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二、孟子

1.人物及評價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近山東鄒城市)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影響巨大,有“亞聖”之稱,並與孔子合成為“孔孟”。

2.著作

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見在《孟子》各篇之中。《孟子》一書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纂而成。

3.觀點

(1)“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二教育之,三樂也”。

(2)孟子持“性善論”,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礎。孟子認為教育是擴充“善性”的過程。孟子的擴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蘊含著他對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學活動要體現理性特點,遵循和發展人的內在能力。

(3)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人倫”就是五對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大丈夫”人格,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是中國古代內發論代表人物。持有“性善論”,“萬物皆備於我”,人的本性中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段,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於修身養性,向內尋求,這些品性就能得到發展。

教育學:孔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