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春節期間與親戚朋友相聚,經常被追問工資是怎樣一種感受?

黃岡物理微課堂


親戚朋友都清楚"三味"是當老師的,我回老家或者到親戚那吃宴酒時,經常有親戚朋友問及我現在的工資情況。

不過,他們大都不直接問我"你現在每月工資多少?"

而是用一種類似“羨慕"的語氣問:

"你現在的工資起碼有七、八千每月了吧?"

從他們的語氣和眼神我感覺得到,他們也沒有什麼看不起我的惡意。畢竟我的這些親戚朋友大多是來自農村的,他們的經濟條件不比我好哪去。特別是這些年來,我在自己工作的學校附近,買了塊地,自己修了座房子。由於所處地段還不錯,每年門面費和房租費等也有6、7萬,這些他們都清楚。

每每親戚朋友問及我的工資時,我一般會這樣回答他們:

“哪來的七、八千啊?我們全縣都沒幾個這麼高工資的老師呢?不過,一半還是有的哦。"

如果他們不相信,我就拿出手機,把行銀髮給我的工資短信給他們看,"是吧,我沒騙你!"

如果對那個別人,我知道他的工資待遇比我高,或者這些年生意發達了的,語氣中故意帶有要羞辱人、埋汰人、小看人的親戚朋友,問我每月多少工資時,我就會冷淡地回一句:

"還好吧,不致於餓死!"

如果你故意虛誇自己的工資,別人會覺得你虛偽不實誠,沒必要苦裝逼!

如果你有意瞞報,別人會覺得你在"唱窮",他還會講:

"怕我向你借錢了吧?"

其實,對於個人工資問題,親戚朋友對剛入職的年輕人關注多些。其他的,也就隨便問問,當閒言碎語應付一下就過去了。


三味聊教育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逢年過節與朋友相聚,特別是過年的時候經常被追問每個月的工資應該怎麼辦?被人追問一個月工資是多少,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切膚之痛……

16年前,我剛畢業,那個時候我的月薪是859元。那年的春節,很多朋友都對我第一年的工資非常好奇:“老師,你一個月工資多少?有沒有1千?什麼?才八百多?嘖嘖嘖嘖嘖……”

前幾天,又一個初中的同學問我:“老師,你現在一個月的薪水有多少?what?教了16年才三千多?有沒有搞錯?!”

……

當工資問題被別人經常追問的時候,當同一個問題被很多朋友津津有味地反覆“審問”的時候,那種尷尬真的讓我無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一個磚縫,能夠讓自己直接鑽進去。遇到如此“棘手”的問題,今後該怎麼辦呢?模擬一下今後遇到這類問題時我對答如流的情境——

情境1:

“老師,你們現在的工資是多少呢?一個月多少錢?”某位家長再一次“傷口上撒鹽”。

“哦,不多,一個月不到50萬。”

“哇,那麼多!你們當老師的太幸福了!以後我也要讓我的孩子當老師!”

“當老師當然幸福了!你的孩子將來如果能夠當老師,那是你家祖墳冒青煙的節奏!”

……

情境2:

“老師,你一個月工資多少?”

“沒多少,總之餓不死!”

“餓不死什麼意思?一個月到底多少錢?”

“我一個月的工資多少錢關你什麼事?你的好奇心未免也太大了吧?”

……

唉,內心深處還是面對現實吧!正月初二的初中同學聚會,我不敢去;親戚朋友中土豪扎堆的地方,我敬而遠之;油漆工、泥水匠、農民工們在談論一年賺多少錢的時候,我自覺避開……其實,說白了,反覆追問鄉村教師月薪多少的人,一方面是好奇心非常旺盛之人,另一方面也是不怎麼留口德之人。因為這種人在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後,往往會把鼻孔對準回答問題的老師,然後回覆老師的不是“嘖嘖嘖”,就是“切,就那麼點”的嗤之以鼻之話語,讓回答問題的老師心生鬱悶。

錢多錢少,開心就好。從教這麼多年了,尷尬一次兩次之後,心態放平,想看看淡也就習慣了。鄉村教師可能是物質上的窮人,但肯定是精神上的富翁;鄉村教師可能兩袖清風,但內心肯定比諸多暴發戶更充實,因為,他們是鄉村基礎教育的脊樑,是他們紮根鄉村,撐起鄉村教育的一片天!


微雨潤苗


我評過中小學高級教師了,打卡工資七千多,加上年終績效工資一萬左右,工資收入在當地還算可以。逢年過節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經常被問起收入,我這要看什麼人問起。

1.如果是富豪,問起工資,一般我是挺尷尬的,當然也不自卑,各評本領吃飯,人格上沒有貴賤之分,只是有時會遇到奚落:你看,從小你就聰明,還上了大學,現在你看……嘖嘖!

2.如果是一般收入者,還是會羨慕的,你們教師好呀,收入高,穩定,輕鬆。

不論誰問起,關鍵在於心態,開心就行!


暮風芳華


姑蘇講堂,專注於教育類問題的解答。歡迎關注!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以前在春節與親友團聚時,我的確不想談論自己的工資收入。

曾幾何時,我的工資不及公司操作工,也不及村上那些出去打工的泥瓦匠、木匠、漆匠等農民工。這些人數百元一天的工資,的確可以秒殺我。

過年了,他們大中華摔起來,好酒喝起來,大麻將搓起來。而我是絕不敢參與的!一是沒實力,二是傷自尊!

所以,我是羞於談論自己的工資收入的!

現在,隨著國家不斷提高教師的待遇。我的工資收入我不斷提高了,作為高級教師的我,年薪也能達到20萬+了。終於也有了點底氣與農民工兄弟坐在一起喝喝酒了。正是因為我的收入能與他們持平,甚至還能略略高一點。他們便不再嘲笑我了,這回真的是對我有些尊敬了!

醉眼朦朧間:“王老師,將來我的孩子也要去做老師!”

聽到這樣的話,我很高興!

大家說我為什麼高興?!


姑蘇講堂


還好吧,當老師的尤其是中小學老師都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即使沒有,也會在時間的沉澱下慢慢練出來。

幾十年前,我們村裡的老師,是文化人,地位頗高,誰家有個婚喪嫁娶的紅白喜事,都以請到這些老師們為榮。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受的啟蒙教育,一個老師教我們所有的課程(連音體美在內),學習好點的學生就是老師的“助教”。那個時候的鄉村老師絕對不怕別人問工資,大家都差不多,鄉長也沒比他們多掙幾塊錢。

改革開放了,老師們的收入在整個社會中的水平,不至於墊底,還是處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狀態,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相對比較穩定,不像企業裡的職工要擔心經濟環境。鄉村教師們如果在今年被追問工資,跟村裡的人們比,還是有底氣的,不信你問下週圍那些打工的。

我當了幾年老師,種種原因後來不幹了,但總的感受就是,如果你選擇了公立學校教師這個職業,就別去太多考慮收入問題了,因為你的收入是公家發的,頂多就是這個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想發家是不可能的(搞灰色收入的例外)。哪個國家的老師基本都是這個狀況。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鄉村教師,別人追問你的工資,不妨直言:一般般啦,不過基本上旱澇保收,發不了財,也不至於低於貧困線……


職場簡史


這個問題就好比過年問小孩考試多少分一樣。成績好的並且考的好的,很樂意告訴你,還會謙虛一下或者稍微驕傲一下😆️。成績不好的,很不樂意告訴你吧!而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教師就相當於差生吧!

別人知道在農村當教師就會低看一等,沒有城市老師像老師。因為知道在農村當普通老師的基本都是家裡關係不太行的,不然早就調到城裡了。就收入方面更是基本沒有額外收入。雖然這幾年國家政策在向農村傾斜,可是那遠遠不夠。給的一點鄉鎮補貼遠遠不夠每個月坐公交車的車費或者在工作地租房子的費用或者回家的油費。農村教師的福利也不好。

說白了,農村教師只有那麼點死工資。雜七雜八的扣完了也就剩三四千了(房均價八九千),剛好夠一個人生活的了(還不能買貴點的東西)。所以,對於我來說,被人問工資,我只會回答夠我用的,餘不到錢。


那時候的我7


一般情況下,遇到此類問題可以含糊過去或者轉移過去。教師工資低,如實回答會讓人看不起或失望,說高吧,又會招致嫉妒。


潤嘉禾


貴州凱里初中中一十級,工齡十年,每個月拿到手4000,年終績效一萬,目標考核獎大概一萬八,公積金每個月1800左右。算年薪的話接近十萬了。不黑不吹,我覺得可以了。比不了公務員。


強大的評論


我是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的,也是中學高級教師,但是工資只有6000元,年終績效也只有5000多元啊!


user8873452580464


勞資就是37年的鄉村教師,勞資是高尚的,勞資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僅次於上帝的人,勞資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恥於談錢,誰跟我談錢,勞資就跟誰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