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讓人活到120歲!"長生不老"有望在真實世界實現

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能有一種長生不老藥,秦始皇甚至專門派人尋遍天下。歷經數千年,科學家們終於窺得其中的一些奧秘。近期研究證明,治療糖尿病的二甲雙胍有可能成為"長生不老"的"神藥"。

二甲雙胍可強壯健康細胞,延長細胞壽命

近期研究發現,二甲雙胍通過促進細胞中毒性氧分子的釋放,從而增加細胞的堅固性及壽命,最終可以緩解機體老化,並延長個體壽命。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隨著秀麗隱杆線蟲機體的衰老,其個體會慢慢變小,全身褶皺,運動能力也慢慢降低,採用二甲雙胍干預後線蟲身體尺寸的變小速度和起皺速度明顯下降,衰老速度減緩,重新恢復健康狀態。隨著細胞中釋放的有害活性氧分子量的減少,會對細胞帶來長久的有益影響。在活性氧對細胞產生毒害之前,細胞通常會有效利用活性氧顆粒,而二甲雙胍往往可以導致細胞中有害活性氧略微增加,使得細胞變得更加強壯,且延長健康細胞的壽命。

小劑量二甲雙胍可促進小鼠的健康,延長其壽命,或成抗衰老藥物

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顯示:定時給予小劑量二甲雙胍,可促進中年小鼠健康,延長其壽命,但大劑量的二甲雙胍反而會縮短小鼠壽命。機制研究中發現:二甲雙胍似乎促進了小鼠利用脂肪生成能量的效率,在小鼠體內發揮出抗氧化,隨著小鼠年齡增長,二甲雙胍輔助機體維持體重,預防代謝綜合徵的發生。衰老一直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徵和糖尿病的重要病因。臨床已經證實二甲雙胍能減輕這些疾病的症狀。老鼠使用二甲雙胍後,它們的壽命延長了近 40%, 骨骼也變得更結實。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後,他們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更長。鑑於此,二甲雙胍有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候選藥物,可以用來研究其對於健康及壽命的更廣泛影響。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臨床試驗,用以觀察二甲雙胍是否對人體也能延長壽命。一項名為 "用二甲雙胍對抗衰老" 的臨床試驗計劃已於2016年在美國開始。期待能借此證明,二甲雙胍能延緩衰老並阻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二甲雙胍可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的壽命,甚至長於非糖尿病患者

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且二甲雙胍對非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也有益處。在一項納入18萬人的大規模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服用二甲雙胍和磺脲類藥物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情況,將這些患者的預期壽命與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3組人群在年齡、性別、是否吸菸及其他臨床狀態等指標上均匹配。結果發現,與非糖尿病患者比較,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個體生存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且預期壽命更高;服用磺脲類藥物的個體生存質量卻有所降低,其預期壽命亦降低。二甲雙胍可幫助人們抵禦心血管疾病的侵擾,還能夠降低糖尿病高風險人群的發病率,降低風險效果可達1/3。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在腎功能輕中度受損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使用二甲雙胍者和停用二甲雙胍者相比,繼續使用組的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有降低的趨勢,意味著腎功能有好轉,其原因可能與使用二甲雙胍後血糖明顯下降、血糖波動減少、體重下降等因素相關,最終這些患者通過加用二甲雙胍延長了壽命,並改善了生活質量。

二甲雙胍有抗癌的神奇作用

關注@趙亮骨科教授頭條號,更多專業科普分享給你。

1、 二甲雙胍的抗癌作用

日本學者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研究顯示:二甲雙胍通過增加腫瘤CD8+浸潤淋巴細胞(TILs)數量,阻止CD8+TILs因凋亡而減少,表現出抗癌效應。TILs是一種特殊的腫瘤攻擊性免疫細胞,這種細胞能直接攻擊腫瘤細胞,數量與患者生存率密切相關,數量多能避免免疫反應導致的凋亡,這可能是二甲雙胍抗癌的細胞學基礎。這一研究提示,二甲雙胍配合各種抗癌症免疫治療或許能產生意外的效果。

2、 二甲雙胍對肝癌有抑制作用

近期中國學者的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對肝癌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對273例肝癌患者的樣本分析發現,肝癌細胞中蛋白激酶(AMPK)的活性降低,且低水平AMPK活性與患者預後差相關。二甲雙胍可激活肝癌細胞中的AMPK,抑制細胞增殖,降低其體內成瘤能力。科研人員解析了這一作用的分子機制,即二甲雙胍通過激活AMPK發揮抑制轉錄因子NF-KB信號通路活性的作用。

老藥二甲雙胍已證實能夠延長生物壽命,如此說來,二甲雙胍堪稱"神藥"、"仙丹"! "讓人活到120歲!"長生不老"有望在真實世界實現。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收藏或轉發給您身邊需要的朋友。

參考文獻:

1. Diabetes Obes Metab, 2014, 16(11):1165-1173.

2. Proc NatlAcadSci USA,2014,111(24): E2501-E2509.

3. Cell,2013,153(1):228-239.

4. Nat Commun,2013,4:2192.

5. Proc NatlAcadSci USA,2015,112(6):1809-1814.

6. Clin Cancer Res, 2013, 19(19): 5372-53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