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老兵”胡兵新传:创新驱动引领消化内科变革

华西胡兵,老兵。毕业于三军大,原来是小军医;成长在华西坝,已然有大世界。

初干外科,热衷开腹关腹,梦想刀锋所向,祛除顽疾;后转内科,擅长胃镜肠镜,实现技术创新,精治大病。不做经典外科,竟然用微创技术抢外科业务;发展传统内镜,可以有高强手艺操内镜开刀。独创多种内镜手术方法,治愈百岁胆管重症病人。

华西“老兵”胡兵新传:创新驱动引领消化内科变革

华西有角已长成,养在成都人初识。医疗与教学比翼双飞,科研共临床齐头并进。飞越珠峰之巅,国际消化论坛次第登临,飞刀开到欧陆北美;落地万里桥头,欧美同道医生纷至沓来,徒弟来自霍普金斯。临床再强大,只是扬名在医疗江湖;科技有创新,方能立万于医学海洋。锐意进取,手里有几千万科研项目;追求卓越,已发表一系列高质论文。

按理说这样的医界牛人应该不食人间烟火,可谁知他也是网红大咖科普玩得水起风生。食道“异物传奇”吸引十万粉丝,内镜“教学视频”惠及一众同行。行文风趣幽默,做人低调沉稳。

老廖问:工程院士,胡兄岂有意乎?胡兵答:未能当上将军的老兵也许不算是好士兵,无意追求院士的医生肯定还可做大医生。嗟乎:大医精诚,不忘初心;长路漫漫,砥砺前行。

华西“老兵”胡兵新传:创新驱动引领消化内科变革

文学爱好者看到此,可以打住,医界同道可以继续往下看:

文学作品背后的支撑材料

附录1:

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内镜技术及医用产品创新发明部分情况

一、O-POEM

自2010年日本井上教授采用基于隧道的POEM技术以来,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大家都认为隧道技术保护了黏膜的完整性安全才得以保证。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合隧道或能保留完整黏膜,2015年,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基于对食管解剖的熟悉 ,打破被固化的思维,在创新采用不用隧道的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并将手术命名为O-POEM手术(Open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目前,华西医院已经完成70余例O-POEM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效果良好。论文已经被多个国际期刊所接受(AJG、 Dis Esophagus 、Endoscopy等)。该手术技术有望将原来的穿孔进行重新定义并改变其他疾病治疗方式。

二、D-POEM

食管憩室的治疗分为外科治疗与内镜治疗。外科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而既往内镜治疗虽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由于是直接切开憩室脊,常常出现这样的临床问题:切得过深担心穿孔、切得过浅担心效果不好。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创新应用隧道技术治疗食管憩室(Esophageal diverticula treated by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D-POEM),有效解决之前技术存在的问题,由于有黏膜层的保护,憩室脊可以完全切开不用担心穿孔。2015年在国际大会上推广此手术后,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目前已成为食管憩室治疗的首选。已发表英文论文两篇。

三、Post-Cut

做内镜下胆管结石手术时,有时难免会出现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而无法取出,传统解决办法需要比较复杂耗时的应急碎石技术,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创新采用针刀对嵌顿处的十二指肠乳头进行再次切开,能快速解除嵌顿取出结石,并且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华西胡兵将该术式命名为Post-Cut,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华西“老兵”胡兵新传:创新驱动引领消化内科变革

四、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两项创新产品:

1.塑料胆道防反流支架:

传统塑料胆道支架术后胆道逆行感染率高(25.2%-62.5%),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历经5年研发防反流支架,产品获得巨大成功,临床实验证明,可降低胆道逆行感染率20%,目前正在进行产品转化并上市。

2.螺旋支架:

内镜治疗胆胰疾病后(ERCP),常常需要进行引流,方式有内引流及外引流,但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置入内引流即普通塑料支架引流后需再次行ERCP取出胆管支架,增加手术风险及痛苦,加重医疗负担;而外引流即鼻胆管引流会刺激咽喉部及鼻粘膜,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误吸、贲门粘膜撕裂,胆汁丢失,影响生理功能。

华西医院胡兵教授自主创新研发的螺旋支架具有引流的功能,同时不会引起病人的任何不适,也无需再次内镜治疗,可自行排出体外。目前,临床应用100余例,无并发症发生。正在进行产品转化并上市。

附录2:

华西医院胡兵教授接受外国医生进修部分情况

来华西进修内镜的医生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梅奥诊所,西南医学中心的医生 ;德国基尔大学医学院前任、现任内镜中心主任,另一位两次来华西医院学习的该院医生;加拿大多伦多医生 ;印度各大医院分批20多位医生(已经来了两位)。举例:

2017年3月,德国基尔大学医学院的Johannes bethge医生,慕名首次来到华西医院胃镜中心,向胡兵教授学习胃镜技术。

2017年 5月,加拿大多伦多Chatham Kent Hospital Allianc,Chatham Ontario Canada胃镜医生Sivasubramaniam murugappan 医生,慕名来到华西医院胃镜中心,向胡兵教授学习胃镜技术。

华西“老兵”胡兵新传:创新驱动引领消化内科变革

2017年1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Elinor医生,慕名来到华西医院胃镜中心,向胡兵教授学习胃镜技术。

2018年3月,德国基尔大学医学院的Johannes bethge医生再次来到华西医院向胡兵教授学习胃镜技术,因为去年的进修让他武功大增。

2018年4月,来自印度新德里最好医院医院两位教授。Johny cyriac教授和Smruti ranjan mishra教授组团来华西医院,向胡兵教授学习胃镜技术,当起了进修医生。印度的医疗、IT行业傲视群雄,是全球第一大“医生出口国”。目前在美国行医的印度裔医生有4.7万人,在美国从业医生人数中超过了5%的比例;英国约有2.5万人,达到了10.9%的高比例。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行医的印度裔医生也超过一万人。Johny cyriac教授来自LISIE HOSPITAL;Smruti ranjan mishra教授来自Medanta, The Medicity Hospital,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是全印度最大最好的医院,该医院有着印度医疗保健的最高标准,位于全球医疗旅游目的地医院前三。

华西“老兵”胡兵新传:创新驱动引领消化内科变革

还有其他的世界一流医院的胃镜医生正在赶来华西医院的路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顾历史,华西医院的绝大部分医学技术学习于西方发达国家;今天,当西方发达国家医生开始或零星或组团向中国医生学习世界先进创新医疗技术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背景:中国在崛起,中国医学创新不该缺席!(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廖志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