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的职场教育该在哪个阶段完成?如何落地?

六五爱商育儿


这个问题很有深意,值得认真探讨,大学生的职场教育在哪个阶段完成,如何落地?好像能写一篇论文了。

一、大学生就业乱像。

在我以往的校园招聘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不明确,甚至都来我公司应聘了都不知道岗位具体是干什么的。有些对自己选择的行业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一次的问985刚毕业的大学生"你工作签到哪了,未来有什么方向?”告诉,是一个亲属给介绍的,具体不知道好不好,说是机械制造。

这是985院校毕业大学生,其它院校的是不是存在这样情况的更多。大学里就业指导的课程,但是学生很多只是听说过,没有上过。大四学了四年,不知道自己将来出路在哪里的人很多,一部分人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我以往校园面试过程中好像很少有学生问我,这个职位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

二、大学四年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其实我们在选专业、选大学的时候就应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的专业,兴趣所在就是能力所在,也是成功所在。


但有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学校时不够理性,选择的学校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是适合自己的,导致大学学习靠混,60分万岁。更有甚者选择退学重考大学,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浪费了青春。

如果您前期考大学之前没有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那么在大一时,一定要对自己进行深入分析,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梦想是什么。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图纸。

流浪大师就是一个人生规划最失败的例子。明明喜欢历史和文学偏偏选择了审记专业,明明不喜欢审记的工作偏偏选择了审记,明明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却随波逐流,不去适应,反而去流浪。

你是你自己人生的设计师,一张图纸,交给你,怎么画,由你自己选择。图纸画完了,你自己的目标也就出来了。然后努力学习专业课和文化课,为你未来谋得一份好差事而努力。

大二时期:向未来发展领域探索,随着学习专业课课程的增加,对未来的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已经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这个时候要做详细行业、企业、岗位调研,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多去体验各种职业。然后列出你未来从事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

大三时:根据你未来的目标例如成为高级管理者:你已经做了详细的职业探索,知道这个岗位需要哪些能力,自己差哪补哪,有二年的时间把自己打造知识水平过硬,理论知识扎实,全方面的人才。二年足可以让一个人飞速成长。

大四时:开始写毕业论文 ,开始找工作或考研,根据前期的规划和知识积累,相信你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英语过了六级,有良好的听说水平,能做出漂亮的PPT,各科成绩全部B+,

根据心中的目标开始追梦吧。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奔跑,设计好了人生的图纸,你会跑得更快,更稳。

以上我是从个人方面说职业生涯落地的问题。

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把职业生涯规划做为一门必修的课程,从大一开始直到大四学生毕业,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只是一小小方面 ,中间规划过程特别重要。

我是职业生涯规划师陈秋艳,欢迎您关注分享,如果您职业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困惑也交流探讨。


陈秋艳生涯规划师


以下是我近期的个人体会,希望能够回答这个提问题的人。

在过去的一周里面其实过的不算太轻松,主要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压力,首先是亮总的离职,其次是赵总的职场风波,都刺激着那敏感的思绪。原本一个打算终老企业的员工,因为工作和职场政治方面的压力,黯然出局。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精彩和无奈,因为现实没有剧本可以让你反复的修改和熟知剧情,只要出现一次失误就有可能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赵是我的职场引路人之一,而他的这次离去,多少有些无奈。直接原因是工作失误,核心原因是政治牺牲品。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很感概自己对于职场关系的处理并没有那么理性,同事和朋友关系之间并没有划清界限,原本自己以为是很亲近的人,没有想到在最后时刻给了自己一刀。他感叹职场中只有利益关系,不可奢求发展成为私人朋友关系,更不能一味地去讨好别人,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清楚的认识在职场中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职责,把精力放在自我能力提升上,是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进入2019年,自己整体的旋律都是关于人生前进方向的思考,而这一阶段又是动荡的职场危机,看来注定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每个人走到今天,都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一步步的选择并且走到现在的,如果对现状不满意,那么一定是过去的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若问前世因,今生受则是,若问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从2014年踏入职场,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时间如梭,不忍细数,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面显现,虽然不满足自己的现状,但是在过去几年里面的探索让自己确定了未来的前进方向指引:形成以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两条路径,以原则作为生命核心的基本人生路线,并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各种系统,以系统来驱动自己向前发展,比如:阅读系统/写作系统/投资系统等等。

这些指引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无法和规律抗衡,违背规律的只会被规律惩罚,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新鲜事情,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虽然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不同,但是其本质都一样。而人如果不会从他人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所以相同的历史总是重复在上演,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人性的进步是在缓慢的。

“汝无须寄托于任何外力,世俗中能够依赖的唯有自我和正确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的一切变化,人们的迷失和话语,皆不可信”,这一段时间里面,这一句话反复的在我心里响起来。结合先哲的智慧和自己的过往经历,让自己逐步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内在的反省和提升上来,并思考自己的人生前进方向。而这一切都归功于阅读/反思/写作,也就是自我的探索。

在自我的探索中,其实就是自我内心的对话和向先哲们的问道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妙的,当自己产生有新的认知和体会的时候,心理所产生的愉悦感是发自内心的满足,这种满足比起外在的金钱,更具有意义。


路远先生1


大学生职场教育是职业规划教育的一部分,应该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逐步加入到职业规划课程里。有助于大学生在4年的学习规划里,目标更清晰,动力更充沛,精力更充足。



用心的爸爸


谢谢!大学生的职场教育,准确的说应该在进入社会,正式工作开始比较合适。这个时候对大学生开展职场教育,主要是针对性强,学用结合,热炒热卖,效果好,不仅对大学生很适用,对单位对社会都十分有益。

关于落地问题,一是政府对用人单位有严格要求,纳入新进人员考核之列。二是使用单位制订大学生入职职业培训教育规划,定期考核。对于职业培训教育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作为是否定期转正的必要依据种条件,使我们每个新入职的大学生,从心里到行动上,爱上自己这份神圣职业。


知我者22



江山如画666



沉香2500


这个职场教育应该也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我觉得应该在大学每个阶段都讲一下,针对相对应的每个学年的情况来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只是一个很短的阶段就把这教育完成了,我觉得这样的效果可能达不到要求,毕竟职业规划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明确的,需要学生不断对自己进行思考,从而才能更好做出规划!


can南海情缘


书本知识学完了就可以进入社会深造了呗


凉凉19238467032


从跟抓起也就是从踏入大学校园那一刻开始抓起,到毕业完成最后实习落地。

理论加实践是很有效的方法 谢谢


暖男旧殇


大学生职场教育,应在工作和实践中完成,大学当中是人生黄金时代,应当努力学习,为以后人生垫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