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管理:管理不是說教,而是一種實踐(受益匪淺)

互動管理:管理不是說教,而是一種實踐(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互動管理:管理不是說教,而是一種實踐

經過十多年的管理實踐,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不能知道員工內心的真實想法,管理者就沒有辦法和下屬在同一個頻道上進行溝通。管理者最難的地方:就是聽不到真話,好事情你是第一知道,壞事情往往你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接下來我們舉幾個例子:

員工反映工作量大,可能真實告白是:我需要關心;員工反映工作累,可能真實告白是:我工作不開心; 員工反映工資低,可能真實告白是:我看不到希望;員工反映工作難度大,可能真實告白是:我需要欣賞; 任何一個管理場景都比想象中要複雜的多。

我們做一個問卷調查,員工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結果卻令人出乎意料。

管理者認為員工想要的是:高工資、工作保障、升遷機會;管理者往往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以為員工也會喜歡,結果是?員工卻認為最重要的是:被人欣賞、參與感、理解的態度。

互動管理:管理不是說教,而是一種實踐(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1、 ‘被人(上級)欣賞’是多麼鼓舞人心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沒有做好,我們好好總結,看看問題出在哪裡?我相信你一定行的。(你知道這句話有多麼誘惑人嗎,員工會沒日沒夜的幹也會把這件事做好)

2、管理者經常說員工沒有主人翁意識,你只把員工當成機器一樣來做事情,沒有參與感,員工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外人,只是出門在外來公司借宿一宿吧了。參與感,才能使員工帶著腦子去做工作。

3、理解的態度,管理者知不知道員工什麼時候最幸福,員工辛苦付出被肯定、被理解的時候。加班了,你可以不給加班費,但你要理解員工的辛苦;老婆做家務,做飯(雖然有時候鹽放多了),但你要理解老婆的辛苦付出(不理解,估計下頓你就得上外邊吃)。老婆如此,何況是員工哪。

強勢管理也會逼迫著員工‘用心’,但這種‘用心’是被動的,一旦有其他選擇員工立刻就會懶散下來,員工只會做你要求的,不會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對員工的欣賞、有參與、理解的態度並不是讓管理者去縱容員工,而是讓我們的管理多一些溫度,溫暖了員工的心,員工工作才會用心,用心才能創造。

強勢管理提升執行力(效率),人性化管理提升創造力(效果)。

互動管理:管理不是說教,而是一種實踐(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 管理是一種實踐

管理是一種實踐,理論也是管理者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所有的管理理論都需要你親自在實踐中去驗證。別人驗證過是別人的,不是你的,別人考上大學,難道你就不用考了嗎?再則,時代不同我們面對的問題也在不斷變化,新環境我們會遇到新的問題。

管理學邊界效應:任何理論都是有邊界的,沒有邊界的理論就失去了它存在立足點,站在科學的角度叫做失效,站在組織的角度叫做失控。(任何化學反應都需要特定的環境和條件)

我們用工業時期的管理思想,在互聯網時代是不是還能用,哪些能用,哪些需要調整,都需要我們有一個全新的認知。互聯網時代也對我們提出來了新的要求,我們要審時度勢,不要墨守成法,勇於嘗試,才能贏得這場現代化的商業戰爭。

各位管理的實踐家,當下市場經濟下行,各位實踐家壓力很大,我很理解,在高壓之下,你還能保持冷靜的頭腦,並用心專注的工作,是非常難得。其一:說明了你的抗壓能力很強,能夠遇強則強,迎難而上。其二:說明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慾望,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那你可能就沒有機會獲得成功)

(本為為閆明老師原創,轉載請註明,勿侵權)

點擊關注閆明頭條,更多企業經營智慧等著你。

互動管理:管理不是說教,而是一種實踐(受益匪淺)

點擊關注閆明頭條,更多企業經營智慧等著你。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