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複合肥走量明顯,後續或有所放緩

3月是傳統走貨旺季,市場氣氛活躍,走貨都會迎來個高峰,只是持續的時間及市場走貨量上有差異。上一年,大概是持續了半個月,到下旬,市場就明顯轉淡了;但今年從3月中上旬開始,市場走貨開始增量,中旬逐步進入高峰,到月底市場走貨量仍然不減。多家企業反映3月份走貨增量明顯,個別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庫存較低,為集中走貨騰出空間。眾所周知,今年經銷商冬儲量相對有限,到春節前過半的都很少,這有行情回落的因素,也有銀行信貸收緊、資金因素,還有終端需求欠佳、市場秋季低端貨源衝擊等因素。2月份受原料集體走低、年後新行情不明朗拖累,經銷商補倉遲遲未啟動。截止至2月末,據部分經銷商反映,到貨量為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二,僅佔春耕總採購量的一半。較大的社會空缺為集中走貨奠定了基礎、騰出了空間,尤其是在上旬,隨著大企業新政策價格的出臺、行情的明朗,經銷商補倉、打款、提貨積極性陡增,中旬,多地走貨進入高峰。至3月底,有東北經銷商反映,到貨量接近往年同期水平,但部分配比貨源仍然偏緊,另受季節推後影響,局部發貨時間將延長。

3月複合肥走量明顯,後續或有所放緩

二是終端啟動,剛性需求增加。春播佔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的近50%,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大。隨著天氣轉暖,我國春耕正由南到北穩步推進,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截至3月29日,全國已播各類農作物1.5億畝,佔春播意向面積的11.3%。其中全國糧食作物已播6150萬畝,佔意向種植面積的6.4%。油料已播10.7%。早稻已育秧76.8%,已栽插11.3%;中稻(一季稻)已育秧17%;春玉米已播4.4%;春小麥已播20.3%;薯類已播27.3%。而隨著終端需求的啟動,市場剛性需求增加,走貨量自然上升。我國各地區春耕時間需要根據實際的氣溫來決定,由江南(3月上旬)向北依次往後順延至5月。2019年我國農業氣象年景中等偏差,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春旱、低溫陰雨和洪澇等災害,需重點關注。

三是尿素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尿素從2月底開始到清明之前,行情呈現持續震盪上揚走勢,多地累計漲幅達200元/噸左右,而這期間正是複合肥市場走貨旺季,無論是春耕肥補倉還是北方夏季肥第一輪鋪貨啟動,都在如火如荼推進中。因擔心3月末4月初企業政策優惠取消或價格上調,經銷商打款、提貨積極性較高,尤其是夏季肥方面,今年啟動稍早,且價格相對“親民”,在尿素大漲帶動下,經銷商多提前備貨,從而促進了市場流通量的進一步增加。

整體來看,3月份受多因素影響,複合肥市場走貨增量明顯,且是多年不遇;4月份,隨著部分需求的減少,市場走貨或將放緩。重點關注尿素走勢和主要企業的新單跟進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