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欺國太甚”的例子?

熙閱歷史


1990年,李成福建立萬順天國,打著復興大唐的旗號,他自稱是大唐皇室後裔,原因是他也姓李,不久被3名派出所幹警滅國。簡直沒有比這個更“欺國太甚”的了!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抖機靈,可滿清末期,鴉片戰爭之後百年間的中國,賠款割地,列強實在欺人太甚。外灘公園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牌一直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閉關鎖國許久的清朝根本不是擁有大炮的英國人的對手,很快戰爭就以清朝的失敗告終。1842年,清朝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1. 割讓香港島給英國,使得香港在之後的百餘年都被英國統治,1997年才回歸祖國。
  2. 賠償英國銀元2100萬。
1843年,清朝又和英國簽訂了《虎門條約》,英國人更是趁火打劫,使得中國失去了更多的權利:
  1. 片面最惠國待遇,意思說清朝之後再和其他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其中的所有權利英國人都能享有。
  2. 對於英國人的司法審判權,如果英國人在中國犯事,則由英國領事館按英國法律來處理,使得中國的法律不能管轄英國人。
  3. 准許英國人在五口租地建屋,永久居住,使得後來英國人利用此來強迫清政府把上海劃為租界。

清政府用割地賠款換來的安寧不到15年,看著清朝家大業大的西方列強又開始蠢蠢欲動。1856年,英法聯軍還有在背後的美國,沙俄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此次戰爭除了讓清朝政府割更多的地,賠更多的款外,英法聯軍還火燒了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導致清政府向英,法兩國賠款白銀各800萬兩,前後割讓領土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給俄國,相當於給了俄國三個法國那麼大的土地。條約的簽訂使得鴉片貿易合法化,真的是喪權辱國。

侵略者都是喂不飽的狼,一次次的退讓換來的是更多的西方國家惦記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聲勢浩蕩,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無惡不作,還把故宮的門面正陽門給燒了。最後無作為的清政府也是以簽訂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來結束此次的侵華戰爭。

  1. 清政府賠款白銀4.9億兩,分39年還清,本金加息錢一共9.8億兩。
  2. 拆了北京到海通道的炮臺,還有拆了大沽炮臺。天津的20裡內不允許駐紮軍隊。
  3. 中國人永遠不能參加反侵華國家的組織。
  4. 派遣王公大臣去德國,日本“謝罪”

《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徹底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那一百年的歷史是屈辱的,教訓是深刻的

都說落後就要捱打

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寶阿寶呀


如果不說中國歷史,老妖想起印度在南亞橫行霸道,滲透不丹,吞併錫金,控制尼泊爾才是真正的“欺國太甚”

1、網上流傳的不與中國建交的、幸福又純潔美好的不丹是因為外交受印度控制而無法與中國建交。

梁朝偉與劉嘉玲在不丹完婚後,網上曾一度盛行描述不丹的文章。老妖猶記得裡面講不丹人的生活是多麼窮但精神富裕,宛若人間淨土。

尤其是其中一段描述不丹國際關係的,說不丹至今沒有與中國建交也沒有與其他常任理事國建交。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字裡行間透漏著,不丹的精神高貴,不畏強權不食人間煙火。但實際上根據1949年印度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的規定,不丹內政和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導"

順便一提不丹王妃貌似受印度教育出身比較多。

2、印度幫助尼泊爾修建自己的水電站,但水電站由印度運營,尼泊爾得高價買電。

前段時間中國的鐵路通到尼泊爾以及中國為尼泊爾提供網絡一度成為新聞熱點。流傳“大破印度的壟斷、封鎖”等。

實際上這句話倒是一點不假,尼泊爾人的許多生活物資都需要印度的支持,所以印度時常以斷石油、煤油等燃料以及其他物資威脅。當親中領導人上臺後,印度直接封鎖了尼泊爾邊界。

當然還有更“欺國太甚”的例子。

比如印度幫助尼泊爾開發水電,修建水電站,可是尼泊爾的水電站不僅是由印度人掌控,而且水電站修好之後主要是為印度服務,尼泊爾用電還要高價購買。

3、曾經的錫金從內政、外交、國防由印度控制直到被完全吞併

在中國錫金從地圖上不存在是2005年開始,中印雙方2003年互相承認後,錫金名義上的痕跡就不存在了。

印度雖然不喜歡英國的殖民,但是對於英國殖民時期留下的遺產,倒是一點都不謙讓。英國退出南亞後。

1949年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由,派兵進駐錫金,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1950年“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

錫金因不滿印度的控制,發起示威行動,印度直接派遣軍隊鎮壓,然後完全掌控錫金內政外交國防,此後錫金政府首腦、議會會長等都由印度人擔任

幾年後在印度的控制下,錫金人“自決”加入印度,成為一個邦。


三哥雖然挫了點,但是擴張上還是佔了不少便宜


妖鬼雜談錄


這個問題,簡直了。

因為在這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被欺負的弱國簡直不要太多,他們的心中都隱藏著10000句MMP需要不吐不快。

而最應該憤怒的,當然是遙遠東方的那條龍,因為在它的北方,始終有個欺人太甚的存在。

今天的很多人,盲目歌頌俄羅斯硬懟西方的豐功偉績,沉浸在兩國友好的幻夢中難以自拔,以躲在俄羅斯身後為榮,沉浸在現代國際版三國演義的縱橫捭闔中難以自拔。從不考慮東方大國的日益膨脹會深刻改變世界格局,以及俄羅斯對抗西方是其唯一的生存之道的基本事實。

古今中外的歷史一再證明:任何時期將自身安危寄託在他國身上都是極其危險和腦殘的思維,尤其是俄羅斯這樣以欺負東方大國為強大途徑的國家。

而之所以說俄羅斯“欺國太甚”,是因為在與東方大國將近400年的對抗中,俄羅斯幾乎從未失手過,甚至在被其他列強打得屁滾尿流時,依然能夠在東方大國找到補償,東方成了俄羅斯發洩的最佳途徑,俄羅斯也成為東方大國永遠的夢魘。

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俄羅斯對東方大國最大的欺凌就是掠奪土地。

除了1685年-1689年兩次雅克薩之戰以及《尼布楚條約》,我們再未從俄羅斯手中佔到一絲領土上的便宜。

甚至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因為吃裡扒外的西方傳教士的背叛,以及使用俄羅斯做過手腳的地圖,清朝雖然取勝併成功鞏固了外興安嶺以南地區,但未能挾勝利之威在西伯利亞獲取更多利益。

其後在1727年簽訂的清俄《恰克圖條約》中,清朝依然使用俄羅斯做過手腳的地圖,加上準噶爾汗國的威脅,以及雍正皇帝臨時將隆科多換成圖裡琛等臨陣換將的做法使清朝更加被動,最終清朝承認了俄羅斯對貝加爾湖以東以南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主權。

在西北方向,由於乾隆皇帝審時度勢,清軍於1755年迅速出兵準噶爾,並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於1759年完全佔據了天山南北全部區域,取得了清朝在兩國對抗中的最後優勢。

隨後,清朝由盛轉衰,沙俄雖然也是孱弱不堪,但在清朝面前依然有巨大優勢。

18世紀中期,沙俄竊據庫頁島,清政府封閉東北政策的惡劣影響開始凸顯;

1854年,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殺。但隨即沙俄就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趁火打劫,幾乎以兵不血刃的姿態割取外東北和外西北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遠遠大於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吐出來的面積,甚至可以比肩1867年沙俄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

而在19世紀末,沙皇尼古拉二世又拋出“黃俄羅斯”計劃,從新疆喬戈裡峰到海參崴之間畫一條直線,線北土地全部劃歸沙俄,此計劃幾乎將長城以北的土地全部掠奪,自然遭到其他列強的反對。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後,沙俄製造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我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全部土地及整個東北;1905年日俄戰爭,西方列強支持的日本打敗沙俄,沙俄勢力被迫退出東北地區;

1911年,沙俄通過非法劃界侵佔滿洲里1400平方公里土地;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沙俄煽動漠北蒙古高層分立,包括唐努烏梁海在內的將近200萬平方公里土地被強行剝離;

經過一戰的摧殘,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對東方的控制力蕩然無存,北洋政府皖系將領徐樹錚趁機收回漠北蒙古和唐努烏梁海,但很快在1921年得而復失。

1929年中東路事件爆發,奉系軍閥張學良被蘇聯大敗,黑龍江上的銀龍島和黑瞎子島被蘇聯佔領;

蘇聯成立後,對蒙古的控制比沙俄有過之而無不及,斯大林在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全面控制蒙古後,在雅爾塔會議後迫使南京國民政府承認漠北蒙古獨立,我國終於在1945年失去157萬平方公里土地。

而唐努烏梁海早在1921年就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即圖瓦共和國。1944年,在蘇聯操縱下,圖瓦共和國代表大會“一致要求”加入蘇聯,被蘇聯笑納後併入俄羅斯,我們徹底失去了這塊飛地。

當然,無論是沙俄還是蘇聯,這都不可能是結束,因為二戰後成為超級大國的蘇聯,勢力更加膨脹,對東方大國的欺凌也更加變本加厲。

在經歷了不到10年的蜜月期後,雙方關係逐漸惡化並最終分道揚鑣。1969年雙方在珍寶島發生激烈衝突,氣急敗壞的勃列日涅夫政府叫囂對東方大國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險些引發核戰爭。

雖然最後在美國的斡旋下,蘇聯選擇偃旗息鼓,但在東方大國北疆始終陳兵百萬,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1991年蘇聯解體。

經歷了蘇聯解體的俄羅斯元氣大傷,再也不復超級大國榮光。在被西方國家無情耍弄後,不得不調頭東進與東方大國搞好關係。在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窮追猛打,唯恐俄羅斯死得太慢的嚴峻局勢下,東方大國與俄羅斯在能源等多方面展開密切合作,是俄羅斯屹立不倒的重要保障。

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也沒有對這個救命恩人感恩戴德,如果說射擊越界漁船是正當防衛,那麼在08年奧運會當天對格魯吉亞發動戰爭就是對東方大國赤裸裸的打臉。

時至今日,俄羅斯依然和印度眉來眼去,和越南這樣的曾經盟友暗送秋波,更對昔日的乾兒子蒙古勾肩搭背。在國際局勢日益敏感的今天,俄羅斯想幹什麼是個人都知道,然而很多人就是對這樣的危險視而不見。

也許普京的某句話可以代表今天俄羅斯對其他各國的想法,尤其是對東方大國,他說俄羅斯在國際上從來沒有盟友,一直以來俄羅斯的盟友只有兩個——陸軍和海軍。

欺國太甚也好,啪啪打臉也罷,過去的歷史即使銘記得再深刻也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著眼當下奮發圖強,不讓這樣的屈辱歷史再次重演。

多有疏漏,煩請扶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世界上不光有大國欺負小國,也有小國欺負大國,這就是被譽為日不落帝國餘暉的馬島戰爭。大英帝國雖然衰落了,但也絕對不會讓阿根廷這種實力的國家欺負到自己頭上來。在英國看來,阿根廷膽敢向自己挑釁就是莫大的侮辱,自然有一種虎落平陽之感。


1981年,阿根廷國內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國內爆發了長期性的罷工,對軍政府的攻擊輿論愈演愈烈。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加爾鐵裡決定對外發動一場漂亮利索的戰爭來轉移公眾視線,結果這個“軟柿子”就挑中了國力大不如前的英國。

由於英國並未直接作出反應,同時撤走了堅忍號,加上同年《英國國籍法》中限制給予馬島居民全面公民權的做法,阿根廷認為無論是出於道義還是現實利益,都到了他們出兵的時機了,而英國也無暇顧及這沒多大經濟和戰略價值,同時距離本土萬里之遙的孤島了。



然而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是絕對不願意看到大英帝國的榮光在自己手上折損的,因此英國迅速出動了一支特遣艦隊,出動了皇家海軍三分之二的力量去爭奪這麼一座象徵意義遠超實際價值的群島。


最終英國獲勝,阿根廷的軍政府垮臺。而鐵娘子政府的權威則得到加強。


普魯士之魂


蘇中七戰七捷,粟裕把李默俺欺負的不成樣子。用3萬新四軍,欺負得12萬國軍受不了,這樣的“欺人太甚”的事情,實在少見。

黃埔軍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作為黃埔三傑的李默庵,在軍事上還是很有才能的,可是遇上粟裕,直接被虐成了渣渣。

粟裕對高郵日軍發動的對日寇最後一戰,讓華中根據地連成一片,僅僅隔著一條長江,就能到達蔣政府的首都南京。註定了這裡會成為國共開打的主戰場。

當李默庵集中了5個整編師12萬人進攻蘇中時,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說,我們沒問題,一個團就敢打共軍!驕兵必敗,83師雖然精銳,也註定是要給解放軍送人頭的。

  • 一戰宣泰

粟裕將軍授銜瞄準的就是五個師中最精銳的83師。當時83師一個團在宣家堡駐守,粟裕將軍集中了6個團長途奔襲,不僅打掉了這個團,還捎帶腳打掉了增援的1個團兩個營,83師元氣大傷。就在宣家堡打響時,李默庵正在準備出兵蘇中,沒行到後路被抄了吧!

宣家堡攻克,李默庵趕緊派49師攻向如皋,想要切斷華中野戰軍退路。如果這一計策能夠成功,華野可能陷入重兵重圍。可是,宣家堡戰役之後僅3天,華野就繞到了49師背後,49師的後路被斷了!兩天兩夜的時間,49師差點被圍殲,一個整編旅被擊潰,殲敵人數過萬。為了保障戰役靈活性,華野見好就收,主動撤離戰場。

  • 三戰海安

李默庵佔領如皋,佔據了有利位置。於是兩軍開始了對海安的爭奪。面對敵人6個旅的優勢兵力圍攻,粟裕再次決定撤退。粟裕從海安到淮安,300裡帶著警衛員前往華中軍區,說服了上級。

如皋戰役不戰而撤,大大助長了敵人的驕橫氣焰。國軍五個師紛紛開始“放衛星”,你報2000戰果,我就報5000,你敢報5000,我就報10000!李默庵一統計,華野好像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啊!

  • 四戰李堡

就在這時,粟裕向中央軍委“斗膽直陳”,從山東野戰軍陳毅部借來一個旅,主動發動了對李堡的奇襲戰!短短20小時,消滅敵人1.5個旅。這是蘇中戰役的第四戰,李默庵帶領的國軍,只好繼續收縮陣線。

  • 五戰丁堰

李默庵沒想到的是,粟裕敢繞開重兵集團,以黑虎掏心之勢進攻南通和如皋之間丁堰等地。此地駐守的是交通警察總隊,是從戴笠的忠義救國軍改編而來。這些“交警”,裝備了大量卡賓槍等自動武器,但缺少重武器,擅長游擊戰,可是面對陣地戰和運動戰,直接就成了菜雞。丁堰之戰,我軍消滅了交警總隊5個大隊(相當於團),繳獲了大量自動武器。

六戰如黃路

李默庵並不甘心失敗,迅速向如皋增援一個旅,又派出黃百韜25師離開泰州攻打邵伯。粟裕當即決定,取道黃橋,攻克泰州,讓黃百韜兩面受敵。剛到黃橋附近,迎面撞上增援如皋的99旅。華野集中5倍兵力,分分鐘滅了99旅,王鐵漢派出接應99旅的軍隊也被打掉大半。這場發生在如皋到黃橋公路上的戰役,共殲敵1.7萬人。這就是“如黃之戰”。

  • 七戰邵伯

如黃之戰,大大震懾了圍攻邵伯的整編25師,黃百韜只好撤軍,邵伯防禦戰宣告勝利。

從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3萬人,面對李默庵12萬人,僅僅40多天時間,消滅敵人5.3萬人,李默庵名譽掃地,從此退隱江湖。

粟裕在蘇中戰役中上演帽子戲法,7次交戰,5次大勝,除了海安防禦戰和邵伯防禦戰未竟全功,其他都是完勝。尤其是與國軍的這些精銳美械師交戰,繳獲了大量自動化武器和火炮,一頂“運輸隊大隊長”的帽子,穩穩地戴在了蔣介石頭上。

在國軍進攻狀態下,我軍取得這樣的勝利,有情報部門的很大功勞。在華野所屬的“四中隊”,敵人的所有作戰部署都被破譯,甚至敵人上報的位置,也全部被我軍所獲悉。粟裕將軍根據這些電文,經過精確計算,迅速抓住戰機,每次都能集中三倍乃至五倍兵力,幾個小時擊潰敵人,然後轉戰他處。就這樣,敵人在明處,我軍在暗處,我軍只要牙口硬,想吃那塊吃那塊,而敵人,只能被動挨打,左支右絀。

關注歷史知事,給你講解更多好玩的歷史知識!


歷史知事


說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國家,立陶宛。看看這個國家的歷史,有點慘。

立陶宛位於波羅的海東岸,隔壁就是拉脫維亞、俄羅斯和波蘭。這個國家是個有著輝煌歷史的古國,曾經也和俄羅斯正面較量過。後來國力衰退,開始各種受欺負。

隔壁鄰居就是俄羅斯嘛,所以日子不可能好過。1795年,家道中落的立陶宛併入了俄國,開始受欺負。

一戰的時候,德國人衝過來佔領了立陶宛。戰爭結束之後,立陶宛終於喘了口氣,宣佈獨立,成立共和國。此時的立陶宛被波蘭人欺負著,波蘭直接用槍炮威脅,簽訂不平等條約搞到了維爾紐斯地區。


但是,立陶宛最慘的是二戰期間。

1939年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這難得的蜜月期裡,立陶宛和附近的一大片區域,都被劃分到了蘇聯的勢力範圍內。蘇聯隨後就要求立陶宛,允許蘇聯在立陶宛沿海地區駐軍。這種過分的要求,立陶宛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當蘇聯的裝甲部隊開到邊境之後,再說“不”已經沒有用了。

1940年,駐紮在立陶宛的蘇聯軍隊忽然佔領了這個國家的各個戰略要地,實際上控制立陶宛。在這期間,立陶宛的很多社會精英分子都被逮捕,因為立陶宛政府不敢說話,他們大多都被處死或者流放了。

隨後,立陶宛在蘇聯的迫使下,“興高采烈”的成為了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穩定的日子沒過多久,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了。德軍迅速佔領了立陶宛,然後開始搜捕和處決猶太人,以及親蘇人士。

(立陶宛的猶太人)

被德國人蹂躪了幾年之後,1944年蘇聯反攻,又一次佔領了立陶宛。然後,開始搜捕和處決和德國人有過合作的立陶宛人。很多人,都被流放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

二戰結束之後,立陶宛人一直在默默地抗議著,希望能擺脫蘇聯的控制。各種抗議遊行一直持續到1990年3月,立陶宛宣佈獨立。當然,蘇聯是堅決不同意的。

不過,此時的蘇聯已經奄奄一息,支撐不了多久了。1991年9月6日,蘇聯終於承認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的獨立,這也是蘇聯解體的開始。

波蘭欺負、德國欺負、蘇聯也欺負,立陶宛也是夠慘的。


七追風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蔣介石深知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不可避免,開始著手在軍事上預做準備。1932年1月便把位於北平的陸軍大學遷至南京,並辭退了學校所有的日本教官,換之以德國軍事顧問;在軍事委員會內部特別成立了“警衛執行部”和“設計委員會”兩個單位,秘密運籌對日備戰,同時擬於1938年之前完成60個德械“調整師“的裝備和訓練。



(軍委會委員長)

日本人敏感的掌握了其中大部分信息,開始變本加厲步步緊逼,雙方博弈的焦點就是毗臨東三省的華北地區。1933年初關東軍首先侵略熱河,華北軍事最高長官“北平軍分會委員長”張學良麾下的東北軍一敗再敗,被迫引咎辭職出洋“考察”,接任的是黃埔系二號人物何應欽,而日軍前鋒則兵抵長城沿線。

晚清政府喪權辱國的條約,讓兩支日本軍隊同時駐紮在中國土地上,並且配合起來覬覦華北和平津:首先是關東軍做賊心虛,為了保證“偽滿洲國”的軍事安全,需要佔領長城沿線以為憑障;然後是司令部設在天津的日本“中國駐屯軍”,則希望效仿關東軍搞出事情侵佔華北大地,在兩夥賊寇的共同作用下,1933年3月“長城抗戰”終於爆發。

(主要罪魁、駐屯軍參謀長酒井隆)

對蔣介石而言,華北與東北有著本質的不同,東北三省雖然名義上施行易幟歸順了南京政府,而實際上仍然是張學良和東北軍自己的地盤,南京勢力很難滲透進去。但華北可是國民政府的主權地區,如果任由日本人宰割,蔣介石的執政基礎和統治地位必然遭到質疑,無論是為國家民族還是個人政治前途計,他都必須抵抗。

於是徐庭瑤率領的中央軍第17軍火速北上,在長城內外與日軍激戰,所屬部隊中倒也將星閃爍:關麟徵、杜聿明、鄭洞國、戴安瀾等等,東北軍和晉綏軍也奉命投入戰鬥,各路中國軍隊共計八個軍團14個軍25萬餘人,期間也湧現了傅作義大戰平西、29軍大刀隊喜峰口夜襲敵營等事蹟,但終究不敵約8萬日偽軍,各個戰場紛紛處於劣勢,中國軍隊傷亡已達4萬有餘,日軍傷亡不足5000,而蔣介石為圍剿江西堅不繼續增兵,這仗很難再打下去了。



(徐庭瑤將軍)

由於日本並未做好全面侵華的政治和軍事準備,以及英美等國的有所動作,中日雙方開始就如何停戰進行談判。日本人開出的條件是:國民黨中央軍全部退出華北地區,解散兩省兩市各級黨部,取締具備民族主義色彩的“藍衣社”(軍統前身),劃冀東22縣為非武裝區,這些條款等於要求南京基本放棄華北主權,真的是“欺國太甚”。

然而蔣介石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認為即便中央軍南撤,河北及平津仍然留有雜牌地方武裝,畢竟也是中國人的軍隊,萬一有大的事變中央軍則可立即自河南北上增援;黨部解散也不影響什麼,至於取締“藍衣社”,那本就是個組織和行動相對秘密的單位,日本人去哪裡調查?所以他給何應欽和談判代表熊斌定的調子只有一個底線:絕不允許華北自治。



(主持談判的何應欽)

1933年5月31日,熊斌與日軍代表岡村寧次簽署《塘沽協定》,幾乎等於在事實上承認日軍侵佔東三省和熱河,並把冀東22縣置於日本人幕後控制的偽政府管理之下,中央軍部隊和憲兵第三團撤離平津,日軍則停戰撤至長城以北。這個協定直接造成了華北大地門戶洞開,讓關東軍和“中國駐屯軍”的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註定了四年後“盧溝橋事變”的爆發。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以及拖延戰爭到來的錯誤思想指導下,國民政府等於全盤接受了所有“欺國太甚”的條款,一向得寸進尺的日本,其國內全面侵華的思潮自此甚囂塵上。而1935年的《何梅協定》則完全落實了前述條款,由此造成南京政府在華北的軍力真空,也導致了四年後中日全面戰爭爆發時,平津虛弱迅速淪陷,後果非常嚴重。



(白崇禧及何應欽)

日軍不僅扶植了冀東殷如耕偽政權,還妄圖在北平如法炮製。1935年6月,原西北軍垃圾石友三聯合漢奸土匪白堅武等人,在日本人支持下糾集上千人試圖進入北平鬧事,準備成立什麼“華北國”,何應欽手邊已無一兵一卒,只好緊急調用駐在張家口的宋哲元第29軍前來平叛。

於是,被中日雙方共同默認的雜牌軍第29軍就此成為平津駐防部隊,而宋哲元的態度是:一定程度上的對日妥協可以,但決不能當漢奸,正是在這種複雜而矛盾的心態下,第29軍終於成為1937年“七七事變”的主要當事人。


度度狼gg


“霸道”的挪威強行讓鄰國送一個國王給他!

挪威一直不是一個獨立國家,在1905年獨立之前,挪威一直是被丹麥和瑞典輪流控制。1814年,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瑞典和挪威合用一個國王。

等到1905年,“雄起的”挪威決定終止遙尊瑞典國王,要擁有自己的國王。

可是,挪威從來沒有“王室”,以前不是用丹麥的,就是用瑞典的。

那怎麼辦?

於是,挪威向“前宗主國”瑞典索要一名國王!瑞典拒絕。

挪威又轉向“前前宗主國”丹麥求助,丹麥很慷慨的送了一名國王給他。這個國王就是著名的哈康七世。

(哪裡缺國王,通知我,我自費機票。)

烏克蘭找俄羅斯“漲房租”。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和烏克蘭把黑海艦隊瓜分了。烏克蘭只接收18.3%的艦隻,剩下的都是俄羅斯的。同時,俄羅斯以租賃方式租用克里米亞作為海軍基地,每年向烏克蘭支付9800萬美金,租期20年(1997年-2017年)。

2009年的時候,烏克蘭宣佈要把黑海艦隊基地的年租金從9800萬美元提高25億美元。

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的居民經過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黑海艦隊獲得了永久基地,不用交租金了。

烏克蘭欺人不成,反被上!

百姓無不懷念(hen)我大清啊!

《辛丑條約》:中國人每人賠償洋人一兩銀子,共計4.5億兩白銀;

清政府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謝罪”!

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區,供“洋太上皇”入駐。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20世紀前50年裡美國、英國對待日本的關係基本上就是一個“欺國太甚”的例子。筆者將從日俄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展開講一講美英如何欺日本太甚。

近代日本之所以沒有像大多數亞洲國家被西方國家殖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身先天資源優勢不足卻擁有著極大地地緣位置優勢,成為歐美國家在亞太對抗沙皇俄國的最重要戰略支撐點。於是,歐美國家花大力氣扶植日本使之成為東亞強國。

但是甲午戰爭後美英看到了日本的兇殘和貪婪,開始有所警惕,更重要的是美國想要介入歐亞大陸,取道亞太方向,日本不免就成了絆腳石。不僅如此,早在甲午戰爭前日本一度想要侵佔夏威夷,被美國一記“封門掌”給打了回去。

趁著甲午戰爭前後,全世界列強的眼光都聚焦在東亞大陸之際,美國迅速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展開擴張行動。至1898年,美國取得了美西戰爭的最後勝利,打敗了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從南美洲一路打到了菲律賓,獲得了進入歐亞大陸的前進基地,同時也就擋住了日本企圖通過臺灣南下東南亞的道路。這樣,日本舉全國之力打贏的甲午戰爭,原本想獲得一塊資源地帶然後逐步擺脫對美英的依賴,先是因為俄、德、法三國施壓奪去了北面的遼東半島,再就是被美國扼住了南進大道,完全失去了戰爭帶來的戰略意義。

長期依賴美英的日本自然不敢南下招惹美國,於是選擇了北進,發動了日俄戰爭。

令日本牙根癢癢的是,在付出了屍山血海的代價後眼看可以奪取整個東北亞,美國人又來了,以調停的名義呼籲日俄雙方停戰。一紙《朴茨茅斯條約》不僅限制了日本的發展,同時還讓時任美國總統的老羅斯福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可謂是名利雙收。

血的教訓讓日本這個熱血青年感受到了美國佬的毒辣陰損。於是,日俄戰爭結束的第2年即1906年,日本開始以美國為假想敵制定國家戰略,特別是軍事戰略。日本海軍正是從那時起制訂出第一份對美國的太平洋海戰計劃書。當然美國人也沒有閒著,對日本的提防一刻也沒有放鬆。

從這一輪的交鋒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整個國際大格局中,美國總是處處壓日本一頭,避實就虛,能從弱者手裡取得的就不在強敵手裡硬奪。到最後的結果是,美國從弱者手裡大賺且沒有後遺症,日本從強者手裡小取卻對手越來越多。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40年後的太平洋戰爭的隱患早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埋下並且一再激化。之所以沒有立即開戰完全是國際風雲局勢的變化各國國策的不斷調整所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歐洲大陸,日本便趁機在亞太大肆擴張。先是以協約國的名義出兵德國佔領下的中國山東和南太平洋各島嶼,然後在戰爭結束後又打著反共防共的旗號進入闊別近20年的東北亞,並且大有鯨吞西伯利亞之勢。

日本人所吞併的都是資源豐富的膏腴之地,這當然是美國人所不喜聞樂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結束,美國人馬上把精力轉移到亞太。華盛頓會議、海軍協定、西伯利亞撤軍等一系列看似協商化解國際矛盾的條款,不僅限制了日本的發展,還迫使日本把前一階段吃下去的又大部分給吐了出來。美日矛盾進一步加深。

但是隨著歐洲大陸風雲變幻,美國的國家戰略再次向歐陸方面傾斜,對亞太政策又一次收到影響。

日本趁著這個檔口繼續進軍東北亞,並且一口吞下。這次美國沒有出手,因為不僅美國國內陷入經濟危機無法自拔,更因為取代沙皇俄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強勢崛起,更需要日本製衡沙俄那樣制衡蘇聯,最好是力促日本與蘇聯開戰。

從這個意義上說,14年中日戰爭前10年的戰事實際上是美國以日本人為代理人的一場代理人戰爭。一方面,美國唆使日本擴大戰爭,力促日本與蘇聯甚至是英國開戰,自己坐收漁利,一方面對日本輸出軍火,化解國內經濟危機。但是蘇聯和英國誰也不是等閒之輩,蘇聯一面陳兵東北亞蘇聯一側,準備大打,一面援助中國抗日,力推日本南下。英國的重心在歐洲,在亞太方向以馬六甲海峽為最後底線,部署強大的海軍艦隊、構築新加坡要塞,坐看蘇、日、中、美在亞太廝殺。

隨著戰局的發展,日本最終選擇了南下與美英打海戰。英國人很快一潰千里,整個南太平洋有被日本鯨吞之勢。

自己養了幾十年反過來卻咬了自己一口,並且還要侵奪自己的財產。美國人當然不肯善罷甘休,傾盡國力與日本在亞太展開殊死較量。和日本打了幾十年交道的美國人深知,對於日本這種鬼迷心竅的國家除了放血沒別的辦法,你不把他整得死去活來他就要整死你。

整個太平洋戰爭打得極為慘烈,美軍所到之處基本上是玉石俱焚。後期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和水雷封鎖,把日本近一個世紀的工業化成果幾乎化為烏有,幾千萬日本本土居民幾乎回到了原始社會。

戰後,日本繼續充當美國製衡歐亞大陸的一個戰略支撐點,美軍和美元像兩條枷鎖一樣牢牢控制著日本。


大將軍威武K


范增曾表示“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由此可知秦國對楚國有“欺國太甚”的事實。楚國是西周時期分封的一個子爵諸侯國,後來漸漸成長為一個巨無霸王國;當年楚人跟羌人一樣悲催,他們被商人捉去做成人祭祭祀神靈。周武王伐紂時,楚人也派了八百勇士去參戰,戰後楚人首領被封在丹陽,國格為子爵。秦人在武王伐紂之時全力幫助紂王對抗諸侯聯軍,因此戰後並遷至隴西河谷養馬,後來秦人幫助周王室抵抗戎人,千里護送王室東遷,因功得以封國,國格為伯爵。

秦楚兩國都是東周時期的大國,兩國因為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所謂共同的利益就是遏制晉國的霸業。晉國是中原地區的強國,他向西遏制秦國東出;向南遏制阻止楚國北上;儼然成了中原文明的屏障,因為春秋時期秦國被視為西戎,楚國被視為南蠻。歷史上雖然有“秦晉之好”這個成語,但那只是短暫的,秦晉、秦魏因為河西之地的歸屬,雙方血戰百年,可謂百年世仇。

秦楚結盟共同對抗強大的晉國(魏國)則有數百年的歷史,當年晉楚邲之戰中楚國獲勝,秦國沒有少協助楚國。秦國可以安心西進,滅國十二,益地千里,稱霸戎狄,跟楚國死死咬住晉國是密不可分的。秦楚兩國公室相互通婚,可以說秦楚兩國上層早就血脈相連了,秦國最美公主孟嬴就嫁給了楚平王的太子,最後被楚平王霸佔了。楚國被吳國攻佔首都後,也是秦國出兵協助收復的。秦國強盛後楚國公主羋月也遠嫁秦國,最終成長為大秦宣太后,因為宣太后的原因,秦國王室多娶楚女為後。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戰國初期魏國強勢崛起,秦國被魏國暴揍,這時作為秦國兄弟之邦的楚國與魏國沆瀣一氣,參與魏國主持的分秦大計,表示願出兵十萬攻取秦國的商於之地;秦孝公在《求賢令》中寫道"諸侯卑秦,醜莫大焉"指的就是這件事。秦國變法強盛後,以統一天下為已任,對楚國又哄又打,玩弄楚國於股掌之間。張儀騙楚國與齊國絕交,原來答應的六百里地只有六里;楚國出兵擊秦,戰敗而歸,反而被秦國攻佔數城。秦昭襄王還把楚懷王騙到武關來,然後囚禁楚懷王多年,最終客死咸陽。白起攻佔楚國都城,又焚燒楚國王陵,斬殺楚國數十萬將士。最終楚國還是被秦國攻滅了,十五年後楚國復國並將秦國攻滅,秦人加入漢軍經過四年戰鬥又將楚國攻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