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碰巧2016年的時候去過一次印度,旅途中看到的很多事情讓我顛覆了我對於印度的印象,走在德里的街頭很令人意外的就是有些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動物,因為印度這個國家的宗教背景及其複雜,導致豬、狗、牛等動物可能都是神獸,是不可以傷害的,所以我們在德里的街頭看見了很多的動物在四處逃竄,由於沒有人看管,他們四處大小便,也為“印度味道”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我們也可以看見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窩在牆角或者路邊,他們臉頰凹陷,許多還有著不同程度的身體缺陷,衣不蔽體,皮膚漆黑,手上全是灰塵泥土,地上鋪著一塊毯子,身邊放著幾個大包,估計就是所有的家當了,手邊則是一些令人作嘔的食物。這種生活品質大概就是難民的生活狀態吧,而他們並非因為國家的動亂,這就是他們本來的生活的狀態,這才讓我聯想到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有一等就叫做“賤民”,雖然印度官方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甚至有女性賤民還當上了政府高官,但是我想這離真正的平等還有非常非常遙遠的距離。

這種不平等對比中國的重男輕女,美國的歧視黑人,以及發達社會的同性平權完全不在一個尺度上,他們之間的割裂,是社會制度根本無法抹平的鴻溝,把這次旅遊遊記貼在這裡,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以下是遊記:

為什麼是印度?

印度一直有很多標籤,但從來都不是普羅大眾會首選的旅遊目的地。去了這麼多國家但是選擇把印度作為公眾號開篇第一個要講的地方,確實是因為這個神奇的國度真的在很多方面突破了我對於這個國家之前的固有印象。

我來用流水賬跟大家回顧一下這次印度之旅的整體過程。

2016年,還在唸大三的時候有一天和昊在吃飯的時候想著跨年去哪,打開地圖看了一圈發現東南亞去過幾次了,日本幾個月前也剛去過,歐美對於當時的窮學生來說也是過於奢侈了,地圖放大縮小几百次終於發現在中國的西南角有一大塊很顯眼卻又陌生的國家—印度 ,之後我就開始瘋狂搜索印度相關的資料和遊記,於是網絡上那些對於這個國家極盡誇張和戲劇化的描述就在我心裡種下了一片草原。我向來是個爸媽放養的

“野孩子”,看看自己的腰包,節約節約能夠負擔得起,就通知了爸媽這個決定。而昊這個從小被家人呵護得無微不至的朋友就沒那麼容易了,和父母家人商討鬥爭了很多輪,也經歷了心理建設的無數次崩塌重建之後才準行證勉強獲批,而另外兩位旅伴是一對姐妹,穎和敏,兩個身上帶著很多故事的姑娘以後希望可以和大家細聊。

“天堂”首爾vs “地獄”德里

機票定的是韓亞航空上海往返新德里,在首爾轉機的機票,印象很深刻,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乘坐五星航空的國際航班,那個寬大舒適的經濟艙座椅堪比東航商務艙,航空餐也是美味的雞胸肉排或者正宗全套韓餐,估計放在上海市區的餐廳一頓也能賣四五十。去程選了在首爾轉機將近24小時的航班,還辦了韓國簽證,為了可以在首爾住一晚。畢竟學生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時間,現在真是羨慕得不行。

首爾作為韓國的首都,整個都市區範圍聚集了韓國大約一半的人口,整個城市的文明發達程度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牛beer的城市當屬紐約倫敦,但是論城市的公共交通發達程度,乾淨整潔程度等指標東京首爾新加坡等亞洲城市會比紐約倫敦更勝一籌,去感受過紐約地鐵的尿騷味的朋友應該會認同這個觀點。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首爾明洞

明洞在十二月的晚上依然熙熙攘攘,我們在那年很流行的千頌伊的炸雞啤酒店吃飯聊天到深夜,在便利店買了我最愛的好時巧克力的雪糕,在美妝店買了整盒整盒的面膜和護膚品,我想那時候我們一定幻想著到了印度還能每晚滋潤地敷張面膜,而酒店裡的地暖和暖氣片讓我們對接下來的旅途完全放鬆了警惕。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好時白巧克力雪糕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當我們的航班經過十個小時的飛行,重新穿過大半個中國,從首爾飛向新德里的時候,我在飛機上繼續看了很多關於印度的遊記,Incredible India這個表述被提及了很多遍,飛行圖上我們離目的地越來越近,我也更加期待這次旅途,而我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從首爾到德里的落差可能需要用從天堂跌落到地獄來形容才能顯得比較合適。

德里初印象

德里的機場的入境大廳的這個設計令人非常印象深刻,給人一種強烈的來自宗教的震撼感,這種感覺對於只“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我來說,一般只有在寺廟或者教堂才能感受到。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德里機場入境大廳的佛手

“印度味道”

一走出機場,我的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第一個強烈刺激就是—臭。這種臭非常複雜,細細品味之後我覺得應該包含但不限於奇怪香料的味道,下水道堵塞的味道,蛋白質焚燒的味道,屍體腐爛的味道,等等還有一些我無法分辨的味道。最令我意外的是,這股味道居然可以一直瀰漫在周圍的空氣中,時時刻刻都不會消散。直至我們登上返回首爾的航班。

說回正題,印度的首都德里分成新德里和舊德里兩部分,新德里位於德里的南部,舊城保留了德里主要的古蹟而新城則是印度現代化的象徵。前面的這句話來自百度百科(侵刪),但是當我真的走進德里之後,我想這句話絕不是我們在字面上讀到的那個意思,所謂古蹟真的有如寶藏被棄之廢墟,而所謂現代化更像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笑話。為何我會這樣解讀,後面會有答案。

我們從德里機場乘坐機場快線來前往酒店附近,在火車上坐在我們周圍的印度乘客看上去比較decent,細看他們的眼睛長得非常好看,深邃,眼眸清澈,睫毛纖長上翹,只是皮膚略黑,對待我們這樣的外國人也相當禮貌謙讓和熱情,短短几十分鐘的車程得到了很多主動的幫助和熱情友好的眼神,期間有個小朋友一直在引起我們的注意,似乎想要和我們交流,我不喜歡吵鬧的小朋友,但是也還是報以友好的微笑。直至此刻,我們也只是覺得來到了一個比起中國稍微發展滯後一點的國家,比如東南亞諸國。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機場快線上熱情的小朋友

出了火車站,一切都變了。突然一大群衣衫襤褸面向兇惡的人衝向我們,一兩個單詞對著我們重複嚷嚷,我們定了定神,仔細聽了聽,原來他們說的是“Taxi”,咖喱味的英語早有耳聞,實地見識到了還是有點可愛,這種口音的感染力似乎和我們的東北口音有的一拼,我們幾天帶下來,感覺說起英語也開始有點咖喱味。當然我們也不是第一次出國旅遊的小白,對於這麼可愛熱情的邀請我們也只是堅定地擺擺手“No, Thanks!”,順便拿出Google Map朝酒店走去。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第一次口舌大戰

入住酒店環節沒想到就發生了我和印度人的第一次口舌大戰。到了酒店大堂之後我們受到了非常熱情的接待,包著頭巾的錫克族的侍從主動迎上來詢問我們的預定情況,滿臉微笑地問候我們從哪裡來去往哪裡,全程使用咖喱味英文配合虛擬語氣,同時也主動接走了我們的行李。很快,通過核對護照上的姓名,找到了我們的預定,我們在前臺巨大的一本登記薄上登機了我們的基本信息以及出行目的和下一站目的地,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的登記薄,隨手翻看了下居然記錄了往前數年的旅客記錄,我當時以為是這家酒店的特色,沒想到後來入住的每一家酒店的前臺都擺著這麼一大本旅客信息記錄簿,還真是印度特色了,回想下中國,21世紀了,應該就算在十八線小鄉鎮的私家酒店也用上了電腦電子記錄了吧。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巨大的登記簿

記錄完之後,迎接我們的小哥一個人拿著我們的四個24寸大箱子往房間走,看他太難操作,我們幾次想拿過來自己拉都被他果斷拒絕。一會兒我們乘坐古老的卷閘門電梯來到了我們的房間,完全不是我們預定的時候的照片顯示的樣子,房間小很多,而且非常簡陋。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看了看手機上的訂單,發現房間是這件酒店差兩三個檔次的房型。我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我當即拖著行李回到大堂,質詢前臺,接下去發生了大概長達半小時的爭辯,省略他們各種繞彎子不正面回應的廢話,對話大致如下:

“我定的房型和你安排的不一樣。”

“我這裡看到的你就是定的這樣的房間啊!我們印度人相信神的!不會騙你的!

“不!你看我的手機,我定的是這個房型,你給我的是這個!”

“Oh!不好意思我剛弄錯了!我再幫你重新安排!我們印度人相信神的!不會騙你的!

“好的,謝謝,請儘快!”

“Oh!不好意思我們這裡這個房型已經住滿了,你們可以就住那個房型嗎?我們印度人相信神的!不會騙你的!

“不行,我定的這個房型逼你安排的貴了20%,除非你把差價補給我!”

“啊讓我們和經理商量一下!”……過了五分鐘,”太好了,你定的這個房型剛剛又有兩間退房,我讓同事帶你們過去吧!我們印度人相信神的!不會騙你的!”(我們入住的時候是晚上八九點,這個時候為什麼會有人退房呢?好奇怪。)

……

總之浪費了半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入住了原來預定的房型。有了這樣一次開門一棒,對於後來發生的種種低級詐騙我也就見怪不怪了。

第一天就中毒

好好睡了一覺,養足了精神,我們第二天一早就開始探索德里這座城市了。德里居於印度的北部,印度半島幾乎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伸進印度洋中,背靠世界第三極--高聳的青藏高原,阻擋住了印度洋的水汽繼續北上,這樣的地理特徵導致印度全境幾乎全年都是溫暖溼潤,雖說已經是十二月了,一件短袖加一件薄外套足以。

印度各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令人堪憂,全球空氣質量指數最差的幾個城市幾乎快要被印度包攬,中國華北城市在印度的霧霾天面前真是小巫見大巫,我們在德里的那幾天幾乎都是不見天日的狀態。短短几十米之外的高大建築物如凱旋門就已經模糊不清,百米之外的建築物再高大也完全看不見。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霧霾中的德里凱旋門

除了霧霾之外,走在德里的街頭很令人意外的就是有些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動物。因為印度這個國家的宗教背景及其複雜,導致豬、狗、牛等動物可能都是神獸,是不可以傷害的,所以我們在德里的街頭看見了很多的動物在四處逃竄,由於沒有人看管,他們四處大小便,也為“印度味道”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我們也可以看見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窩在牆角或者路邊,他們臉頰凹陷,許多還有著不同程度的身體缺陷,衣不蔽體,皮膚漆黑,手上全是灰塵泥土,地上鋪著一塊毯子,身邊放著幾個大包,估計就是所有的家當了,手邊則是一些令人作嘔的食物。這種生活品質大概就是難民的生活狀態吧,而他們並非因為國家的動亂,這就是他們本來的生活的狀態,這才讓我聯想到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有一等就叫做“賤民”,雖然印度官方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甚至有女性賤民還當上了政府高官,但是我想這離真正的平等還有非常非常遙遠的距離。這種不平等對比中國的重男輕女,美國的歧視黑人,以及發達社會的同性平權完全不在一個尺度上,他們之間的割裂,是社會制度根本無法抹平的鴻溝。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城市裡隨處可見的低種姓印度人

而當我們走進星巴克或者一家只寫著英文招牌的飯店,旋轉門之外完全就是另外一個世界,裡面的人們衣著體面,女人們喜歡帶金,有些肥胖的身軀顯示出他們根本不缺少食物,臉上的微笑和友善彷彿他們和門外的躺在地上的那些人不屬於一個世界。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中國不供應的星巴克Shorts杯型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高級飯店裡高種姓的印度人

由於我們去印度的時候正巧趕上政府廢鈔,由於貪汙和假鈔的問題非常嚴重,政府只能採取廢除舊版大面額鈔票的舉措,而印度的移動支付和信用卡支付幾乎沒有任何市場,那段時間市面上現金奇缺,每天銀行門口人們都排起長隊取錢,而地下取錢的換匯的地方匯率也是應聲上漲,即使在很多銀行都有

專門給外國人服務的櫃檯,這還是給我們的旅途也造成很大的麻煩。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銀行門口排隊取錢的隊伍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頭頂貨物的商人

德里的第一天,我們走馬觀花地看過了大家都去打卡的景點,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同時身體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和穎遭遇了食物中毒,當晚開始嘔吐。我們出行前對於印度的食品安全已經早有耳聞,已經做了很多準備,比如只喝瓶裝水,隨身攜帶快乾洗手液,不吃路邊小吃等等,但是還是不知道哪個環節出錯,第一天就倒下了兩位。我們不得不更加小心我們的腸胃,但是沒想到洪水只會來得更加兇猛。

德里火車站歷險

德里小住了幾天我們要乘火車前往阿格拉,也就是阿格拉堡和泰姬陵所在的城市。

早早在網上做了攻略,德里火車站專供外國人買票的地方在一個單獨的地方,比較隱蔽,而且會有很多騙子會試圖告訴你票賣完了,甚至會有團伙仿造一個外國人火車票購票處引你上鉤。我們到了德里火車站,直搗二樓,由於有兩個病號,我們走得比較慢,大概十分鐘的路,我們數不清有多少人前來“幫忙”,有幫忙購票的,有幫忙帶你成乘車的,有幫忙提供其他交通方式的,還有幫忙友情提醒今天德里火車站票全部售空的。Anyway,統統不信,我們按圖索驥找到了外國人專門的購票處,果然環境和外面的嘈雜完全不一樣,有皮沙發和空調,也沒有人講話大聲。我們填表購票,在那邊休息候車。網上說的果然一點沒錯。

到了還有半小時開車的時候我們下樓前往站臺。那景象真的是令人難忘。我們完全沒辦法依靠公共路標系統知道我們的車在哪個站臺候車,什麼時候抵達。我們只能找到諮詢中心求助,於是得到了我們的列車延誤四個小時的消息,他們說出這個消息的時候面色平靜而我們幾乎驚掉下巴,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工作人員只是哈哈一笑“This is India!”此時我心裡想起了無數遊記裡提到的那句“Incredible India!”無奈,由於我們有兩個病號,只能央求工作人員讓我們在辦公室裡候車,在此期間穎忍著巨大的噁心跑進火車站的公共廁所,很多次。看著她面如土色,我當下真的感覺非常抱歉。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在站臺上從黃昏等到夜晚

火車延誤了很多次之後我們終於上了火車,上車之後我突然覺得在火車站外截胡的騙子們似乎也不是真的那麼壞。我們買的最高等級的車廂,比起國內的火車的硬座可能還要再差那麼一點,但是他們還提供餐食呢。喔不,那個餐食端上來的時候嚇得我們趕緊把它扔進垃圾桶,否則怕是我會立馬吐出來。

神聖的泰姬陵

終於到了阿格拉,離開了德里這個大都市,似乎霧霾也沒那麼嚴重了,時而有一個朦朧的太陽的形狀,時而還有一些藍天,不變的還是“印度味道”和衣衫襤褸的人。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阿格拉堡

阿格拉距離德里其實不遠,作為莫臥兒王的宮殿,他的宏偉實在出乎我的意料,整個城堡用石頭鑄成,裡面有自成一體的防衛公事和護城河,曾經還在城堡周圍溝渠裡養著猛獸作為防禦,難得的是如此冰冷堅固的城堡裡面卻也充滿了藝術的元素。聽嚮導介紹沙賈汗在波斯語中就是“世界的統治者”,他的妻子來自於不同的宗教,有印度教、波斯教也有伊斯蘭教,他的阿格拉堡內部,不同的妃妾居住的宮殿都是按照她們各自的宗教特色建造裝修,所以阿格拉堡內部就是一個

融合了各個宗教文化的藝術博物館。而著名的泰姬陵就是沙賈汗為了紀念他最愛的來自伊斯蘭教的妻子所建,他還為自己設計了一個純黑的陵墓,和泰姬陵隔河相望,而他自己的陵墓只打了地基就被自己的兒子篡位並且被囚禁在阿格拉堡的一個房間裡,沙賈汗只能每天遠遠望著泰姬陵直到死去。當我親身走進潔白的泰姬陵,太陽的光線折射使它呈現出聖母一般的純潔平靜。這裡我描寫的再多,放上再多的圖片也實在沒辦法實景還原給大家那種美好,總之如果再去印度,我一定會再去看一次泰姬陵。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泰姬陵

我們在泰姬陵參觀的時候,受到了一些印度人的合照請求,當時我們真的很意外,我們也不是什麼明星,但還是接受了他們的請求,但是他們居然一行幾個人輪流和我們合了照,彷彿我們是什麼巨星,看見他們非常開心的把合照發到了社交平臺上,表情上顯示出一股難以掩抑的自豪感,我的內心還是非常詫異的。

教印度廚師煮粥

離開阿格拉堡,我憑藉一貫以來的身體自愈能力從腸胃炎中逐漸恢復過來,誰知在前往Jaipur的路上昊和敏也接連中招,而且他們還伴有發燒的症狀,所以在Jaipur,我們只在某個大家身體狀況都還不錯的下午去了巨大的教堂。你們知道嗎,當教堂(經評論區指正,這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可能我的腦子裡覺得清真寺也是教堂的一種吧)廣場上的人們全部脫去鞋子,跪在蹭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虔誠的祈禱,悠揚的鐘聲緩緩敲響的時候所有人都閉上眼俯首祈願,那一刻我真的內心充滿了敬意,深嘆宗教的偉大,而這種毫不做作,發自內心的虔誠景象在其他寺廟或是教堂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那一刻內心彷彿獲得了巨大的平靜。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在Jaipur,大家主要在休養生息,我在酒店的後廚教印度廚師煮粥,因為他們似乎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食物,同時也是監視著他們製作食物過程的衛生程度,我阻止他們用擦桌子的抹布擦鍋,要求他們淘米,煮粥前用開水燙過所有的餐具。廚師們看著我顯得有點無奈,我只能不停的強調我們的夥伴們遭受了非常嚴重的食物中毒,現在必須保證食物的衛生。廚房搗騰了好一陣,我終於得到了一大碗用細長的印度大米煮成的粥,帶回房間的時候居然覺出了一點流落異國他鄉的淒涼之感,同時心裡也是湧上了對國內各種美食的強烈思念之情。那兩天除了這一大鍋粥我們都不敢再使用經印度人之手製作的食物,主要以各種帶皮的水果為食,是真的怕啊。

擺平出租車司機

修養兩天之後我們繼續乘坐火車前往Jodhpur,藍色之城。

在去往Jaipur火車站的路上我們已經熟練掌握和印度突突車司機砍價的方法論了,從一開始的八折砍價到對摺,現在直接就從一二折開始砍價,十有八九還是能成交的。但是這個突突車司機把我們放在了距離火車站還有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說他的突突車不能開進去,我看了周圍卻是也只有汽車往裡面繼續開,為了不耽誤趕車,我們爭辯了幾句只好下車。正當我們打算走過去的時候,一輛麵包車停了下來,說要載我們過去,價錢是100盧布,由於在印度被矇騙多了,我不得不小心的確認是100四個人不是100一個人吧,他滿口答應說是100四個人。我們於是上了車,不一會兒就到了,下車前他要我們先付錢,我拿出一張100盧布,這時候他擺擺手說,是400盧布。我突然就氣不打一處來,瞬間跟他吵了起來,甚至說了你怎麼可以這樣丟你們國家的臉這樣的話。他看我的氣勢這麼強硬,改口說sorry是100. 我給了一百立刻就下車了。這時候我對於印度人的騙人伎倆真的是恨之入骨了,倒不是因為他們真的騙了很多錢,而是覺得他們用這種卑劣愚蠢的欺騙手段簡直就是在侮辱我。

將雙扣傳播至印度

上了去往Jodhpur的火車上我們遇到一個印度高知家庭,極大地改變了這一路上我對於印度人的糟糕印象,他們一家三口休假旅行,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他們居然在用和我們一樣的免洗洗手液,要知道我們來印度一週的時間還沒看見有其他印度人如此注意衛生。由於在一個車廂,旅途又比較漫長,我們逐漸攀談起來。爸爸是工程師,曾經外派去意大利工作過一段時間,媽媽家庭背景也比較優越,念過大學,雖然現在還是家庭主婦,他們的英文也比較流利,也不會有很多的語法錯誤。聊天過程非常舒服,從他們口中我得知了他們對於印度的理解,我甚至殘忍地告訴他們現在中國的概況,一個簡單的例子,他們說iPhone在印度人心中一樣也是最好的手機,但是很少有人可以消費得起,是絕對的奢侈品,當我告訴他iPhone在中國也是昂貴的手機,但是大部分人一個月的工資還是可以買到一部最新款iPhone的,他們立刻表示中國比印度先進發達太多了。這一點倒是和我們在網絡上看見的盲目自大的阿三形象不符,他們表現出來的端莊和優雅遠比中國的土豪更令人傾佩。我也說起我們在泰姬陵遇到要求合照的事情,他們告訴我,對於印度人來說,

能有一個外國朋友或者僅僅是和外國人合照都是一件非常非常驕傲的事情,他們說這是印度的落後導致的人們的自卑,聽了這樣的答案內心還是覺得有些不是滋味。除此之外,我也為家鄉做了一次文化輸出,教會了他們打雙扣(浙江的小夥伴一定知道這是什麼),也給睫毛長到令人髮指的寶寶看了很多中國的照片。這一段火車旅途直至今日依然印象深刻,這種萍水相逢又能互相瞭解彼此生活的感覺太奇妙了。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印度版舍夫沙萬

我們從德里往Jodhpur是一路向南的旅途,所以到了Jodhpur的時候天氣已經熱得只能穿一件衣服了。Jodhpur是一個藍色的城市,在古代,只有高種姓的人家才可以用藍色裝飾自己的房子。時至今日,現代法律打破了這種不平等的規定,平民百姓也可以肆意使用藍色,所以這裡就像是被上帝打翻了藍色顏料罐,整個城市到處散佈著藍色的房子,和舍夫沙萬很像。但是在Jodhpur的城中心是一座山,山頭上是一座巨大的城堡,現在依然有貴族生活在裡面。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從城堡俯視藍色小城

雖然現在不管在城裡仰望城堡,還是從城堡上俯視這個藍色的城市都是非常美好的畫面,但是這種古時候令人壯闊的的建築背後必然會有悽慘的故事,關於強迫奴隸建造宮殿城堡的故事我們聽過太多了,而真正令我感到震撼的是這裡的殉葬制度,這座城堡的主人去世的時候,他的所有妻妾全部被要求殉葬,在城堡裡的一面牆上有這樣一副作品,一些手印呈階梯狀分佈,最上面的是正妻,第二行是地位較高的妾,越往下則是地位越低的妾,我不敢去數有幾個手印,穎舉起她的手去比畫,有些手是那麼的小,大概像是十二三歲的女孩的手印。我無法想象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是如何成為一個將要死去的男人的小妾,更無法想象,在她還懵懂的時候就要去殉葬,這樣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存在的意義。更不敢想象的是,這種殉葬制度在印度的農村現在依舊流行,也不會被法律制裁。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到達Jodhpur之後我們大家都非常疲憊,我依然記得到達第一天我洗了一個很久很久的澡,洗完之後坐在酒店的陽臺上颳了啦喳的鬍子,拿出首爾買的面膜敷了起來,我就坐在陽臺上,靜靜地吹著風,看著面前的藍色建築物,從下午一直坐到晚上。我是一個Energy Level非常高的人,尤其是在旅途中,不管走了多少路說了多少話,精神會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不太會感到疲憊,但是那天我真的有一種身心俱疲的感覺,也許是困頓旅途中的病痛交加,也許是一路上看見的複雜交融的文化,也或許是看見了太多居無定所的人,我已經無法分辨了。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特別的跨年

跨年夜那天晚上,我們坐在城裡一個露天陽臺上吃飯,看著遠處的城堡慢慢亮起了燈,四個人把酒言歡,一趟折騰下來大家的上吐下瀉終於也都好得差不多了。夜色漸晚,天氣還是有些涼快,我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Jodhpur之後我和昊就要啟程回國,穎和敏還要接著在印度呆上十天半個月,他們的弟弟也正準備從中國飛來印度,在德里匯合,這時候敏打電話給弟弟,想要囑咐他多帶些國內的食物過來,當敏不停說要帶的東西的時候,弟弟終於不耐煩了,表示印度難道沒有超市嗎!當下我們四個真的內心一大堆原因恨不得一下子不能全說出來,吵了半天敏實在急了,撂下一句“你不帶過來你就等著來印度餓死吧!”。氣呼呼地掛了電話,我想沒有來過印度應該實在是很難理解我們著急的心情吧。

不一會兒就十二點了,我在朋友圈寫下一句“低下頭去努力生活,抬起頭看看別人如何生活,未來依舊有無數可能擺在我面前。希望可以釋放更多能量,也不忘記繼續安靜思考。”我多想用一個瀟灑的ending來結束每一次的旅途,但是這次印度之旅實在是讓我敬畏。但當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都覺得

不虛此行

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