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晋江没有大学?

慢性子怪咖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等院校名单中,所在地"晋江"的没有院校(职业院校的话,有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不过分校还是不少的,如福州大学晋江校区(金井)、泉州理工学院晋江校区等...

在2018年新设专科学校(5所)、高等职业学校(26)中,不谈晋江,福建都未有一所入选...

全国百强县前列的晋江,为什么没有大学呢?

其他答题人在文化上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其他方面,小西觉得晋江创业的文化同样有不小的影响。在不少人眼中,师傅带徒弟比老师带学生更可靠,也更好的传承知识与财富。另外,引入大学除自身条件,关键是别人得愿意。

其实,大学从无到有难度大,但也有例可循,如昆山的杜克大学就是不错的榜样。晋江和昆山在不少方面也有相似性。

历史上,大学迁移选址离不开省市政府的支持,县级单位在这个层面拥有的决定权太小,这也是之前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等未和晋江结缘的原因。

虽然没有知名大学,但晋江的教育投入不小,不少宗族都会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鼓励,额度5万-10万的都有。另外,在中小学建设上,在福建也是投入排名靠前的,学校质量极为不错。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9-01-14-05


帅小西De


晋江,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派文化的佼佼者,没有一所“称职”的大学,确实颇让人惋惜。

中国的大学,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大概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创办潮,分别为:

(1)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渐的氛围下,西式学堂的创建;(2)解放初期,全国高校仿效苏联模式大规模伤筋动骨;(3)改革开放,地方经济大发展之下地方高校的大崛起。

很遗憾,晋江市在这三个阶段都“顺(yi)利(wai)”错过了,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条件限制。

一、第一阶段:晋江县的前世,决定了晋江市不会有百年大学

晋江市作为泉州的第一县,并不是靠这几十年“打拼”来的地位,自从“泉州”这个名字与这块地方绑定在一起后,晋江县就一直是泉州市(郡、府)的附郭县,也就是县衙和府衙同处一城,因此说起晋江县,便相当于提及泉州府。

府、县同处一城,且过去的泉州府实在太厉害,经济、文化等方面在福建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晋江县城,也就是泉州府城自然是八闽各处最为风光、发达的地方之一,但凡有一些泉州的“牛逼事”大多会在府城落脚。

就像晋江县历史上1300余名进士中,就有近1100名来自府城,可见府城的文化之盛。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到了民国时期,泉州在军阀的破坏之下已经有些落寞,但还是有足够的资源建立西学的,而这些主要的西式学堂却基本落户在府城,晋江其他地区则相对少了许多。

最关键的是,对于公立的学堂,因清廷曾有令旨,省一级以下只可设立高等学校,不得设置大学堂,因此在这段时期,泉州也仅有高等学校演变而来的中学堂,并无大学,而在民国中后期,闽南各地动乱不停,仅厦门相对安宁,于是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侨倡办大学时,则将校址选择在厦门道道署所在的厦门岛以及陈嘉庚自己的故乡集美。

泉州竟然没有。

二、第二阶段:战争前线,大学更是无缘

解放初期,中国掀起了高校创立、兼并、取消之风,因闽南地处前线,在大学教育方面大概只有拿去没有拿来。

该时期,厦门大学几乎被拆分个精光,除了省内支援建立福州大学外,大部分学科都被内迁,也因此厦大常与浙大等高校合称“中国高校五大母校”。

然而,泉州此时却是有意外的收获。

泉州师范和华侨大学被倡立。

但当时的泉州称晋江专区,尽管晋江与府城已拆分,但冠名晋江的区署却仍在府城,因此泉州师范和华大自然会选址府城,府城以外的晋江县自然仍是无缘的。

三、第三阶段:经济蓬发,科教文卫却未及时跟上

改革开放后不久,晋江县及后来县改市的晋江市,竟然自力更生形成令人吃惊的民营经济规模化,一度在整个中国都掀起了学习晋江的浪潮,晋江也因此重新恢复了过去老大哥的优势地位。

然而,这个时期的晋江,仍是县级市,在科教文卫的很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或许有些人被良好的经济冲昏了头脑,竟然没能在基础设施等方面迎头跟上,以至于到了今天,晋江市虽有发达的经济,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城建和基本配置。

即使是泉州府城,似乎也没能在这方面有太大建树。

与之相比,经济并没那么突出的厦门,高校事业虽谈不上蓬勃发展,但也算是甲于八闽,除了第一阶段创立的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村外,还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后的优势条件,以合并方式重组集美大学,自创了鹭江大学(今厦门理工)等大学。

单纯这点,圭海君认为,泉州和漳州应该可以学一学。


多言一句:泉州应该引以为傲的华侨大学,为何会在厦门设置理工科校区,真是难以想象,就像当初厦大在漳州设立校区时,是漳州的远光却是厦门的败笔,好在后来两边都是双赢的局面,泉州可能要好好想一想了。


圭海四记


晋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产,文风颇盛。晋江这个名称下也出版了很多文学作品和杂志。而晋江虽然建国后被分割了很多次,但是晋江市的实力仍旧是福建省内第一县级政区。照说晋江完全有实力建设一所以晋江为名的独立大学。



晋江地处泉州,整个地级市泉州虽然经济活跃,经济总量连续19年福建第一,但是大学数量比较少。以往几届政府很重视发展经济,但是对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华大被逼出走又被行政压住留在泉州,这几年虽总部名头仍在泉州但是厦门校区的发展远快于泉州校区,可见重视不够投资不足才导致华大名不变是在泉州,但实质仍在做总部迁移厦门的事。还有泉州大学几十年了仍旧复名不了,而泉大更名的泉师现在都跟不上福建省内其他高校进步的速度,原本漳师和泉师在一个水平上,现在更名后的闽南师大已经远超泉师了。泉师成为本科院校时鹭大还只是地专,而厦理工都已经跑多远了而泉师呢?)。在这样氛围下晋江虽然经济发达,但是仍没有那样的魄力去成立一所以晋江为名的大学。

泉州民办大学虽然有几所,但是民办大学都喜欢大名头。如果能用中国最好,不行福建次之,再不行也得是地级市名,如果连地级市都不能放,那索性就不用地名挂头,比如仰恩大学。所以也不存在挂晋江为名的民办大学。

难道都没有名字中有晋江的大学吗?也不是,著名大学在晋江开办的分校,就会挂名某某大学晋江分校。但是这样的大学仍不能让晋江人解气!

所以晋江没有以晋江为名的独立大学。


yellowbo1


有啊,怎么没有,晋江金井,福州大学差不多都建好了,只是有一部分没装修,都有上新闻,现在进去了两百多个大学生,道路基本跟通沿海大道接通,交通非常方便,金井房价会涨那么快,跟建这大学有很大的关系,听说还有建汽车城,生产跑车,以后金井会越来越热闹,人口会越来越多,祝福金井😊


转角遇到蛇


晋江有三个大学: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今年招生);泉州理工学院(今年升本),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晋江人,包括整个大泉州地区很重视教育,民间大量捐款都是投到教育上,会做生意并不等于不重视教育,泉州的民办大学是全国最多之一,一级达标高中也是全省最多。


顶詹


晋江县级市的县城也就是城区青阳镇是具级市内经济比较差的镇,故城区是不可能建大学的。而晋江的企业都是民企,由前店后厂和三合一𠂆房由家族发展起来的,早期主要靠走私、山塞、后期靠明星央视广告发展壮大。第一代企业家大多小初文化。90年代未,在晋江X镇曾建大学城,要把泉州所有的大学、中专迁入,烂尾。也是造成华侨大学工科部分迁移厦门的原因!


三江源6489


说白点,晋江只是泉州的一个县,所以不配拥有大学


健跑男


因为晋江就是泉州农村的一个镇发展起来的,民国之前晋江县就是泉州老城区,泉州市区的县后街地界就是晋江县府所在地。当前的所谓晋江,以前叫青阳镇,晋江改为市是最近十几年的事。目前有泉州理工学院新校区在晋江地界。


水心不惑


晋江不是有个大学城吗?


心澜笨笨01


我们县里也没有大学,抱歉现在我们县也称作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