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治蜀,人越治越少?百萬大軍的背後有多少水分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些三國時期的重要戰役,羅貫中寫到這些戰役也常常是大手筆,赤壁前夕,曹公本已有中原精兵五十萬,又得荊州水軍三十三萬,劉備夷陵之戰,也是出動了七十五萬精兵。看的時候不由得暗自咋舌,他們是從哪裡徵的這麼多兵,每次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人,好像兵源永遠不會枯竭似的,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麼多人呢?


諸葛亮治蜀,人越治越少?百萬大軍的背後有多少水分


以夷陵之戰為例,在寫到劉備給關羽報仇的時候,可謂傾巢出動,全部家底都押上了,但是四十多年後蜀國被滅的時候,統計人口卻只有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軍隊十萬二千,羅貫中叔叔也在這裡也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好像也虛構不下去了,也就是說,蜀國經過諸葛丞相,還有費禕董允那麼多內政高手長期治理之後,所剩的全國人口只比當初夷陵之戰全部士兵多一點點!

諸葛亮治蜀,人越治越少?百萬大軍的背後有多少水分

然而實際上,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殘酷。劉備佔據兩州,勢力最大的時候,士兵才不過二十萬人,夷陵之戰時,其部隊大概在六萬左右,不會超過八萬。赤壁之戰曹軍的數量,也大概在二十三萬左右,不會超過四十萬。本來,在東漢時期,人口曾經到達一個頂峰,達到過四千六百多萬人。結果到了魏國剛建立的時候,由於長期動亂,很多人在戰亂中喪生,又遭遇天災和瘟疫,還有很多人流離失所的人也沒來得及登記在冊了,也就是成了“黑戶口”,最後整個中原的人口加在一起,只有七百七十多萬。


諸葛亮治蜀,人越治越少?百萬大軍的背後有多少水分


也就是說,人口損失接近了百分之九十。這是漢族的一個人口大滅絕時期。這三個國家中,魏國佔據最富庶的地區,人口大約有四百四十多萬,按照十個平民供養一個士兵來算,魏國最多供養五十萬軍隊;吳國人口大約二百三十多萬,最多供養二十萬軍隊,而蜀國最貧瘠,只佔據一個益州,才一百萬人口,最多養得起十萬軍隊,這十比一的軍民比例,還不能算上老弱婦孺,這樣的狀況下,壯丁代表著寶貴的生產力,代表著國家的希望,如此看來,蜀國百姓負擔真是很重啊!還要服兵役、捐賦稅支持連年的北伐,真是不容易。也難怪蜀國後期再也不願意承載這樣大的負擔、連年北伐了。

那麼小說裡為什麼往往把人數說的這麼多呢?其實,這樣多半是為了虛張聲勢,嚇唬敵人,即使在真實歷史中,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王莽打劉秀,出動了四十二萬人,號稱百萬,淝水之戰時,前秦皇帝苻堅動員八十七萬士兵,也是號稱百萬大軍。那聲勢比劉備可浩大多了。劉備的七百里連營,首尾尚且不能兼顧,苻堅的大軍可是鼓譟震天,像蛇一樣綿延千里,可能是後來有點失控,蛇頭被打掉了導致軍心受挫。

須知這古代戰爭,在信息不比今日發達的情況下,無中生有,多報人數也是壯自己威風,震懾敵人的一種手段,大軍拉出去不是幾十萬就是上百萬,要是隻說帶個幾千幾萬人,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恨不得扎幾十萬個稻草人當兵使,這“樹上開花”的招數,還真有人用過。安史之亂時,唐朝名將張巡就曾經草人借箭,在夜裡放下五百個稻草人,白白得了叛軍許多箭矢。敵人一連上當兩三次,非常生氣,不再理會,結果後來,張巡放下去五百個真正的活人,殺了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諸葛亮治蜀,人越治越少?百萬大軍的背後有多少水分


除了虛張聲勢以外,還有些情況是真的。也就是說,這百萬大軍名副其實,但是其中組成部分很多。也可能是押運糧草的、灶房伙伕管飯的、隨行歌妓娛樂人員、隨行家眷、其他非戰鬥人員……即使是負有戰鬥任務的那些人員中,以剛才說的前秦皇帝苻堅的大軍舉例,當時北方的各種民族都魚龍混雜,摻雜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心繫他的大秦國,願意真心歸順和賣命的,苻堅對此並沒有清醒的認識,也沒有把王猛臨終的話放在心上,終於招致覆亡,仰天長嘆,把國家治成這個樣子,還有什麼臉面回去見父老鄉親。看來,統率如此之龐大的軍隊,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正是人心可畏啊。

從三國到晉朝初年,人口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才逐漸恢復到一千六百多萬左右,沒想到五胡亂華,苦難的中原人民又陷入了長期的黑暗,竟被逼到了亡族滅種的邊緣,戰爭帶給黎民百姓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難以想象,在那樣一個暗無天日的時代,百姓會如何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