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基金遭遇急漲行情 “新生”探索平衡之術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4日,去年四季度以來成立的有對應時間階段業績的次新主動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下同)中,成立以來收益為正的基金佔比約92%,今年以來獲得正收益的基金佔比近95%。不過,雖然次新基金整體大面積獲得正收益,但是與市場同類基金平均淨值以及市場大盤走勢相比,這批“新生”的表現並不太出色。

這似乎印證了“熊市買新、牛市買舊”的市場慣例。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發現,次新基金整體的業績表現受產品成立時間、建倉節奏等限制。不少去年11月、12月間成立並逆勢建倉的個基多有不錯表現。對於市場機會,多位次新基金的基金經理認為,此前的市場急漲行情對次新基金來說壓力較大,後期如果市場出現結構性機會,將在平衡風險和收益的前提下,做好佈局與操作。

95%次新基金獲正收益

截至4月4日,去年四季度以來成立的有對應時間階段業績的次新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成立以來收益為正的基金佔比約92%,平均回報為10.13%;今年以來獲得正收益的次新基金佔比近95%,平均回報為17.65%;最近一月淨值增長的次新基金佔比約為95%,平均淨值漲幅為5.70%。不過,這樣的成績並未跑贏同類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也並未跑贏同期上證綜指的表現。

次新基金這種業績表現,也印證了市場“熊市買新、牛市買舊”的慣例。對此,銀河證券基金分析人士表示,次新基金在市場急漲行情面前有著天然的劣勢。“一是成立時間短,很多次新基金並未完整參與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二是建倉節奏受限,基金經理建倉需要時間,一味追求快、追求高倉位的基金經理並不會太多。上述原因決定了次新基金在本輪行情中的表現。”

觀察發現,不少去年11月、12月間成立的次新基金都有不錯表現,特別是一些快速建倉和提升倉位的次新基金,幾乎完整地參與了今年以來的行情。例如次新基金中,今年以來收益前五位的基金產品,成立的時間分別為去年11月2日、6日和12月7日、25日、27日。如此推算,上述個基在成立後,逆市迅速建倉,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以今年以來收益靠前的華安製造先鋒為例,該基金成立於去年12月25日。其時,華安製造先鋒擬任基金經理蔣璆表示,由於整體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累計調整幅度已較為明顯,市場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優質個股的投資安全邊際在不斷提升中,中長期投資價值不斷顯現。由此推算,該基金對今年以來行情的把握應該較為積極和充分,基金產品在倉位和配置上也契合了市場節奏。

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對於次新基金之間不同的業績表現,多位基金經理均認為,次新基金作為市場的“新生”,其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對於後市操作,他們表示,目前市場已處相對高位,後市雖仍有機會,但是震盪和盤整的風險也隨之上升,將對自己管理的產品做好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目前我管理的這隻基金,還有近三分之一的倉位未完成配置。後續如何操作,我會多思考,多觀察。前期倉位的建立中,不乏有追高的個股,當時的壓力比較大,雖然市場最終給予了回報,但是目前點位上的建倉將會更趨向於謹慎,會偏大盤價值型機會,做好風險管控。”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當然,也有次新基金的基金經理認為,市場機會正在漸次展現,將產品的倉位配置和倉位提高,可以較好地與市場機會的展開合拍。“即便是急漲行情暫歇,市場結構性機會也將強勢體現,對於次新基金來說,沒有歷史負擔,沒有換股調倉壓力,更能抓住這些新出現的機會。震盪和盤整對次新基金來講並非壞事。”一位普通股票型次新基金的基金經理表示。

對此,前述銀河證券基金分析人士認為,不論下一步市場行情如何演繹,次新基金對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次新基金投資,既可以享受新基金“輕裝行軍”的優勢,也需要看到市場行情演繹中可能出現的對次新基金建倉配置、倉位提升的不利因素。

次新基金遭遇急涨行情 “新生”探索平衡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