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鲜活的创业悲喜剧,90后创业真的不行?

2018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ofo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由于押金和债务问题,ofo的创始人戴威成为了一名老赖。债务的冲击把整个投资界和数百万用户都震惊了。

曾经的意气风发,让这位27岁的年轻人生动地演绎了一场90后创业的悲喜剧。

一场鲜活的创业悲喜剧,90后创业真的不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始人戴威在校园内推出了“共享计划”,向学生回收单车作为共享单车。一开始,主要为校园里的师生服务。当时,戴伟宣布他将在北京大学推出10,000辆共用自行车,并向北大师招募2000名共享车主。这一次,共享自行车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共享经济。

OFO这个共享的自行车模型很快被认可。 10月,北京大学校园平均每天有4,000份订单并获得了前900万的融资。然而,刚刚获得融资的OFO速度没有很快,主要集中在校园。

一场鲜活的创业悲喜剧,90后创业真的不行?

接受了“朱啸虎”和“金沙江创业投资”的投资。被戴威认为是下一个滴滴的感觉良好。朱啸虎积极帮助戴威成为说客,并拉拢到王刚和真格基金,制造共享单车的风口,的确如此,ofo迎来了资本的热潮。

一场鲜活的创业悲喜剧,90后创业真的不行?

但好景不长,市场开始传出ofo出现财务危机,及至2018年1月份,有媒体直指ofo出现资金链断裂危机,公司账户上的现金只够支撑一个月,虽然当时公司方面愤然指责并进行辟谣,但随后种种迹象显示ofo已经深陷尴尬境地。

一场鲜活的创业悲喜剧,90后创业真的不行?

从2015年创业至今,ofo一共经历大小十轮融资,三年来,戴威花掉了太多不该花的钱。

有员工说,“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一批车锁,可能从北京邮到某一个地区,ofo绝对不会去走邮政或者其他快递,我们绝对走顺丰,而且是快速的那种,其实时间上并没有要求。”

与此同时,ofo的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你如此年轻就执掌独角兽,遇到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当年戴威如此回答,“我并不认为在个人能力、做事能力上甚至融资能力上有问题,如果一定说有问题,那就是在管理上。”

结果一语成谶。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很多员工发现公司的组织、管理、制度已经跟不上ofo的发展规模。“他们大多都是大学刚毕业,并没什么经验,仅仅是因为进入公司早就成为领导,这对于其他后进的有能力的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一个ofo底层员工私下把这类领导称为“泥腿子”。

颇觉讽刺的是,在颁发优秀员工奖一个月后,精挑细选十位优秀员工中的三位被开除。原因是数据作假、贪污。“ofo团队比较年轻,戴威把在北大当学生会主席的一套用在公司治理上,整体管理比较松散、随意和学生气息,一些员工上位靠关系,而不是能力,”一位员工表示。

管理也成为了戴威和滴滴交恶的关键点之一。2016年10月,当滴滴通过C轮融资首次进入ofo,成为第一大股东,戴威和ofo的第二个“金主”正式浮出水面。

滴滴出手ofo后,引来了其他投资人迅速跟进。2017年7月,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加入ofo小黄车担任执行总裁,直接向戴威汇报,原滴滴财务总监柳森森则负责财务部门。

2017年11月,戴威直接发飙:“滴滴的人都给我离开ofo。”滴滴派驻ofo的一干高管付强等人被驱逐出局,让当时在场的ofo员工觉得更可怕的是,第二天很多他们以为与滴滴无关的同事,也都像约好了一样没有出现。关系破裂几个月时间里,滴滴宣布收购小蓝车,

同时,滴滴自有共享单车品牌“青桔”上线。

一场鲜活的创业悲喜剧,90后创业真的不行?

“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近日,有媒体查询工商资料后发现,ofo将单车资产,作为动产抵押给马云旗下两家公司,从而获得17.7亿元借款,以解资金链紧张的燃眉之急。

为了掩饰抵押单车资产的行为,ofo还特意于2017年10月设立上海奥佛合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奥佛合盛),将单车资产转移到上海奥佛合盛后,再以此为主体,进行抵押借款。ofo如此掩饰,似乎正是为了掩饰其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2018年的寒冬,带着堂吉柯德式的自信,戴威发出了“跪着也要活下去”的呐喊,“希望戴威低下头的那天,他的手里还能握有谈判筹码。”有位投资人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信任的纪元 这是怀疑的纪元

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日 这是失望的冬日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 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 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