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交廣度到社交深度

二度人脈

多年前,騰訊公司曾經提出了社交網絡中“二度人脈”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最初解釋為:一個人的一度人脈是自己最直接的朋友圈,而二度人脈則是由朋友的朋友組成的圏子。許多人都為這個概念叫好,因為二度人脈概念的提出意味著人們需要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意味著人們需要儘可能找到更多的朋友,將人際關係進行拓展。

可實際上,這個概念很快就走向終結,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於二度人脈中涉及的身份問題感到疑惑,“朋友的朋友”“同學的朋友”或者“朋友的前妻”之類的稱呼容易引起一些隱私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二度人脈過分看重人際關係的擴張而沒有重視人際關係的強化如果把問題從網絡世界拉回到現實生活,那麼也是同樣的情況,盲目擴張人際關係的做法可能會讓人們建立起更多無效社交。

從社交廣度到社交深度

盲目拓展社交不是人際資源

盲目拓展社交廣度的模式已經越來越脫離現實的社交需求,甚至成為時間浪費、精力浪費的代名詞。如果對人們日常的交流模式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多數人都將社交模式定位在二度人脈上,也就是說人們們更加傾向於尋找新的朋友,尤其是在一個重視人際資源的時代,人們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最大限度地應用人際資源。

而整個社會文化也將人際關係的拓展當成個人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甚至很多人會認為人際關係決定了生存和發展,而在發展人際關係的時候,人們的關注度會停留在社交廣度上,即認識更多的人,但問題是認識更多的人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利用更多的人際資源,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幫助一個認識的人解決麻煩,雙方想要建立更為穩定的關係,往往還需要一些社交基礎,這些社交基礎就來源於更加深入的交流。

有個自稱夢先生的人在網絡上留言:“我非常喜歡結交朋友,幾乎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很多人都和我有過一面之綠,彼此之間聊過幾句話或者大家都碰過幾次酒杯,互留了電話。”所以夢先生應該有一個很長的“陌生朋友”名單,在這份名單上有他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同學、同學的同學、同學的親戚、同學的朋友,有客戶的客戶、客戶的朋友。他將名字存著,即便這些人從來沒有在他的生活中再次出現,他依然存著,並樂此不疲地開啟新的名單。

從社交廣度到社交深度

這個夢先生可能就是你,是我,可能就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

可能很多人都執著於擴大自己的這份名單,並認為這是一種挖掘生活潛力的方式,一個人輩子可以認識多少人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數量應該很大,但河題在於沒有人有足夠的精力去經營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

更現實地說,與其花費大量精力去拓展人際關係,還不如抽出時間專門經營好更加適合自己且更為穩定的那些人際關係。

從視野拓展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應該突破自己現有的生活圏和人際圈,去接觸更多的人,但是這種接觸並不是單純地留個電話號碼,並不是單純地問候幾句,而應該有更多的交集。在社交過程中,人們的側重點應該放在社交的深度上。

如果對整個社會的運作和人際資源的利用進行過分析,就會發現合作是社會發展的主流,而合作本身就是建立在深度社交的基礎上的,即便是一些一面之緣的人,也必定在合作之前有過相互瞭解,而且是深入地進行了解。

拓展社交廣度並不難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幾乎可以輕鬆結識更多的人,但社會節奏的變化,各種信息的膨脹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淡漠,使得彼此之間的深入交流成為一種奢侈。如果回想一下自己的社交狀態,那麼人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平時自己是否會對同事和領導說真話;是否對自己網友的真名有所瞭解,或者說是否對他人使用了真名;是否真心對待每一個朋友;是否每一週都有時間和朋友談心;是否會經常惦記著老朋友、老同學,並希望瞭解他們的現狀是否會主動與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是否瞭解朋友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是否真的做到了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彼此之間的聯繫是否真的牢不可破。

從社交廣度到社交深度

當人們意識到交朋友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容易的時侯,殊不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能變得越來越遠,因為人們可能會將精力集中在結交更多的人上,而非與人建立更加深入的聯繫上。正因為如此,人們需要更好地探索社交的深度,需要想方設法將日常中的一些社交方式進行延伸,因為只有深度交流才能夠強化彼此之間的聯繫,才能產生感情,產生黏性,才能昇華彼此之間的聯繫,並讓雙方建立更加穩定、更加深入的社會關係。

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深度社交更符合人們的現實需求

深度社交更加符合人們一直以來對社交的期待——“對方對我有什麼幫助”,而想要獲得幫助,就應該弄清楚你能給對方帶來什麼幫助。

從社交廣度到社交深度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個人社交生活的成功與否,一個人擁有人際關係的好壞與否,並不在於認識的人是多還是少,而在於人們是否把握住了社交的深度。

這裡提到的深度社交是指在社交活動和社交網絡中獲得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或者可以加上優質性。

人們往往需要更多優質的內容來充實自己的社交生活,需要更多優質的朋友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而廣度社交已經變得不合時宜了,它只會成為人們巨大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