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心力衰竭後,這5個飲食“鐵律”,就要一一牢記

就目前而言,心力衰竭疾病在生活中較為普遍,但很多人對此疾病不甚瞭解,以至於很多時候心力衰竭疾病常被患者忽視而耽誤治療。心力衰竭患者平時應該怎麼吃是廣大患者比較關心的話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關於心力衰竭患者飲食上的相關知識。

查出心力衰竭後,這5個飲食“鐵律”,就要一一牢記

心力衰竭患者該怎麼吃?

1、限制體液

心力衰竭患者的體液不可太多,包括飲用水和喝湯,否則會導致增加血液循壞的液體量而致使病情加重。

2、低鈉飲食

高鈉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而加重心力衰竭病情,患者平時一定要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常見食材中,芹菜、茴香菜、金花菜等所含鈉成分較高,建議患者不宜食用。另外,各種醃製品、鹹菜也都屬於患者禁忌的食材範疇。

3、高鉀進食

因為心衰患者長期的利尿而減少了循壞的體液量,因此很容易導致患者低鉀,低鉀對患者而言危害較大,容易引發強心藥物中毒,建議患者平時多進食含鉀豐富的食物或是水果,比如土豆、油菜、西紅柿、香蕉、柑橘等。

查出心力衰竭後,這5個飲食“鐵律”,就要一一牢記

4、嚴控碳水化合物

建議患者碳水化合物每天按照300到350克每天的量進行供給,因為碳水化合物容易被消化,且在患者胃中停留時間相對較短,排空則較快,可有效降低心臟遭受胃膨脹帶來的壓力。建議患者選擇富含澱粉和多糖類食材,切忌太多的糖類食物,嚴防脹氣、肥胖和甘油三酯量的超標。

5、限制脂肪

肥胖患者每天應嚴控脂肪的攝入,建議每天的進食量是40到60克每天。由於脂肪產生的熱能多,不利於患者消化,且在胃內部停留時間相對較長,容易導致胃脹給患者帶來身體不適。攝入過量的脂肪會抑制胃酸的分泌,降低患者的消化能力,且可能形成對心臟的包裹而壓迫心肌。患者腹部脂肪過多會讓橫膈上升,造成心臟有悶脹感而感覺身體不適。

查出心力衰竭後,這5個飲食“鐵律”,就要一一牢記

心力衰竭發病率高、殺傷力強、危害性大,患者應引起充分的重視,切不可掉以輕心。以上就是關於心力衰竭患者平時飲食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患者在平時飲食上要遵照醫生的建議合理進食,儘量控制心衰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