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的人怕失去

怕黑的人怕失去

下班了,心情一下跌到低谷。意味著又要面對漸漸來臨的漫長黑夜。有時想,要是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多好,處在有亮光和嘈雜的環境,是不是就不用想起很多很多事。

從小就不喜歡夜晚,記得上小學時,媽媽的工作是黑白兩班倒,爸爸因為工作經常不在家,媽媽上夜班時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家,就帶我一起去。

三十年前的那個縣城,晚上是沒有公交車的,更別說出租車,連路燈都是沒有的。我家離媽媽工作的廠區有三十多公里,都是盤山路,也就是左邊是山,右邊就是山崖那種。

那時候太小,當時具體什麼心情已經不記得,只記得媽媽拿著手電,牽著我,而我一隻手死死拽著一根棍子。一大一小兩個人走在烏漆麻黑沒有一個人的土公路上。

除了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前後左右放眼望去都是一團黑,只能聽到草叢裡蟲子叫。偶爾一兩下窸窸窣窣的聲音也不知道是青蛙還是蛤蟆或者野貓野狗。

這樣的夜晚不知道有多少次,後來慢慢習慣也就沒什麼感覺。只是現在想起來,心很酸,心疼媽媽,我上小學那會兒,她也才20多歲,那時候的條件跟現在比起來簡直天差萬別,她沒有化妝品,沒有包包,過年過節沒有新衣服,只想著能多掙幾塊錢,能讓我好好長大。

媽媽和爸爸是在老家認識的,爺爺奶奶離婚後,沒多久就帶著新奶奶去了那個偏僻的小縣城當知青。爸爸的親媽也有了新家庭。爸爸就被老家的親戚帶大。

娶了我媽後,要負起家庭的責任,爸爸就帶著我媽去了那個縣城,想找一份工作,畢竟爺爺在那裡。

後來的後來,老爸憑自己的認真和努力找了一份當時還算不錯的工作,又去了學校進修。開始幾年照顧我的擔子就全在媽媽一人身上。

媽媽除了在廠裡打工,回家還得養豬養雞,去後山菜地澆水。很多時候忙完家裡的活,把我哄睡後,菜地裡澆水這事就只能半夜十一二點或者早上四五點去了。

我從小睡眠就不好,經常半夜醒,醒來看不見人就開始哭,開了門站在壩子裡哭,鄰居聽到就會跑去叫媽媽,來回半小時左右,我就一直哭一直哭,媽媽回來把我抱上床繼續哄,不知道哄完以後她又去了菜地沒有。

他們從來沒在我面前叫過苦。從來沒有。我想媽媽一定躲著偷偷哭過很多次的。在她跑回來看見那麼一個小人兒穿著單薄的衣服,光腳站在夜裡撕心裂肺大哭的時候,她眼裡一定有淚的。

換做我們,現在受點委屈受點欺負就找人傾訴,就需要安慰。是不是生活太好了,飯給得太足了,吃不完要撐?

爸爸工作後也是很忙,深夜回家也是常事兒,每次他不在家的夜晚我也是睡不著的,心裡懸吊吊的,總覺得晚上的不安全因素太多,特別怕他遇到壞人。直到聽到開門聲,我的心才落下來。聽著他躡手躡腳的洗漱,進了臥室,我才漸漸睡去。

從小到大啊,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長大以後,我最初以為晚上睡不著是因為白天要做很多事,沒有自己的時間,晚上那麼長時間用來睡覺有點浪費,看看電視看看書那也是獨處的享受,所以習慣成自然,就失眠。

直到最近發生了一些事,讓我對人性有了些許改觀,讓我害怕與人接觸,讓我不再對人產生信任,讓我多次有了輕生的念頭,就開始不停的回想回想,想找到一絲突破口,衝出這個牢籠。

才漸漸發現,我那麼害怕黑夜,不是孤獨作祟,原來僅僅是怕,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