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貸款一半流向樓市房價會不會漲

新增貸款一半流向樓市房價會不會漲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新增貸款及墊款共計5.13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新增2.53萬億元。佔據了新增貸款及墊款的49.39%。在六大行年報中,對個人住房貸款均進行了敘述,六大行均表示“支持自主性購房需求”。

這個數據之所以引起關注,一是沒有想到年終貸款數據中房貸增加這麼猛,二是民眾還是關心房價問題。這麼多的貸款流入房市會否助推2019年城市房價上漲呢?在關注六大行個人住房貸款猛增的同時,另一股流入樓市的貸款即住房開發性貸款包括住房開發與土地開發貸款都在增加。2018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為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增速比2017年高5.5個百分點。因此,2018年都在說房價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流入樓市的貸款增長不但沒有降低而且增速更快。僅從流入樓市貸款與官方房價數據對比顛覆了過去的一貫認識,即:貸款大舉流入樓市,房價將會暴漲,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

從商業銀行角度看,貸款投放到個人住房貸款和開發貸上背後有許多無奈的隱情。在目前經濟環境下,非房地產公司類貸款增速遠遠低於房貸增速。這是實體經濟不景氣導致的金融機構對公司類客戶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惜貸現象。同時,大型公司、壟斷性行業企業、上市公司直接融資能力很強,對貸款的間接融資需求並不強。商業銀行信貸配置難問題結構性存在。這是中國特有的奇怪現象。一方面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配置難,放不出去。怎麼辦?

思來想去,還是住房個人按揭貸款靠得住,還是貸款投向樓市比較划算。個人住房貸款一直是銀行的優質信貸資產。幾十年來的貸款實踐已經證明,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很低,輿論專家聲稱的住房貸款大面積違約即類似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情況,一直停留在聲音迴盪和專家們的嘴上。

中國有自己的國情,與美國大相徑庭。中國高負債購房消費時非常謹慎,老百姓量力而行安排家庭財務意識很強。這種高負債會傾全家幾代人的積蓄與收入歸還或者保證支付月供本息。同時,銀行業非常謹慎,首付款比例非常高,即使房價下跌蝕本的首先是高額的首付款。跌到蝕貸款本息的可能性不大。監管部門已經或者一直在做壓力測試。

無論調控政策多嚴格,商業銀行也會想盡一切辦法爭奪個人住房貸款這個優質信貸資產市場。加之,貸款資源可配置的空間越來越小。同時,包括開發商的開發貸款,銀行一般也視做優質信貸資產。

六大行披露財報後個人住房貸款如上述數據,全國性的個人住房貸款2018年末餘額為2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截至2018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為38.7萬億元,同比增長20%,2018年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經濟行業領域公司企業非常多,而2018年商業銀行把四成貸款都投向樓市。那麼,大家最關心的房價會上漲嗎?

2019年房價不會下跌是毋庸置疑的,上漲也是大概率事件。關鍵在於上漲幅度,上漲多少。一個基本邏輯關係非常清楚的。四成貸款都進入了房地產領域,2018年將近6.5萬億元貸款進入樓市。這麼巨量貸款進入房地產絕不是旅遊玩的,而是要獲取利息利潤回報的。房價不漲,它去哪裡掙錢呢?銀行盯著房地產這塊美食,住房需求者急需安居,地方政府要稅收要GDP,一個房地產身上擔子非常重的。你讓它垮掉,你不讓它發展,比房地產急的多的主,非常多的。房價漲是肯定的,慢漲是所希望的。

當然,還要客觀看待2018年房地產貸款過猛增速。關鍵在於增長在哪裡了?個人住房貸款支持的都是首套房需求,都是解決住有所居的貸款,而不是多套房的投資投機性需求。而開發貸款基本都是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開發需求。2018年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餘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高於一般開發貸款增速6.9個百分點。這對於平抑商品房價格有一定作用。

在投資投機性需求基本被擠出後,讓房價慢漲的對策只有增加供給一條路。較大幅度增加土地供應,較大幅度增加或促使住房投入市場。在供給側上做足文章,是抑制過高房價,防止繼續反彈暴漲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