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GDP以及增速计算准确吗?

王若彤萱


印度缩小差距的第一步不是迎头直追,而是修改统计方式。为了提高GDP增长速度,2015年初,印度政府调整了GDP统计算法,以市场价格而非要素价格作为衡量GDP增长的基准,将基准年从2004-2005年切换至2011-2012年,统计算法的改变使得GDP增长数字暴增:2014财年的GDP增长数字从原来的增长4.7%调高到了6.9%!印度政府甚至把羊粪牛粪折合成肥料计算在GDP之内,而且连灰色收入也计入GDP,就是你受贿收贿也要计入GDP。

印度还将制造业月度指数强行绑定于同类商品。比如印度生产了一辆印度国产车,强行与市场上的奥迪车强行等价。农牧业不再以肉类总产量和总产品衡量产出。开始给予生出不同部位统计新的经济价值。为了统计有机肥产量,甚至引入了山羊和绵羊的“排泄率”指标。

原先的GDP之统计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的数据。而印度的GDP不但如此,还统计已经进入股票交易和券商的资金数据。

印度的金银饰品是较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原本计算GDP的时候算作消费部分。结果,印度GDP把已经买入的金银部分算作储,这一进一出,两份GDP,不得不叹服印度的智慧,综上所述印度GDP增速计算具有很大水分,并不准确。


汇通网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2017年年初,印度统计局开始对GDP计算方法作出新的调整,宣称将之前的以生产要素成本计算GDP改为国际通行的以市场价格计算GDP。经过新算法的核算,印度2014财年GDP增速达到了7.3%,创4年来最高,2013财年增长率达到6.9%,而在旧的算法中增速为4%。



但是,印度新运行的算法,受到了各方的批评。在接受印度电视台采访时,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得主安格斯·迪顿直说印度GDP增速被夸大了,“那显然被夸大,我不确定是多少,一到两个百分点?或许更多。”英国《金融时报》称,和当前印度制造业的经济增速只有1%相比,印度8%的GDP目标是非常的不合实际的。



德里大学社会学系学者杜尔兰成表示,在印度,普通民众对“统计数据”不感兴趣,这种“纸面工作”的可信度很低,令人惊讶的是“印度人至今连他们最担心的印度穆斯林人口数都不清楚,就更不要指望他们以GDP增速看经济前景”。


印度的新算法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东西。

第一,金银商品算储蓄。金银是商品这是各国多年来的计算共识,但是印度在这里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银消费国的关系,通过转化,把金银变成了储蓄。这样只金银会得到两次的计算,一次在生产,一次在购买(购买算储蓄,也就是变成了人民收入)



第二,把粪便算入GDP,印度觉得,牲畜除了能生产肉制品外,它的粪便也能制造产出,粪便也是一种能源,也应该被计入GDP。要知道,印度光街上走牛的数量就有2亿头,还不包括其它的专门养殖的牲畜。

第三,个体经济计入GDP。这项目标中国都没有完成,印度竟然完成了。个体经济包括那些路边的小商贩也会被计入,但是这样有两种困难。一种就是小商贩分布广,你找到多少就是多少,不会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另一种小商贩的经营数据难以计算,因为小商贩并不交税,你计算的数据只有他能给你提供,这也就导致了他想说多少就有多少。这样的统计简直儿戏!



最近,三哥又双叒叕换GDP新标准了,我在这里只想说,您玩的开心就好!


小局猫


不久前,据印度政府公布其经济GDP增速超过中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么,具体经济状况如何?

印度经济有目共睹,按照印度上月公布的GDP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为7.2%,超越中国的6.8%,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不过,最近印度媒体却为其本国的GDP浇了一盆冷水。

印媒称,印度经济GDP再次超越中国。但是,印度的GDP虽然增速更快,可相比中国的增量,印度GDP增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几乎每年增长半个印度。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规模比印度经济大4倍!而30年前,两国经济规模大体相当。

以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来说,即使保持增速6.5%的话,也是几乎每年增长半个印度呢!除非印度经济增速高达40%,才可达到中国6.5%所取得的增量。

印度当前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也是事实。不过经济总量不如中国同样是事实。了解印度的网友们可能比较清楚,目前印度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大……

于是,有不少网友认为印度的GDP有水分,大家怎么看呢?


东震木


统计Gdp的目的,是通过数据了解经济发展的走向或趋势。从统计学角度讲,并不需要数据十分精确,因而沒有一个国家的Gdp统计是准确的。它和银行点钞不一样,不会分毫不差。Gdp是实际生产"能力″的货币化表示,但它并不等于货币,也沒有使用价值,用普遍人的话讲,就是不能当钱花。各个国家的Gdp统计方法并不完全一样,口径不一样,样本釆用也不一样。例如印度的牛粪也列入了Gdp的统计,和我们的化肥属于同一系统,美国则把保姆和自建房也统计在内。除了样本不统一,统计过程大多数釆用的是估算法。比如统计粮食产量,几块不同士埌和环境的土地,各取相同亩数的产量相加,然后一平均,计算出亩产,乘以全乡的土地,就是全乡的总产量。假如统计牛马羊猪鸡,抽取10户算总量,然后平均,就是每户的养殖数,然后乘以全乡的户数,就是全乡的养殖总量。其它的如个企户,小商贩等都是通过样本抽查进行"估算"的。只有一些较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才会有完备准确的数据。统计口径和样本不一样,如果一直延用下去,Gdp增速同比不受较大影响。而环比,因各自的产业结构不同,就如猪跟鸭比,可比性不大。综上所述,Gdp只是个大致的抽象数据,它不会那么准确,也不需要那么准确。印度的Gdp增高和准确度,也没有多大关系。增高Gdp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人为凭空编造数据,一种是更换Gdp统计方法。印度经常变换统计方法,增速当然会增高,因为他压根就不会选用拉低Gdp的方法去统计。但我们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印度的统计方法不正确,因为Gdp统计本身就没有统一的规范,通行的办法是唯一的依据,但也不一定完全照搬。通过变换方法统计Gdp,存在"技术性”处理的嫌疑,确实有"人为″的痕迹。


Gdp的增速,表示经济发展趋势,但它的另一面,却决定于底盘的大小。也就是说Gdp总量小,增速容易快一些。同样的发展速度,底盘小,换成数据增速就高。比如同样增加10元钱,底盘是1元,增长率是90%。低盘是10元,增长率是0。印度的Gdp底盘小,大约2.4万美元,他的增速迟早要超过我们,这并不应该奇怪。但要由此断定经济超过了我们,那就是笑话。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先进落后,前沿科技的含量高低,蠃利能力强弱。Gdp与赢利能力或利润并不成正比,赔钱照样产生Gdp。印度这几年发展势头不容忽视,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软件领域,金融领域,汽车医药仿制方面表现不俗。但印度经济低子薄,产业结构不合理,代表社会富足程度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制造水平落后我们好几个等级。

Gdp总量,包含了社会货币活动的总量,换句话说,凡与货币有交织的事或物都构成Gdp。如建一座挢梁突然垮塌,工程不合质量返工,拆除违规建筑都产生Gdp。印度的牛粪Gdp,满大街"神″牛Gdp,都包括在Gdp总量中。大到企业亏本倒闭,小到个人生老病死,都与GdP有关,也就是说都是构成Gdp的成分。这些不良Gdp占总量的高低,直接反应经济的质量。经济质量是决定经济的命脉,但Gdp却不能反应。GdP只是一个抽象的数据,它不管你干什么(价值),只管你的价格体现。数量固然重要,但背后的含金量即质量比数量重要的多,所以说Gdp并不能反应经济状况并非毫无根据。一百万亿牛粪的Gdp也没有多大意义,那只是产能过剩的表现,反而造成了经济"災难”,正如一万个零加起来还是个零一样。

人们过份关注Gdp,以为它是经济的代表或反应,甚至有人误认为它是真金的银。所以,特别关注Gdp的准确度,其实大可不必。Gdp只是各项经济指标中的其中一种,它仅仅反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多三少二并不太重要。


吉祥如意170587193


印度GDP的统计方法在2015年有过一次调整,主要变化在于:第一,增加了对非正规经济的统计力度,例如增加对非正规金融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估算;第二,统计指标更加细化,例如企业样本增多,区分工人类型等。讨论印度GDP是否准确,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GDP没有绝对的准确。(1)包含非正规经济部分,导致统计不准确。GDP计算的是产值。这里的“值”是价值而不是价格。理论上,有些产品(有形的和无形的),即使未进入市场,也应该算作生产总值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经济史学家麦迪逊才会估算千年来世界各地的GDP,哪怕很多地区长期以来都是自然经济,并不涉及多少商品交易。正是因为GDP包含了未进入市场流通(因而没有一致的价格)的那部分产出(这部分产出被称作“非正规经济”),所以GDP先天就是不准确的。(2)GDP的统计非常复杂,并不能每年进行。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每年举行经济普查和计算GDP(也许人口只有数万人的迷你国家除外)。例如,中国的经济普查每五年举行一次,中间年份的GDP都依靠样本统计基础上的估算得出。(3)价格波动导致统计不准确。GDP必然要用货币价格标的,而价格是在变动的。虽然统计GDP时可以使用可比价格(加入平减指数),但是由于通胀率本身就是在样本商品价格的基础上估算出来的,基于这个通胀率统计的GDP自然也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

第二,GDP的增速比GDP的绝对值更准确。各国在统计GDP时,包含的指标是不一样的,有的宽泛有的狭窄。例如,印度在统计GDP时,会估算家庭理发的产值,印度的统计方法就更有利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存在大量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但是中国对GDP的统计就不会计算家庭经济的产出。例如中国农村家庭自己购买建材,邀请村民义务帮忙建造房屋,其中是存在大量增加值的,但是中国的GDP统计方法就会漏掉这些家庭生产和服务活动。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GDP绝对值的比较会存在较大误差。但是,由于统计指标前后一致性,GDP增长速度仍然能反映经济状况,而比较GDP增长速度也就成为比较两国发展态势更可靠的指标。

第三,比较现代经济部门的增长率更有意义。印度的GDP统计中增加了非正规经济乃至牲畜排泄率这样的副产品指标。这两部分虽然可以帮助增加GDP的量,但是不能反映经济的质。经济的竞争力来源于现代部门,如大规模的现代制造业、金融业等。从这个角度看,印度新的GDP统计方法让统计来源更全面,统计方法更细致,但是却未能更准确地体现经济的质量。相对而言,中国的GDP统计具有市场导向、现代经济导向两个特点,个人认为要优于印度的统计方法。


莱蒙夫人


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想想:一个国家为什么要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统计GDP拿来干什么用?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需要统计自己的GDP,因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一套重要指标,从这些统计出来的数据里边,这个国家的政府和它的经济部门可以分析出国民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哪些方面发展得比较健康,哪些方面有欠缺需要加强,还有哪些方面存在风险需要防范。

它就像你每年去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医生们又是抽血又是验尿又是心电图又是X光,为的是最后给你一份体检报告,告诉你哪里健康哪里有问题,然后你根据这份体检报告来规划规划,看是不是应该少吃点肉,是不是需要每天出门跑跑步。

设想一下,如果给你体检的医生们只是为了让你开心,明明知道你有高血压知道你有心梗还知道你直肠里长了个瘤子,却在体检单上大笔一挥写“健康”。他那是爱你呢,还是害你?

GDP的统计数据就是一个国家的体检报告。它需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拿来显示管理者有多能耐,更不是拿来麻痹公众、增强自信心、刺激自豪感。

遗憾的是,现在的印度偏偏就是这么干的。

2014年莫迪上台,这个拥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印度总理被人民党吹得跟神一般,似乎只要他一上台,印度经济立刻就可以上一个台阶。然而莫迪终究不是神,他无非是会几个瑜伽的招式而已。怎么办呢?他换掉了印度中央统计局的局长和首席经济学家,让新局长把印度GDP的统计方法也给换掉了。

在新的统计办法里,莫迪先生把印度的牛羊排泄物给算了进去,因为印度牛羊多啊!他们估算印度大约有3亿头牛,每头牛每天要拉多少屎尿,然后按用途折算成钱(具体牛屎都有些什么用处,你们可以关注我,我前不久写了一篇印度人是怎么利用牛粪,很有意思的),充进GDP数据里去。当然啦,如果说它的GDP里全是屎尿并不公平,他还把贫民窟里搭建的塑料棚棚算做了房地产;把印度人热爱的黄金首饰算作了储蓄;甚至把股票的市值算成了企业的资产......经过这么一折腾,印度的GDP增速瞬间从4.6%蹿升到7%!

你觉得这样的数据它准确吗?

其实准不准真的不重要,印度是一个开了挂了地方,印度人坚信自己是世上最有能耐的一群,所以他们相信自己的经济已经超过了英国,并且很快就将超过日本,印度的目标是GDP20万亿美元。

这不,印度的财政部长放出话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处于中心位置。这一点你们可能必须要承认......我们感觉,这个增长速度还不够。”

于是,在2016年年底,印度人又改了一下GDP的算法,把增长速度又拔了拔。

对于印度神奇的GDP数字,西方媒体自然是一如既往地吹捧,谓之“印度奇迹”,世界银行也认可了印度人报出来的经济数据,尽管些这数字明显对不上帐。

倒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给阿三泼了一盆冷水,他在《不确定的荣耀》一书中写道:“值得注意的不是媒体对增长率的兴趣,而是媒体对增长过程如此偏颇的近乎沉默。”


周志宏glee


港真,这种GDP的增速计算没啥实际意义,如果说印度的国力或者说GDP增长在南亚或许执牛耳,但是与中国相比,甚至日韩经济腾飞年代的增速相比,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上面那张图片已经清楚的表面印度需要每年GDP增长40%也得10年以后才有赶上2017 年的中国,但是一个国家GDP要是年增长40%那么这个国家也就“烧死”了!
公允的说,莫迪总理任职到现在确实给印度带来了不小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低起点上的进步!去年印度GDP2.3万亿美元,用13亿人口均摊,2000美元都不到。GDP不代表收入,那么印度人收入有多少?未知!就算1500美元,那么收入增长6%是多少?如果放到一年12个月,月收入是多少?所以英国《经济学人》估算,印度目前约有800万人达到了香港或者新加坡的人均收入水平、约2000万人达到了中东欧国家水平、近4000万人达到了巴西水平,更直白的说只有7000万人具备消费能力(也就是可以买电视冰箱洗衣机……这样的家电)。


所以,印度虽然在部分月季GDP增长超过中国,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并且就像开头讲的,日本韩国经济腾飞阶段是大力发展国家工业化,他们都是从二战以后经过了,分别“奋斗”了近30年时间(东京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才获得的工业强国的地位,而印度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工业化 甚至工业所创造出来的产值在GDP当中不到20%,这样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不从事工业生产,搞什么金融服务业、软件业、医药……这样的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学习美国,问题是印度有什么资本去“学习美国”?根本就是不走正道,走邪路呀!
印度要想实打实的将GDP稳固增长,这样将劳动力引入工业生产,哪怕是最初级的服装鞋帽、文具铅笔……,这些东西孟加拉、越南都能大规模生产印度就不行吗?这还是 政体问!变着法的将牛粪、羊粪变成GDP增长,不如脚踏实地的从最初级的工业起步!否则再多的GDP增长也是空中花园!


皇家橡树1972


说句实在话印度GDP准不准确随便他,爱咋算就咋算,没有谁去和他计较。就他们国内环境又脏又乱,大小便满街随便撒,强奸犯多的很,这样的国度狂妄自大,稍有点成就就在那洋洋自得。整天拿中国来比,比那样都是相差太多,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唯一可以拿来比的就是人口,他想拿人口第一就让他拿去好了。


韶州兵马制置使


我认为这基本上是准确的,因为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其国民日常生活的吃、住、行等消费,就占了GDP不少的比重,在加上印度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部分处在贫困线以下,其基本建设非常落后,印度又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所以投资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且印度身处英联邦国家,国内英语非常普及,它的信息技术起步较早,其技术水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要高,软件制造业更是世界一流,是国际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际家。再就是印度的文化产业非常发达,具有庞大的电影从业人员,每年生产大约800部影片,是世界上无可争辩的电影制造强国,总之印度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这为印度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动力。但一些国际机构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印度经济发展不平衡,过于单一,其GDP没有正确地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给印度评级是近乎垃圾的BBB-,这给印度今后的发展形成了重大制约因素。


用心看泉城


印度人自己的国家,想咋整就咋整,只要不妨碍其他国家的发展,就好!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同不认同不是主要问题,而是看印度自己老百姓认同与否!印度老百姓认同就符合民意,不认同印度老百姓就造反!祝印度人民天天歌舞升平,天天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