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進一步加大,臺積電已試產5nm製程芯片,大陸卻只能量產14nm

隨著科技行業的發展,芯片成為各個行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端芯片的研發製造之中,我國一直處於落後的地位。我國的巨大多數高端芯片目前依舊依賴從美日韓這些國家進口,擁有自己的芯片研發能力迫在眉睫。

研發芯片主要有兩個困難點,其一是芯片的架構設計,其二是芯片的製造設備。在芯片的架構設計上,目前我國比較出名的有華為海思處理器,他們如今能設計高端手機芯片,在架構的設計上不輸三星、高通等企業;但是在芯片的製造設備上是我國更大的一個短板。

差距進一步加大,臺積電已試產5nm製程芯片,大陸卻只能量產14nm

芯片製造需要各方面都要求極高的光刻機之類的機器,目前這種機器的製造技術只掌握在少數的幾家企業之中,而我國在這方面依舊是一片空白。在芯片製造工藝上,臺積電可以說是世界領先,每一年都為很多的企業代工芯片,包括蘋果的A系列芯片、華為的麒麟系列芯片。

差距進一步加大,臺積電已試產5nm製程芯片,大陸卻只能量產14nm

如今的芯片性能越來越強就得益於生產工藝的進步,正常來講,在芯片架構一致的情況下,單位面積內集成的電路越多,那麼該芯片的性能越強。此外,更先進的製造工藝和更合理的架構也能夠讓該芯片性能更強,同時功耗更低,芯片體積也更小。因此,生產工藝設備也是重中之重。

差距進一步加大,臺積電已試產5nm製程芯片,大陸卻只能量產14nm

目前,我國大陸芯片製造和臺積電的芯片製造存在很大的差距。現如今大陸還只能量產14nm製程的芯片,臺積電如今已經能夠量產5nm製程。技術差距在大概在3-5年之間。例如蘋果的A9處理器就是採用的臺積電14nm的工藝,而這已經是2015年的事情了。因此,技術差距說實話不是一般的大。

差距進一步加大,臺積電已試產5nm製程芯片,大陸卻只能量產14nm

芯片製造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芯片行業想要取得進步還得繼續源源不斷地投錢下去,而這些錢在短時間內都取不到回報。三星的半導體事業經過20年的燒錢才走上正軌,中國的半導體事業又需要多久呢?隨著越來越多中國本土企業的相繼入局,我想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