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城入園之後,安全監管如何補齊短板?

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園區工作委員會主任 楊挺

近期,幾起嚴重的事故令人們再次繃緊了化工安全之弦。對於降低危化品生產及物流風險,業界也做過諸多嘗試,目前正在進行的退城入園工作期待通過統一的監管提升安全係數。然而,是否入園就意味著絕對安全?曾幾何時,智慧化工開始改變化工行業的面貌,從多角度助力化工行業加速實現高質量發展。那麼,智慧安全如何在化工園區落到實處?國外化工園區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經驗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園區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挺。


入園後,安全風險怎樣降低?

1

退城入園行動是否真正的有助於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園區管理機構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楊挺:化工產業園區化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把過去分散在化工園區外的企業集聚到園區內,有利於統一的安全監管,減少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這絕對是優選項。

園區的管理者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判定一個園區的管理水平怎樣,主要看兩方面,一是進入園區內的企業的整體水平,二是園區監管者的監管水平。而後者又恰恰體現出該園區的整體質量。

2

據您瞭解,園區監管者在進行安全管理時,往往存在哪些問題?


楊挺:通常情況下,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從整個園區大的規劃角度來說,園區整體的規劃是否科學,能否有序、延續性地執行?因為一個園區的規劃是引領其未來發展的一個整體綱領,決定了園區要發展怎樣的產業,以及包括安全環保設施在內的全盤考慮。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園區規劃缺乏延續性,“來一任管理者就改一次規劃”的現象屢有發生,缺乏科學有序的管理方式。對園區管理者來說,能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至關重要。

二是園區管理者專業性的問題。化工產業和其他產業不同,涉及到許多易燃易爆安全性危險化學品等,所以專業水平通常是考驗園區管理者的重要標準。

三是監管能力不足。有些園區規模很大,產值在1000億元以上,園區內入駐了上百家企業。而園區安全管理部門的專業人員相對缺乏,不足以覆蓋整個園區安全狀況的監管。

四是監管手段缺乏。相對來講,目前園區安全設施配套不齊全,安全監管的手段比較單一。

3

園區可以通過哪些舉措來降低安全風險?


楊挺:第一,園區內的企業設置要有關聯性,也就是說園區最好能形成有序的產業鏈。如果園區裡的企業能形成3~5條主要的產業鏈,即上一家企業的產品是下一家企業的原料,就從根本源頭上避免了園區內大量的無序物流。另外,園區整個倉儲系統也要集中統一設置,便於物流流向的設置,對罐區也要採取同樣的安全規範統一監管。此外,還提倡園區配套統一的危險化學品停車場。

第二,當現有機構力量不足時,可以憑藉第三方力量,聘用社會上有經驗、有資質的專業第三方協助園區進行相關管理。

第三,利用智慧化手段,將園區內相關的安全監管集中在一個智慧化的平臺上。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把主要的安全事故敏感點、危險化品倉庫及罐區的相關信號集成到一個平臺上,以提高效率進行統一監管。

4

您剛才提到的第三方安全管理機構已經應用到園區了嗎?主要協助園區管委會做哪些工作?


楊挺:在山東、上海、浙江等地區的一些園區已經開始藉助社會第三方力量,進行園區相應的安全管理。這些第三方機構主要是幫助園區執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並對企業的安全監管及應急處置設施進行管理維護,最重要的是針對園區內企業定期開展安全培訓,讓安全觀念深入人心。

補齊園區標準短板


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曾於2012年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化工園區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園區應委託具有甲級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開展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價工作,已建成投用的園區每5年要開展一次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價,目前國內園區開展安全風險評價的進展情況如何?

楊挺:該文件剛剛發佈時,整體上開展安全風險評價的園區還相對較少,一些國家級園區和重要的省級園區開始啟動專家的評估工作。但2015年“8·12”天津爆炸事件之後,情況出現了大的轉折,政府對化工園區的安全監管空前重視,要求所有建成投用的化工園區,必須委託有甲級資質的第三方安評機構進行整體的安全風險評價。現在園區是否進行安全風險評價已是園區設立的一個基本要求。

1國家層面上是否還有類似針對化工園區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規及統一標準?


楊挺:國家層面上非常重視化工安全生產,針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國家發佈過不少指導意見。專門針對於園區的是2015年工信部發布的《關於促進化工園區規範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非常詳細地描述了園區安全管理工作的要點。

在標準方面,在國內園區還屬於新生事物,化工園區普遍是先有園區後有標準,標準缺失比較嚴重。所以石化聯合會園區委正在組織國內相關力量,進行園區標準的補齊工作。2018年我們完成了國內化工園區第一個國家標準GB/T36762-2018《化工園區公共管廊管理規程》的制訂,《化工園區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標準》、《化工園區事故應急設施(池)建設標準》《化工園區評價通則》等一系列標準也在制訂中。

向國外園區學習什麼?


1發達國家的化工園區起步早,有些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它們主要通過哪些手段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楊挺:從管理體系的設置上,國外有很多園區依賴於像巴斯夫、拜耳這樣大型化工企業起步的。這些企業有著上百年的發展史,積累了非常完備、完善的管理規程,在進行園區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經驗性的文件、規範的標準,最後形成了一整套化工園區的安全管理體系。像德國勒沃庫森化工園區內的所有裝置工廠都執行相同的安全管理體系(SMS)。

除此之外,化工園區裡有針對於企業員工的安全培訓,並且明確規定每人每年需完成的課時,整體提升園區中操作人員的安全水平。

一般情況下,這些成熟園區都運用了先進的智能系統,將關鍵危險點、敏感點的信息集成起來,大大提高了安全監管的效率。

最重要的還是整個園區的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一旦出現了事故之後,怎麼在最短時間內將影響降至最低。例如巴斯夫在路德維希港的園區這兩年也發生過安全事故,但事故發生後園區及時啟動應急系統,園區內及周邊開啟廣播,解釋事故的情況、可能洩漏的化學物質,以及周邊的居民需如何防護、如何撤離等。這是一整套應急體系。

2國內化工園區的應急處置能力是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楊挺:國內應急能力仍較薄弱。目前相關部門對此越來越重視,首先是在幾個大型園區進行了試點,設置了整個區域的園區應急中心。比如說華南區應急中心設在了惠州大亞灣新區,配備了許多先進設備,可以輻射到周邊地區。

不僅如此,每個園區都已開始編制應急預案,提前考慮針對園區內不同危險物質,出現事故之後的應急措施。

此外,應急醫療也很重要。園區一旦出現事故,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救治傷員、減少死亡極其重要。在這方面,上海貿易區已經設置了應急救援的直升機的停機坪,能夠實現在最短時間內轉運傷員。

實現真正的化工智慧化


1化工園區智慧安全建設近兩年頗受關注,怎樣才能將其落到實處?


楊挺:這裡的智慧安全,是針對於化工的智慧安全,主體是在化工。因此,不能將其理解為一個簡單的IT行為,我們是要通過這個IT行為提升化工園區的安全水平。IT只是一個輔助手段,所以要循序漸進地去做。

首先要理解化工的本質,到底哪些工藝點和危險化學品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然後通過IT的手段實現智慧安全。未來能夠做到園區端和企業端的系統實現聯動,從園區端監測企業的生產負荷波動,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反饋,發佈整體信號預警及預判警報。現在我們的一些智慧安全只是初步的嘗試和摸索。

2目前國內也在開展智慧化工園區的試點示範工作,智慧化工園區的發展主要會經歷哪些階段?


楊挺:這裡面的智慧化工園區大體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通過互聯網將園區內安全環保等相關的重點監控點統一地彙總起來,實現大平臺的統一監管,以此為基礎設立園區的應急中心。現在很多化工園區都處於這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在這個平臺上嵌入相關的管理功能。

第三個階段是運用更多的手段實現整體流程的監管。第四個階段是運用所謂的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對化工園區整體的發展進行優化,比如說在企業之間進行生產流程的匹配和優化。只有這四個階段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才能真正實現園區的智慧安全。最後,還要利用AI手段減少人工誤操作。

2園區委為促進國內化工園區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都採取了哪些舉措?


楊挺: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下工夫:

第一,從標準的角度來說,因為國內有這麼多園區,大家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都不一樣,我們爭取能夠出臺相關標準,讓大家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管理。

第二,開展園區相關的評定工作,評選“中國化工園區30強”。我們希望通過這項工作讓業內瞭解哪些園區是優秀園區,從而樹立學習和對標榜樣。

第三,通過一些相關的方向性引領,比如開展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工作,將化工園區的智慧化落到實處。

我們目前正致力於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幫助國內化工園區提質升級,實現高端化發展,儘快與國際先進化工園區看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