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應藏友之邀,希望以本人藏品進行品讀解析,古玉鑑定是一門綜合學識,非一句兩句話所能概括,另因知識體系不同而形成的"仁者見仁""王婆買瓜"的口水戰中,很可能會不勝其煩!

但唯有交流才能更好的進步,古玉收藏在近幾年已有"風生水起"之勢,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愛上了古玉,在此,僅以本人藏品分享本人心得,權當拋磚引玉;三人行,必有我師,歡迎藏友"有營養"的建議與點評,裝B賣怪的請繞行。

下面是本人近期收藏紅山古珠一串: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遠觀此珠依然保持"生坑"狀態,珠體自然氧化包漿瑩潤,淡淡灰皮佈滿珠身,有濃淡深淺的變化。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灰皮與玉質緊密結合,深淺濃淡十分自然。

珠體表面分布大大小小如針眼般土蝕小孔,100倍放大鏡下觀察,空洞外小內大如溶洞,別有洞天。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100倍放大鏡下土蝕小點。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看孔洞,螺旋痕寬窄深淺不一,孔洞氧化包漿與主體氧化包漿渾然統一。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簡單清洗孔內土自然脫落,孔道爽利,頗具光氣。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透光圖玉質偏淡綠,在光線下有沁色的地方不透光!

以上圖片為生坑狀態下拍攝,從玉質、氧化包漿、灰皮分佈、土蝕小點、孔洞特徵等幾大方面,都符合本人鑑定知識體系,另參考坊間鑑定紅山之沁色(符合奶白沁的感覺特徵)

奶白沁:這種沁色外表成乳白色,民間稱之為"奶白漿",讓我們很容易想到牛奶那種絲滑、細膩、柔軟之感覺,這種沁色看起來光潔溫潤,非常的潔淨;如果透過光能見到其原有的玉色,奶白沁有時看起來是很厚的一層,其實它也是薄薄的一層;像這種沁色的玉質多為黃色玉質生成,那是因為玉質密度較高,堅硬,不易受沁,所以,經過地下土質幾千年的沁蝕,白色的漿沁全部都附著在玉表之上。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有緣得之,欣喜之餘,趕緊清洗乾淨,串起盤玩。(本人惡習,就喜歡盤古玉,不盤不快)!

這是上手盤玩一週左右,期間以溫水泡過1次,下面再看細節變化: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稍加盤玩(以體溫自然養之),灰皮比淡之處就會隱退,灰皮重的依然存在,濃淡變化更為明顯。盤玩上手感覺是一種爽滑的感覺,類摸小孩屁股,並不油,很乾爽,此種感覺無法用文字準確描述。

"灰皮之下必有沁色"在此也得到驗證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黃色土沁漸漸顯現,如雞爪像玉質內部延伸。

古玉實戰鑑定:小編藏品“紅山古珠”實戰解析

灰皮重的如雲霧飄渺,相信假以時日會出現美沁。

完結語:紅山玉珠在民間多有出現,但湊成一串很難,僅以此文記此玉緣,與藏友交流,如有可鑑之處,不勝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