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復牌一字漲停 誰會是“控制權”接盤方?

時代財經APP記者 吳文婷

格力复牌一字涨停 谁会是“控制权”接盘方?

4月9日,格力電器(000651.SZ)復牌,開盤後一字漲停,市值達到3123.97億元。

這一切或要“歸功”于格力電器復牌前夕的一紙公告。

4月8日,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最終轉讓價格以公開徵集並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覆的結果為準。

按照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股價平均值45.59元/股計算,15%股權市值大約為411億元。

公告正式拉開了格力電器股權變更的序幕。

三方接盤可能性大

格力的公告猶如琵琶半遮面,給外界留下來很多懸疑,究竟誰來接盤格力的控制權?是單一股東入主,還是聯合財團接盤?

在家電行業觀察家劉步塵看來,董明珠本人和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京海擔保”)、再加上外部投資三方一起收購的可能性比較大。

根據格力電器2018年三季報,珠海市國資委全資的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格力電器18.22%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由格力電器經銷商組建的京海擔保持有格力電器8.91%股份,是第二大股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持有格力電器0.74%股份,是第十大股東。

“董明珠不會自己去接盤,因為沒這個資金實力,她會和京海擔保一起接,雙方是行動一致人。而且雙方也沒必要收購完15%的股權,只要確保成為大股東就可以,比如收購6%的股權,剩下的股權可以由外部投資者接盤。”劉步塵說道。

不過,無論是三方一起接盤抑或是完全由外部投資者來接盤,格力電器國有企業的性質將會發生改變。

據人民網援引關注格力電器混改進展的人士的說法稱,“格力電器極有可能成為混改3.0的標杆,併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國企混改的範本。”此外,其還援引一位接近格力電器的人士的話表示,“希望珠海市國資委能夠幫助格力電器引入具有遠見、格局和產業協同能力的戰略股東,使得格力電器能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和提高市場化程度,走出混改 3.0的新道路。”

對於企業性質變動和引入戰略股東情況,格力電器公關部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具體情況我們還不清楚,以公司公告為準。”

劉步塵對時代財經強調,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點,國企混改有一條紅線,不是說想改就改,必須確保國有控股的地位不變。

按其說法,就看這次珠海官方有無魄力突破這條紅線了。“如果這次格力電器股權重組成功,估計將在家電行業產生示範效應,對長虹、康佳、海信等企業的改革將產生影響。”

影響截然不同

雖然三方一起接盤或者完全由外部投資者來接盤,對格力電器的企業性質帶來的改變將是一致的,但卻會對格力電器未來的發展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假設董明珠成為大股東,劉步塵認為,一方面會面臨道德風險。此前,董明珠塑造了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形象,比如積極納稅、為員工著想等,一旦其成為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意味著把國有企業變成自己的企業,可能會讓人對其是否懷有私心產生疑問。

另一方面,過去大家都對格力電器比較有信心,是因為格力電器是一家國有企業,不管這家企業出了什麼問題,政府都會給兜底,如果珠海國資不再是大股東,那麼格力電器就完全靠自己去運營,投資者會重新審視新時代的格力電器的價值。

近年來,在董明珠的主導下,格力電器進行多元化探索,但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

2015年,董明珠曾放出豪言,做手機分分鐘的事情,肯定能超過小米。但4年時間過去,小米已經上市,2018年的出貨量超過1.2億臺;而格力手機至今雖然推出了3代產品,但是官方從未公佈過相關的銷量數據。

此外,把造車希望寄託在銀隆身上的董明珠,2018年遭遇風波。一則南京銀隆新能源產業園被封的通知流傳開來,其商用車項目被江蘇省人民法院查封,查封期到2021年7月19日結束。隨後,南京銀隆項目的負責人何耀龍對外表示,該項目合作單位與銀隆在合同履行上存在分歧,合作單位向法院申請訴訟,所以法院進行了查封。隨後,雙方已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問題。

格力投入芯片產業也備受質疑。董明珠去年也說過不惜500億元投資,也要造出自己的芯片。雷厲風行的董明珠在2018年8月就以10億資金註冊了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法人就是董明珠自己。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認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舒適區,而格力進入的其他產業都不是它所擅長的,比如手機的競爭已經是“紅海”了,其他的白電業務它也不擅長,而且整個家電行業最近幾年也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後發的品牌在切頭部品牌的“蛋糕”,如果沒有創新的技術、產品、模式,是很難取得成功的。而芯片、汽車需要重投資,短期內又見不到效果,格力的多元化任重道遠。

而如果是外部投資者藉機成為大股東,那麼格力電器的管理層可能會面臨調整,這就出現一個問題——董明珠的董事長是否還能保得住?

不可忽視的是,此次擬轉讓的15%股權最終要經過國資委的批准。參考去年格力集團欲收購長園集團的事宜,當時的收購方案很清晰,甚至公告也發了,最終還是被珠海國資委否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