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大面积撤资,怎样做才能留住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

音乐人于佰


外资(FDI)大面积撤资是事实,但为什么要留住呢?题主的意思是,如果不留住,中国经济就不行了?现在从经济学上投资的角度为您做一个简要分析。

投资上有 “有效增量” “绝对增量” “ 相对增量”的表述。

有效增量

即投资人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在自己所处领域和目标市场把投资的既定目标贯彻下去,甚至超过预期。

绝对增量

即某样东西或者某个项目只有你有,别人只有羡慕的份。或者说某样东西尽管大家都有,且质量也一样,但是你的价格比别人低得多。又或者大家价格相同,但是你的质量比大家都好。最理想的状态是,价格又低,质量又好。

相对增量

即某种东西或者某个项目大家都有,并且质量和价格都差不多。

近些年FDI的大面积撤资表明:“绝对增量”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咱们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相对增量”的管控也越来越严。

国家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外商某些淘汰多年的设备和技术对我们而言,拿到中国就是相当高端的“绝对增量”。今天呢,除非他们拿出自己最高端的最先进的技术,否则我们还不要呢!

现在我们来看看题主所说的“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中国而言都不再是绝对增量,而是处于相对增量阶段,大白话讲就是“鸡肋”。

表面上看,他们好像为我们带来了税收和工作岗位。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外商不来或者撤资对目前的中国经济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国内的企业能顺势加以取代。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离了谁都照样玩得转,但外资们离开我们后还能否活的滋润就不好说了。“撤不撤资”“搬不搬厂”都伤不到我们。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谋求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更低端市场符合全球分工的大格局。其曾经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但就今天而言,必须痛下决心,学会放手!

转型,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谋划。外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撤退对中国的转型反而是利好,其撤资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上突破。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走向高端必经之路。

综上,不要觉得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带来了就业岗位和大量税收,就想办法留下。不要觉得中国人口多,都往高端走,那么多的人口就业怎么办?首先高端不意味着用人少,其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是解决人口就业的王道。

所以,我的意见不是留下,而是放手。<strong>

<strong>


力橙财经


劳动密集型外资撤离是一种趋势。从8年前开始,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经迅速上涨了。经济全球化,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沾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其实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全民致富,劳动力价格上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成果共享的结果,我们不用为此忧愁。新的科技含量高的外资企业也在进入,如特斯拉等,现代服务业更是抢着进来,有一句老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占地占资源破坏环境的外企转移出去未毕是坏事。


如果一定要留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外企,我建议:

一、釆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在流水线作业,当然使用机器人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 ,但目前政策允许在增值税环节抵扣,用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这是鼓励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鼓励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可以按单位产值核定就业人数,超过的多雇用就业人数的,可以对企业补助和适当奖励。即用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安排更多岗位。


三、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持企业减负。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釆取措施降低企业其他成本,包括税收成本、财务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社会责任成本等,从而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留住外企,确保其一定利润。


一句话:有钱赚,才留得住。


周思梦想


劳动密集型合资企业很难在中国继续生存下去,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已经超过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柬埔寨,甚至泰国;二是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做出口美国产品的外资企业离开中国。即便中美达成协议,这些外资企业仍然担心不确定性。

当然,也有做高档奢侈品牌的外资企业舍不得离开中国。毕竟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多年,熟悉了环境,质量也能得到保证。还有就是生产电子产品的外资企业还是愿意留在中国,原因是中国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点即便是美国也做不到。所以有些迁出去的外资企业又回来了。

中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是无法扭转的,只能因势利导。有些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对环境不利的企业坚决放弃;有些再根据需要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否则,会对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业余国际问题专家


市场的魅力就在这里,有利才谈生意,政府也好还是产业也好,还是转型升级也好,没有利,谁都不干。外资撤离的本质就是利润太低,撤到周边地区成本低的国家或区域。

前几年有个说法,说撤到周边国家的产业链不完整,工人技术不行,反而成本高。从不断撤离的企业形势看,这个说法是不足为信的。

这就对中国经济伤害特别大。中国要升级,但升不上去,有国际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政治围堵,中间的企业老板们升级意愿又不强,风险还大,下边有欠发达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低成本优势。中国现在真有点“肉夹馍”的意思了。

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如体量大,完全可以挖掘内需,自耕自种;还有跟着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

唉,还是那句话,跟着领导们走吧!!


陈龙剑微驳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外资大面积撤资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有进有出,是近年来外资的一种常态。只是近两年撤资的企业相对较多,而不是所谓的大面积撤资。

事实上,一些外资撤离中国,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我国在引进问题上,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只要是外资就需要,就都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因此,真正的外资也好,假外资也罢,打着外资旗号的内资也行,都冒充外资来到了中国,享受着中国的优惠政策。结果,就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很显然,现在对外资的进入,已经有了一定门槛,许多外资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轻易进入我国。如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就不可能进入到我国。

二是外资政策的调整,也让一些外资不愿进入或需要调整策略,到更能够获得优惠政策的国家和地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外资自然也必须是具有高质量发展条件的企业,才会受欢迎。不然,就会被挡在我国引进外资的门槛之外。同时,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外资,受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要素影响、要求提高、政策从严,也很难再获得目标效益。因此,只能撤离。可以这样说,这也是我国政策调整对外资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思路倒逼。

三是对优质企业和项目,尤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仍然在政策上具有较大优惠。抬高门槛,取消外资的特殊待遇,并不是“一刀切”。对那些真正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的外资,仍然是欢迎的,也是给予政策优惠的。也就是说,对待外资引进的标准提高了,要求增强了,不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创新目标的外资,是不太欢迎的。即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会受到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资引进的数量和规模可能没有过去那么大、那么多,但是,质量都在提升,效率也在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并没有降低和减少,而是作用更大了。

至于劳动密集型外资,并不是今后引进外资的重点。按照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下,就业是具有一定保障的。对待外资,关键还是看质量、看效率、看竞争力。这样的引资思路,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谭浩俊


世界投资商对一国的投资走向,或,原意长久经营,是,经济晴雨表,及,经济环境,探测器,个人,观点。


哈灬哈66096005


在中国投资的企业面对的人力成本其实相较而言,所佔比例不是很高。主要是中国的税负比较高,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大幅减税,这些企业就会留在中国。因为中国拥有的世界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高效的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市场各个企业应该不会和钱过不去。


clarkman


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国建厂,主要目的就是节省用工成本。近些年国内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制造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否留下,关键在于企业自己的生产与运营模式的转型。


职场老马


外资进入中国最终目的是要赚钱的。赚不到钱。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有钱赚继续做。无钱赚撤资走人。——常理


用户146024424


逆历史潮流而动不累么?

香港台湾之类的制衣业还在?

当初转移到大陆的时候他们问没问过这种问题?

经济发达了 还想维持劳动力成本优势

这不做梦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