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我們人類曾經以為,自己作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肯定屬於一種特別的單科生物,但在後來的生物學劃分中,把人科下面還劃分出了四個屬,即人屬、黑猩猩屬、大猩猩屬、猩猩屬。因為人屬下只剩我們智人存在,其他人類物種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或是自己滅絕,或是被智人滅掉了,所以現在我們想要研究人屬,就只能從跟人屬親緣最近的黑猩猩身上入手。黑猩猩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組大約有1.2%的差異,也就是說,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有98.8%是相同的。

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以往人們總以為,黑猩猩理應跟獼猴應該更近親一些,實際上黑猩猩與人的相似度遠高於跟獼猴,雖然三者曾經有過共同的祖先。大約可以推定在3000萬年前,從共同的祖先中先分化出了獼猴,而在這個時間點上,人類和黑猩猩還是同一類生物,這類生物一直延續著同屬的命脈,直到大約500萬年前,人類朝著人類系統,黑猩猩朝著黑猩猩的系統分道揚鑣。究竟是怎樣的選擇讓他們走上的不同的道路,這就要了解他們彼此的相似與差異。

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在黑猩猩的族群裡,雌性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遷出,主要是為了避免近親交配的自然法則。這一點似乎已經達到人類的某種認知階段。當嬰兒出生之後,黑猩猩與人類都與嬰兒有眼神的交流和相互微笑。到了四五歲之後,人類的孩子開始與父母之間發生互惠行為,你幫助我,所以我也要回饋你。而黑猩猩之間就沒有發生這種互惠,他們也會幫助父母和同伴,但一般是出於本能,付出沒什麼目的,也對回饋沒有什麼期待。

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黑猩猩身上也有優於人類的地方,在瞬間記住一連串數字的測試中,黑猩猩所用的時間和排序能力都遠高於人類。在屏幕上顯示1-9數字和位置,按住1之後,2-9就會消失,測試者要憑記憶點出2-9的順序位置。5歲半的黑猩猩只是撇了一眼屏幕,瞬間就觸到1,之後快速準確無誤地點出了其他數字。人類9歲兒童(相當黑猩猩5歲)在相同的測試中一敗塗地,即便是平均水平的人類大學生也贏不了黑猩猩兒童。只有患高功能自閉症或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裡面,偶爾出現具有如此高超的記憶的人,這種記憶被稱作是“遺覺象”記憶。

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很久以前,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擁有遺覺象記憶這個能力的,後來這個能力在黑猩猩身上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其優越性體現在,在樹影斑駁的森林裡,個體能夠快速地捕捉到“果實在哪裡,一共有幾個?”非常具有實用性。如果碰到另一個族群,對方有幾個,佔據什麼位置,自己一方是否有優勢捷足先登,也是適者生存的重要技能。作為單打獨鬥,講究個人能力優先的黑猩猩,遺覺象記憶就是他們的的生產力。

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在電影《雨人》中,達斯汀·霍夫曼所扮演的自閉症患者,能夠迅速而準確地說出散落了一地的火柴的數量,這個能力在原始人階段,相當於眼前“嗖”地躥過一個動物,原始人瞬間記住了它長什麼樣,前額、後背、蹄子都有什麼特點。這個相機般複製畫面的記憶能力,無論多麼形象精準,都是個人化的,無法分享。遠不如把它用“鹿”這個聲音符號記下來,轉述給群族裡的其他人,大家一起分享同一個信息,就更容易催生出同一項合作的產生。

人類為獲得語言所付出的“代價”,而今只在黑猩猩身上得以保留?

人類為什麼會在形成語言的過程中,失去了照相機式的瞬間直觀記憶,這主要是腦容量決定的。大約2500萬年前,也就是人屬出現的時候,他們腦容量從400毫升激增到大約800毫升,裝入了新的程序——符號、表象、語言,剩下的地方就不夠放遺覺象記憶了。在一番權衡之後,人類選擇卸載了功能可以被新程序替代的遺覺象記憶。而黑猩猩沒能趕上這個“新程序”浪潮,一直裝著遺覺象記憶,這至少是人類與黑猩猩分道揚鑣的一個關鍵結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