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曾经,他一袭军装,将青春献给部队。

如今,他一袭绿衣,奔波在四方手术间。

每一次凝神操作,都饱含着对生命的负责,

他以精湛的麻醉技术,

为患者抚慰疼痛,为手术保驾护航。

郑医好医生,李红军!

“郑医好医生”李红军的颁奖词

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努力,不骄不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心怀大爱,才能温暖别人。未来的路上,我将继续追求我热爱的事业,继续服务好我的患者。”

他就是麻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红军。

麻醉无大小,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1987年,18岁的李红军来到部队开启军旅生涯,在军校他学习的是西医临床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153医院从事麻醉工作,2005年他转业来到郑州人民医院继续从事麻醉工作。

他说:“虽然最初是被随机分配到麻醉科的,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对麻醉产生浓厚的热情。”凭着这份坚持与热爱,他一干就是24年。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与其他临床医生相比,麻醉医生的工作相对单纯,却也承担着“人命关天”的重任,所以李红军总是将全部精力专注于患者的麻醉,他说:“手术有大小,但麻醉无大小,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不同的患者有着不同的麻醉方式,手术前一天,他都会照例提前与手术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沟通,查看病例、检查是否完善,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充分评估患者是否适合麻醉。

李红军说,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就要全程监护,从麻醉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保障以及术后的苏醒都与他们密切相关,整个手术下来他们甚至比手术医生陪伴患者的时间还要久。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除了手术现场的保驾护航外,术后李红军都会照例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或重症监护室,并随访患者有无麻醉并发症,时刻警惕麻醉风险。

遇到肝移植等病情重的患者,麻醉风险也会相应提升,一次手术全程守护十多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儿。

“一些高龄患者、肥胖患者的麻醉难度和风险都很大,所以特别考验麻醉医生的技术和心理。”李红军说,麻醉不仅需要谨慎,还要特别有耐心,有时遇到低体重先心病手术患儿,由于血管细、发育差,穿刺穿两三个小时都很正常。

“当你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就感觉不到累,越是高难度的麻醉,越要保持正常心态,着急是没有用的。”

手术室是他的“第二个家”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在中心手术室,总能看到李红军忙碌的身影,其他麻醉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总会请他过去帮忙,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跟6台手术,即使如此他依然热情饱满,保证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麻醉医生,吃饭常没固定时间,对此李红军说:“一切以患者为主,有时候手术正好是饭点儿,手术医生、护士都很辛苦,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晚点儿吃饭不是啥大事儿。”

晚上七八点下班、周末加班是李红军的常态,同事们都说“感觉李主任每天像是住到了科室一样”。只要有危重患者做手术,他总会特别操心,不论是不是他负责麻醉、不论有多晚,他都会亲自参与,保证患者的麻醉安全。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他常对科室的医护人员强调麻醉安全,每周都进行科室业务学习,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目的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例麻醉”。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患者有需要,李红军都会风雨无阻立刻从家赶到医院,参与到患者的救治当中。

2015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一位腰椎内固定椎体的患者术中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接到电话后李红军立即赶到医院,凭借过硬的临床经验及技术,半个小时后患者的血压等指标均稳定。

有一次凌晨12点,一位急需手术的患者伤势严重,出血量大,气管断裂且已处于休克状态,麻醉风险和难度都极高,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已经休息的李红军接到电话后以最快速度赶到手术室,通过快速大量的输血、输液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患者的手术才得以顺利完成,而此时天已蒙蒙亮,他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对于忙碌的工作,李红军从来没一句怨言,他说:“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尽全力做好,患者永远是最重要的。”

虽然缺少了对家人的陪伴,但妻子和儿子都特别支持和理解他的工作,使他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科室和患者。

工作严谨、任劳任怨、技术过硬,

他是同事眼中的“暖男”

“李主任业务水平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工作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我们麻醉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是随叫随到,亲自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当其他大夫家里有事请假时,他还主动参与到一线值班。平时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是我们眼里的‘暖男’。”

中心手术室副护士长王燕说:

“作为科主任,他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工作一丝不苟,遇到困难都是首当其冲,科室最难最重的工作他都亲自干。晚上科室有大手术他都会自愿留下来,保障麻醉安全,他的付出我们有目共睹。”

麻醉护士王艳秋说:

“主任特别辛苦,以科室为家,周末有重大手术他都会过来指导,在别人看来很辛苦的工作在他这里都变成了常态,而他却丝毫没有怨言。这可能因为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种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

幕后英雄:麻醉无小事,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

李红军说:

“三十年前,我带着梦想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部队,军旅生活锤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脱下军装,来到医院,我始终牢记军人使命,听党指挥,吃苦在前。医院就像是军队阵营,院领导为我们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我们在临床一线努力打拼,和医院一起成长。我会像爱家一样爱单位,把医院的荣辱记在心头,发扬军人优良作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医院的发展多做贡献。”

供稿: 毕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