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信使 幕后英雄——朔州市传染病医院一线护士陈海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朔州市传染病医院每天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涌现,面对严峻的形势,医务工作者们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血肉之躯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

“紧急通知,陈护士马上送标本!”

刚放下电话,陈海兰就起身了。她是隔离病区消杀组的护士,同时还是往来于朔州市传染病医院和市疾控中心的病毒标本取送者。

只见她迅速穿好防护装备,拿好标本运送箱以及装标本的内胆,尽快赶往医院的隔离病区进行取样。

前线信使 幕后英雄——朔州市传染病医院一线护士陈海兰


患者的鼻咽拭子、粪便、痰、全血标本是检验患者病情最重要的依据,由于患者标本中携带着大量的病毒,密切接触者会有较高的感染风险。她在隔离病区的标本传输窗口取得患者的标本后,必须对标本外壳仔细进行3次消毒后才妥善放入标本运送箱。然后立即送往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标本运送箱里放置着冰块,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标本的活性,所以一切操作必须稳妥且快速。

每次标本取送工作结束后,她都要及时记录整个标本取送的流程:从防护服的穿脱到标本的消毒,再到标本取送的各个环节都要细致详实地记录下来。标本检测结果出来后,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她都第一时间将信息转达相应科室。

疫情至今已经快一个月了,从医院到疾控中心往返了多少回,她自己也数不清。但是她每一次都能把标本安全及时地送到,每一次都能确保标本检测准确有效。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每一步操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非常危险的后果,所以必须找一位严谨认真反应迅速的工作人员。

当院领导找到她,问她除了完成消杀工作以外,能否兼送标本时,她毫不犹豫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前线信使 幕后英雄——朔州市传染病医院一线护士陈海兰


从那天起,她就再没离开过医院。一批批医护人员按规定工作14天后就可以离开医院隔离休息,而她依然坚守在医院里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这项工作我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多上一个周期,可减少一个人接触的风险,我丈夫全力支持,我没问题的。”

陈海兰的丈夫韩雄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任市中心血站办公室主任的他,也在默默地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陈海兰所在的消杀组工作极为特殊。如果说隔离病区里,医护人员在守护着患者的健康,那么消杀工作人员就在守护着医护人员的健康。

与其他医院的病区不一样,无孔不入的传染病病毒在隔离病区内四处飘荡,为避免疾病传播,每天就需要专业人员对病区内所有墙面、地面、物品进行全面消毒。窗台、镜子、椅子、架子等所有物品都得用泡过84液的抹布仔细擦一遍,楼道每一方地面必须用泡过84液的拖布拖一遍,然后在所有墙面和楼道空间再喷撒一遍消毒液……

每天隔离病区内还会使用大量的一次性医疗器械,随之就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而这些垃圾也是有致病性的。垃圾的处理要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两次封口包装后,按照指定的路线运送到污物间,抬进医疗废物转运车拉去定点垃圾处理机构进行销毁。

前线信使 幕后英雄——朔州市传染病医院一线护士陈海兰

消杀组没有男性,繁重的工作就落到陈海兰她们几个护士的肩上。取废物—装袋—套袋—封口—运输—安放,每天这道流程要做多少次,她们自己也数不清。垃圾沉,可以多取放几次,但是两层防护服里的闷热和憋气才是最难以忍受的。干活儿多了就会有出不完的汗,汗水满身满脸,湿透了衣服、头发,眼罩里的水雾聚成水滴刺得眼睛都睁不开,N95口罩戴久了,呼吸不畅氧气不足连大脑都跟着缺氧。她们在病区里的状态常常是喘着气、流着汗。

而工作中的陈海兰永远是开心乐观的,她笑称自己的消杀工作是穿着防护服的奥特曼,取送标本工作是“送鸡毛信”的海娃。 “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越要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她说话总是自带幽默,常常让大伙开怀大笑。

(文 梁泽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