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打鐵花”,再現老龍灣!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臨朐“打鐵花”,再現老龍灣!

——臨朐人民值得期待的文化盛事

臨朐“打鐵花”是臨朐歷史上的民間傳統,早在清朝的光緒《臨朐縣誌·風俗》中就有明確記載:“歲時上元燈火,鐵花最奇,融鐵汁於釜,壯者袒臂,執片木酌傾其上,自下搏之,躍高數丈,繁星燦然。此戲惟北郭有之。”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臨朐北郭在老縣城北門外,即今興隆路北三元、太平、西坦、興隆一帶,當時有城外之郭圍繞,以便防禦土匪襲擾。臨朐北郭的鐵花,實際上是在西坦西溝“探崖”上,即今中醫院前的龍泉湖東湖,中間低窪,四面是陡峻的土崖,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方圓數十里的民間百姓彙集於此,觀看打鐵花。由於臨朐城北門的三官廟會為正月十五,不明天就有香客來進香,所以正月十五這天臨朐城北門外比臘月大集還熱鬧,香客雲集,商販滿街。說書的、唱戲的,加上當地各村的民間藝人都出來湊熱鬧,排高蹺、舞龍燈,跑馬燈,玩獅子……許多遠來的人乾脆買點零雜吃了,等待天黑看玩藝!整個北關人山人海,萬人空巷,愛看“打鐵花”的,都聚集在西溝探崖周圍。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據我已過世的顯父以前介紹:西坦探崖上打鐵花是李家鐵匠的拿手絕活,大白天他們就把化鐵的鍋爐支好,把風箱調試適當,在風箱把上固定一根很長的橫木,可以由四個人推拉風箱,同推同拉,動作一致,才能保障爐火純青,融鐵成汁!拉風箱這活,多有學徒的年青夥計來幹。入夜時分,四周黑暗,鐵匠藝人用極小的坩堝舀起鐵汁,快速揚到空中,另手以木板擊之,鐵汁四濺,亮如繁星,又如空中禮花,怒射八方!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從互聯網上查閱“打鐵花”,發現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都有打鐵花習俗,有的資料介紹打鐵花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但經筆者考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流行的是青銅冶煉技術,冶鐵技術尚未普及,韓國棠溪楚國宛,趙國冶鐵在邯鄲,那是當時各諸侯國之間的頂級技術!即使到了漢朝,冶鐵技術還是國家控制的高端項目,豈容隨便浪費鐵汁?從西漢桓寬著《鹽鐵論》,可知當時的西漢政府把鹽和鐵當成了整個國家的命脈,所以即使到了漢朝也“惜鐵如金”,不可能出現打鐵花的現象。只有到了漢、晉之後,道教興起鑽研煉丹技術,尤其是隋唐時期,煉丹名家葛洪、孫思邈逐步研製出火藥!有了火藥,才有了節慶娛樂項目的煙火;有了煙火,才有了鞭炮、爆竹,甚至鐵汁煙花的延伸形式,所以打鐵花是唐朝之後的煙花種類。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不過從許多典籍來看,唐宋沒有出現“打鐵花”的記載。為此,筆者查閱了晉代張華的《博物志》、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宋代周密的《齊東野語》,還有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都沒有出現涉及打鐵花的內容。即使是介紹宋代科學技術的《夢溪筆談》也沒有介紹打鐵花,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詳細記錄了《元宵》盛況,筆者也詳細閱讀了其內容,但始終沒有發現類似“打鐵花”的描述,可見宋代根本就沒有出現“打鐵花”技藝。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金元時期,女真族、蒙古族憑藉鐵馬金戈的武力彈壓,把漢族人屠殺統治,他們的文化比漢族人落後很多,所以金元統治者發明“打鐵花”的可能幾乎不存在!只有到了明朝時期,漢族人民的厚重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傳統,才會鼓勵工匠藝人研究鐵汁混入合金,發明出“打鐵花”等娛樂藝術項目。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臨朐縣的打鐵花,始於何時無從查考,只是在晚清的《臨朐縣誌》裡記錄,估計應該是在清代中期出現的,結果到了1949年,臨朐西坦探崖李氏鐵匠們便中斷了延續上百年的打鐵花技藝!迄今已有70年的時間,當今80歲以下的人大概是沒有見過當年的臨朐打鐵花盛況!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2019年2月5日是舊曆年春節,臨朐文化旅遊發展公司為了活躍節日氣氛,豐富臨朐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從外地引進打鐵花技藝,在老龍灣畔再現臨朐絕跡七十年的打鐵花活動,這是臨朐文化藝術史上的梅開二度!

打鐵花,是臨朐人民久違的記憶!欲知其景,欲觀其色,請在今年的春節之夜,直到元宵佳節,讓我們齊聚老龍灣畔,觀賞打鐵花,品味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文圖:張銘璇)

临朐“打铁花”,再现老龙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